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雪会 《上海蔬菜》2011,(2):35-35,49
茄子剪枝再生栽培又叫更新栽培,它是根据茄子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性,将在夏季即将结束采收、进入衰老的植株剪去上部枝条,促其萌发新枝并开花结果的一种栽培技术。茄子剪枝再生栽培,是延长茄子采收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条重要途径。茄子剪枝再生,可以克服再茬和夏季育苗困难的特点,同时解决了高温茄子品质差,枝条上部结果、远离根系、营养不良、茄子较小,易倒伏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正>大棚早春茄子种植一般在1月上旬育苗,2月下旬移栽,春季大量上市,进入夏季高温干旱,茄子生长势转弱,果实皮厚易老,品质较差。茄子再生栽培技术即在早春茄子生产结束前,利用主秆中、下部新生的侧枝再次发棵并开花结果的技术,达到茄子植株更新的目的,新长出的枝条生长势强,开花结果快,果实鲜嫩,光泽油亮,品质优,商品性好,采收期可持续到11月,而且省工节本、经济效益高。现将茄  相似文献   

3.
<正>茄子平茬再生栽培又叫更新栽培,它是利用茄子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性,将即将采收结束、进入衰老期的茄子植株的上部枝条剪去,促其萌发新枝并开花结果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平茬再生技术可以节省种子及育苗等费用,利用植株已有的发达根系,具有见效快、采收期长、产量高、投  相似文献   

4.
大棚茄子再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再生栽培又叫更新栽培。它是根据茄子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特性,将在夏季即将结束采收、进入衰老期的植株剪去上部枝条,促其萌发新枝并开花结果的一种栽培新技术。昆明地区早春栽培的茄子,到7月中、下旬植株开始衰败,叶片老化,茄子果实商品性差。采用剪枝再生栽培,到秋淡时可以大量采收上市,茄子鲜嫩品质好,市场价格高,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早春茬茄子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治平 《长江蔬菜》2015,(17):30-31
重庆地区菜农早春有种植茄子的习惯,一般10月中旬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采取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5月上旬开始采收至10月上中旬.但9月以后,因茄子长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品质差、效益低,菜农放弃了管理,果实有效采收期仅为130天左右,一般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近年来,随着嫁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利用茄子老株剪枝再生特性,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可将采收期延长至11月上旬,增加有效采收期50天左右,提高产量45%以上,实现一次种植、两次采收,既节省种子、人工等成本,又可增产、提质、增效.现将重庆地区早春茬茄子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茄子嫁接及再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秀兰  贾磊 《中国蔬菜》2006,1(12):45-46
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2006年在太原市清徐县、小店区日光温室进行茄子嫁接再生抗病、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再生嫁接茄子较当年生嫁接茄子结果期早40~45d(天),增产78.6%以上,果皮黑亮,无畸形果,单果质量650g左右;一年收两茬,每667m2春茬产量7500kg,秋茬5000kg;当年生茄子黄萎病发病率0.2%~0.5%,再生和第3年的为3%~8%;抗根结线虫病,发病率为零。结束了太原地区冬季不能生产茄子的历史,已推广103hm2。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砧木应选择耐低温、嫁接后不改变果实品质,同时抗茄子黄萎病、根腐病、青枯病、根结…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栽培再生技术进行再生产的越来越多,茄果类蔬菜再生栽培技术是头季茄子生产结束前或结束后,利用主干中、下部新生的侧枝再次发棵并开花结果的技术。可以节省种子及育苗费用,采用植株原来的强大根系,萌芽快,结果早,采果期长,产量高,效益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突破了传统的一茬一换苗的种植理念,实现了一次定植多茬生产。  相似文献   

8.
大棚多层覆盖种植嫁接茄子具有产量高、上市早、采收期长、收益好等优点,生产面积逐年增加。近2年来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示范研究茄子嫁接、高位平茬再生、喷花促果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菜农茄子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生产上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旬开始采收,7月20日左右平茬换头,10月底拉秧结束生产,平均667 m2产量16 970 kg,收入2 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1茬口安排冬春一大茬:9~10月播种育苗,11月定植,12月至来年2月开始上市,5-6月结束。主要适用于茄子、辣子等果菜类蔬菜生产。 2品种选择,茄子:长茄选用兰杂一号、二号、黑衣天使,圆茄选用快圆茄、大苠茄、二苠茄。(亩)用种量100-150克,(亩)定植2800株,株距40厘米。  相似文献   

