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柑橘皮内生细菌分离及柑橘青霉病菌拮抗菌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橘青霉病是柑橘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为利用拮抗内生菌进行生物防治,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柑橘的橘皮,采用研磨液培养法分离纯化得到26株内生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发现5株内生细菌对柑橘青霉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占菌株总数的19.2%。对这5株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分属于气芽孢杆菌属(Aerobacill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p.)和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spp.)5个属。不同的柑橘品种橘皮内的内生拮抗细菌的出现频次不同。抑菌结果表明,培养3天时,H-3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了15.3 mm,H-18抑菌圈最小,只有5.6mm;4天时,各抑菌圈直径均有缩小,但缩小幅度不大;5天时H-3拮抗作用仍十分明显,抑菌圈直径为10.3 mm。根据H-3的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的发现对柑橘青霉病的生物防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咸蛋加工企业普遍面临腌蛋腐败变质问题,夏季尤为显著,本研究为了找出导致腌蛋腐败的微生物。故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腐败腌蛋盐水进行微生物分离,共获得20株耐盐菌,经过反证法将菌株反接到腌蛋盐水中进行腌蛋,以咸蛋的腐败率为指标,筛选出对腌蛋具有较强致腐率5株菌。采用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结合16S rDNA及1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中3株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1株奇异变形杆菌属(Proteus),1株织球壳菌属(Plectosphaerella)。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室从食用菌的栽培料从分离得到一株产抗真菌物质的菌株MAF-1。经检测其对1株土壤未知真菌、一些炭疽病菌、木霉、梢腐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经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 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属(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4.
一株琼胶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琼胶作唯一碳源,从腐烂的紫菜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酶活力的琼胶降解细菌Z705。对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和酶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克隆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呈短杆状;与模式菌株嗜麦寡养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AB008509)的同源性为99%;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鉴定将菌株Z705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玉米鞘腐病的生物防治资源,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玉米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层出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YM-8,该菌株对禾谷镰刀菌、新月弯孢菌、串珠镰刀菌、灰霉病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gyrA、gyrB序列分析,YM-8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耐低温兼性厌氧淀粉酶产生菌Y89的筛选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家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兼性产淀粉酶菌株Y89,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类芽胞杆菌属 (Paenibacillus sp.)。该菌株为耐低温菌,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6℃,最适氯化钠浓度5%,最佳pH值为6.0,pH 5.0-9.5范围内均能生长, 培养72-124h为生长稳定期,在40℃进行水浴反应,该菌株酶活较高,为386.13U/ml。  相似文献   

7.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细菌B21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于叶片表面能较强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生长的拮抗细菌B21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利用PCR技术对菌株B21 16S rDNA序列作全序列分析,序列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再用DNAStar软件与Bacillus属的其它种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B21与已报道的B. subtilis 16S rDNA序列(登陆号AY172513)有99.93%的相似性,且两者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个分支。确定B21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8.
两株毒死蜱降解细菌菌株鉴定及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两株有较强降解毒死蜱能力的菌株N16和N432,并初步探讨此两株细菌菌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的分析,进行初步鉴定;以不同浓度的菌液浸泡萝卜种,之后于25℃下培养,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通过形态特征及序列分析,这两株菌均为琼氏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junii)。N16细菌原液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432作用完全相反。菌株N16对萝卜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培养液的稀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菌株N432则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液的稀释呈现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对辣椒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内生细菌,课题组于2022年1~3月份在海口、定安、澄迈、临高和陵水等海南辣椒主产区采样,并从健康辣椒样品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192株,其中39株对辣椒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CMTT4-1有拮抗作用,分别来源于根系(23株)、茎秆(2株)、叶片(8株)和果实(6株),有拮抗作用菌株占比20.31%,抑菌率为10.68%~59.02%。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细菌36株、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p.) 1株、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 1株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 1株。研究结果为辣椒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10.
