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梓树的育苗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树系紫薇科梓树属乔木,树冠开展,树皮灰褐色、纵裂.叶广卵形或近圆形,长10~30cm,通常3~5浅裂,有毛,背面基部脉腋有紫斑.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萼绿色或紫色;花冠淡黄色,长约2cm,内面有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纹.蒴果细长如筷,长20~30cm.种子有毛.花期5月.喜光,稍耐阴,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不耐瘠薄,耐轻度盐碱,耐寒性强,在小兴安岭地区也可栽植.  相似文献   

2.
梓树、楸树的考古发现及其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植物考古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出土梓树属木材,从而为我们认识梓树属树木的利用及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文章结合古文献中梓树、楸树的记载,详细地阐述了二者的利用和文化内涵,对现今二者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文化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0引言梓树又名臭梧桐、黄花楸、木桐,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梓树具有较强的消声、滞尘、忍受大气污染能力,能抗二氧化硫、氯气、烟尘等,是良好的环保树种,可用于营建生态风景林。  相似文献   

4.
梓树为紫葳科梓树属植物。它是集优质用材、名贵园林观赏、生态防护、药用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木王”与“材”貌双全之称的我国珍贵乡土树种。梓树不生虫,更是最早利用其木材做为器具,建筑、家具等上等材料。梓树的果实,根皮或树皮的韧部(梓  相似文献   

5.
在显微水平上,对梓树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与不同发育阶段花蕾外部形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梓树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缄毡层;花粉母细胞呈半圆形排列,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绒毡层属分泌型,花粉粒属复合花粉;梓树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之间存在密切...  相似文献   

6.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夜落金钱别名午时花、子午花、金钱花,梧桐属、午时花属。原产亚洲热带,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一年生草本。叶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花1~2朵腋生或顶生,花瓣5枚,鲜红色,雄蕊20枚,其中5个退化变成红色狭长花瓣状,点缀于花心。蒴果圆形。花期6-10月,盛花期8-9月。喜  相似文献   

8.
梓树实生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树(Catalpa ovata G.Don)为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该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季黄花满树,秋、冬季荚果悬挂,  相似文献   

9.
梓树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树又名臭梧桐、黄花楸、木桐,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梓树树姿优美,叶片浓密,作为观叶、观花、观果集一身的树种已经成为绿化市场的优势先锋树种。它具有较强的消声、滞尘、忍受大气污染能力,能抗二氧化硫、氯气、烟尘等,是良好的环保树种,可用于营建生态风景林。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适生的梓树属6个无性系(2个滇楸无性系,4个楸树无性系)3年生苗的物候、株高、地径、冠幅及侧枝生长量进行为期1 a的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梓树属6个无性系3年生苗木的物候期及生长节律.结果表明:梓树属各无性系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萌芽;4月中上旬展叶;速生期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11月初结束;叶变色期为11月中旬;落叶期为11月下旬;休眠期从12月初开始到次年3月结束.不同无性系的物候差异主要发生在生长前期.6个无性系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其中株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慢—快—慢—快—慢"的节律,侧枝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慢—快—慢"的节律.根据生长曲线可将梓树属的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3个阶段.在梓树属生长速生关键期加强水肥管理,可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一、红叶石楠红罗宾蔷薇科石楠属。喜光,稍耐阴,喜温暖,较耐寒,喜湿润、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干旱、瘠薄。耐修剪,萌芽快。组培、扦插繁殖较容易。对有毒气体有中等或较强的抗性。嫩叶红艳,树冠圆整,花开时繁华成团,色彩变化丰富。常绿乔木,新叶鲜红亮丽,修剪成株型紧密规  相似文献   

12.
刘恒 《福建农业》2013,(3):17-17,19
魔芋学名蒟蒻,俗称雷公枪、鬼芋等,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块茎草本植物。原产印度、马来半岛,主产四川、湖北、福建等省,具消肿、散结、解毒、止痛之功效,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生产中常用的品种有花魔芋、白魔芋、黄魔芋等,福建一带应选用高产抗病,适合当地大面积推广的花魔芋为主栽品种。二、择佳环境魔芋生长具有喜阴怕晒、喜温怕冻、喜湿怕旱、忌涝、喜肥怕贫瘠、喜钾怕氯,且又最忌重茬的特性。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孜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孜然属伞形花科、孜然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果实(种子)除可入药外,还用于调味和制作香料.孜然株高28~45厘米,适应性强,喜温暖干燥的气候,耐寒、喜温,忌涝、盐碱和重茬,不宜多施农家肥和氮肥,以防徒长引起倒伏,甘肃张掖市川区三县(区)最适宜种植,山丹、民乐、肃南也有部分种植.  相似文献   

14.
楸树播种和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楸树和梓树同为一科一属,可以相互嫁接,成活率高。利用本地梓树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特点,把一年生实生梓树苗作为砧木,其上嫁接引进的速生良种楸树,能较好利用二者优点,培育出在本地适应性强、生长快、抗性强的优良品种—速生楸。经过不断改进,嫁接方法不但快速,而且成活率高,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百合属百合科,其花可供观赏,其鳞茎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植百合经济效益较高.百合适应性广,我国长江流域各省都可栽培.食用百合栽培的目的以收获鳞茎供食用为主,它喜沙壤,怕粘壤;喜肥地,怕瘦地;喜干爽,怕涝滞.  相似文献   

16.
梓,别名梓树、假梧桐、梓白树 等。紫藏科梓树属植物,落叶乔木。 为北方优质绿化树种之一。一般高 达8~10米。树皮浅褐色。叶三枚轮生 或二枚对生,有叶柄,8~10cm;叶宽 卵形或圆卵形成熟叶片长21cm,宽 19cm;3~5浅裂或全绿,无毛或微有 绒毛。树冠舒展,形如伞状。初夏开 花,随纬度增大,开花逐渐延迟,从6 月初到7月末。花两唇形,淡黄色,每 枚小花 1.2~2cm;花冠内面有黄色浅 纹和紫色斑点;多枚小花形成圆锥 花序,生于茎、枝的顶端,花序梗稍 有毛。蒴果细长,18~23cm,10月份 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17.
百合属百合科,其花可供观赏,其鳞茎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植百合经济效益较高。百合适应性广,我国长江流域各省都可栽培。食用百合栽培的目的以收获鳞茎供食用为主,它喜沙壤,怕粘壤;喜肥地,怕瘦地;喜干爽,怕涝滞。  相似文献   

18.
三色堇属堇菜科、堇菜属,别名蝴蝶花、鬼脸花、猫儿脸、人面花,二年生草本,原产欧洲,现广为栽培。园艺品种较多,有大花、小花,纯色、杂色等。喜凉爽、偏酸性的环境,耐寒,略耐半阴。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温度超过25℃以上,或在炎热多雨的夏季生长发育不良,且不易结实。  相似文献   

19.
茉莉属木樨科茉莉属的常绿灌木。其花洁白似玉 ,叶片翠碧光润 ,整个植株清雅秀丽。又因其常绿 ,四季有花 ,深受人们喜爱。茉莉植株粗壮强健 ,萌蘖力强 ,喜肥水、阳光 ,不易感染病虫害 ,是比较容易栽培管理的花卉。现就栽培管理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 ,分述如下。1 浇水和湿度由  相似文献   

20.
西兰花露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兰花属十字花科植物,又名花青菜、绿菜花.喜冷凉、湿润,耐低温,怕高温炎热,喜肥水.其营养价值高,含维生素A、C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且耐贮运.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