10.
通化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山区,降雨量年均960~1100毫米,降雨集中的雨季一般出现在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约20~25天。在茄子生产上,由于雨季正值高温,茄子疫病发生极为严重,因无法及时施药防治,所以雨季之后茄子栽培基本上也随之结束。为解决供需矛盾,农民一般采用两茬两收的方法,即采用冬、春分别育苗,春、夏分别定植,于春夏和夏秋两季收获的办法来实现。这样不仅增加了投入而且造成了土地一段时期的空闲,也给茬口的安排带来了麻烦。而此项技术既巧妙的避开了雨季病害又解决了两茬两收造成的麻烦。实现了一次育苗、一次定植,两季收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茄子再生能力强的特性进行再生栽培,是延长茄子采收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连续6年利用保护地早熟栽培的茄子植株,进行剪枝再生栽培,通过整枝、摘叶、肥水调控等技术措施,延长茄子采收期2个多月,每亩再生茄子产量达3000kg以上,取得了产值5000元以上、全年产量5000kg以上、产值超万元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亮  丁明元 《北方园艺》2011,(21):55-56
自2009年以来,临泽县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改一年一茬(越冬茬)为一年两茬,第1茬为冬、春栽培,即11月上旬育苗,翌年1月上、中旬移栽,4月中旬至6月采收上市,解决了春季蔬菜短缺的问题,产品主要销售到兰州、西宁及周边等地;第2茬为夏、秋栽培,即6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旬移栽,9月下旬至春节采收上市(夏种秋产冬卖),产品主要销售到酒泉、新疆等地.  相似文献   

13.
利用茄子再生能力强的特性,创新了广西露地茄子一茬多收的再生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提早上市、效益好、植株根系发达,能省去育苗管理投入等优点,一茬每667 m2定植成本减少1 240元,上市提早15~20天,总效益增加15%以上,实现了节本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迅猛发展,对调节冬春蔬菜市场供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茬口安排不当,种植品种单一,设施利用率低,影响了大棚的生产效益。针对这些问题,寿光市从提高大棚生产效益入手,以市场为导向,更新群众观念,应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模式,发展规模种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一、合理安排茬口 寿光市现有冬暖式大棚20万个,占地面积20万亩,为了调节蔬菜品种上市期,满足市场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对种植茬口进行了合理安排。越冬茬: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辣椒、西葫芦、茄子、豆角、芸豆、厚皮甜瓜、苦瓜、丝瓜、扁豆、香椿等。10月份播种或定植,翌年1—5月上市。秋延茬:有黄瓜、西红柿、西葫芦、茄子、豆角、芸豆、芹菜、甘蓝、生菜、茼蒿、芫荽等。8月份前后播种或定植。9月下旬至元旦上市。早春茬:种植品种同秋延茬。12月份至翌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茄子—再生茄子轮作模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成株越冬、修枝再生等技术,实现了茄子一次定植两季采收,与早春茄子传统栽培相比,仅春季一茬每667 m~2就可节约成本1 200元,总效益增加15%以上。成都平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自然气候条件、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展演变出具有成都特色的"菜—稻—菜"水旱轮作  相似文献   

16.
茄子是我国广大地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常规栽培法露地茄子7月初始收至降霜结束,采收期100多天。由于盛果期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落花、烂果、病害较重,产量低、效益差。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早上市,调节春淡季蔬菜市场供应。近几年我地区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有些菜农还摸索出露地茄子促早熟的  相似文献   

17.
祁惠莲  王新  李积存 《北方园艺》2007,(11):118-118
西甜瓜平茬再生栽培技术是上茬西甜瓜生产结束后,利用主干下部新生的侧枝再次发枝开花结果的技术.西甜瓜为葫芦科西瓜属,原产非洲,深根性,根系发达,耐旱而不耐水湿,耐热喜光.西甜瓜具有品质优、效益高等特点.另外再生西甜瓜是一大经济作物,具有"一种两收五省"(即种一茬种子收两次瓜,省种省肥省工省农膜省瓜田)的特点.现就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虎  赵勇 《蔬菜》2014,(2):43-44
为使大棚得到有效利用,探索出大棚茄子一大茬周年栽培技术,可实现茄子春提前和秋延迟上市,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从品种选择、定植及结果期管理、再生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以"荷兰布利塔"茄子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生长指标、光合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条件下秋冬茬茄子开花坐果期土壤水分控制下限达到了田间持水率的65%~75%、结果盛期土壤水分控制下限达到了田间持水率的55%~65%时,有利于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和果实干物质的积累,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均相对较高,且适度水分亏缺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盛夏季节,春大棚茄子进入生长后期,把植株从基部剪断,促其重新抽生枝叶,开花结果,这种管理方法即为茄子剪枝再生技术。其一茬到底,不仅解决了高温期育苗﹑嫁接的技术难题,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工和费用,产品赶在春﹑秋淡季上市,达到"抢5月补9月"的目的。河南省南部的新蔡﹑汝南等县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院县共建"示范县,在茄子传统种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