兰花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对兰花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从各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的237株芽孢杆菌进行初筛、复筛,最终从衡水饶阳县棉田的土样中筛选出的芽孢杆菌3A3-15,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抑菌谱广。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根据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此菌株与Bacillus velezensis标准菌株CR-502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92%,因此,鉴定拮抗菌株3A3-15为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11.
为从土壤中分离得到高固氮效能的芽孢杆菌,为固氮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良的菌株,从小麦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的芽孢杆菌株,然后采用Touch-Up PCR(上升PCR)的方法从菌株中扩增固氮酶的nifH结构基因和用全氮比色法测定固氮效能的方法,复筛出具有nifH结构基因同时具有高固氮酶活的菌株,进一步从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小麦的根际土壤中初筛得到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的5株芽孢杆菌,然后复筛得到1株抗逆性强、具有nifH结构基因同时具有高固氮效能的菌株C2,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琯溪蜜柚黑斑病菌Phyllosticta citriasiana的拮抗微生物,从平和琯溪蜜柚园采集土样19份,经室内分离、纯化及筛选,获得了对琯溪蜜柚黑斑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18株细菌,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为菌株BC12,其对黑斑病菌的抑菌率为55.84%。对疮痂病菌Sphaceloma fawcetti、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eosporioides、黄斑病菌Mycosphaerella cirri这3种琯溪蜜柚果园常见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BC12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评价生防菌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FOC4)B2的防病能力,通过对收集的生防菌资源进行抗性筛选,对筛选到的3株拮抗菌进行了抑菌观察、抗病谱测定、土壤抑菌能力监测及盆栽苗拮抗能力测定,并对测试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和16 r 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249个测试菌中有109个菌株在对峙培养中表现拮抗能力,其中有三个菌株A5-6, D7-16和CL7的抑菌效果较为稳定。显微观察显示:三个拮抗菌会导致病原菌B2的菌丝发育畸形、膨胀、胞壁增厚、部分形成泡状、内容物外渗生长,以及抑制孢子的萌发等显著影响。抑菌谱测试表明,菌株对包括FOC以内的其它真菌性病害抑菌率在60%以上,但对尖孢镰刀菌其它专化型抑菌率较低,仅在40%-50%之间。土壤拮抗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单独对土壤中FOC数量的控制有限,只能降低一个数量级,但对盆栽苗中镰刀菌的数量控制能下降到2个数量级。盆栽实验表明,菌株A5-6以72.3%的防病效果较D7-16、CL7 45.4% 、50.0%的防效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三个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鉴定表明D7-16为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A5-6和CL7也属于芽胞杆菌,三个菌株都是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潜在的良好生防资源,可作为生防菌做进一步的开发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BH0954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目的】对具有抗菌活性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用海水配制高氏一号培养基,采用稀释分离法将所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抗菌试验筛选,从广西北海红树林高盐泥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BH0954,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该菌株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28 ℃,最适生长pH为7.0,观察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提取其基因组总DNA,用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BH0954初步被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有效发表种仙台链霉菌(Streptomyces sindenensis)的变种。【结论】红树林土壤放线菌BH0954具有抗菌活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广西红树林土壤放线菌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株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7-47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全国各地棉田采集土样,筛选对棉花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通过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8株,复筛选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7-47,并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形态特征的观察及16S rDNA的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认为菌株7-47属于漠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本研究从鸭的空肠内容物中分离到22株乳酸菌,并对菌株ZW001进行研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为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乳酸片球菌)。而且从耐酸、耐胆盐、耐高温及抑菌方面,研究其益生功能。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W001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和抑菌特性。总之,菌株ZW001可以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应用于饲料工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方法,从重金属镉、铬污染的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8株耐铬、镉真菌菌株。5株耐镉浓度为16mmol/L的菌株,4株耐铬浓度为1000mg/L的菌株,其中X29菌株耐镉浓度为16mmol/L,耐铬浓度为1000mg/L。经形态观察、18S rDNA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了这8株菌株的种属地位分别为: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拟茎点霉(Phomopsis sp.),曲霉(Aspergillus sp.),木霉(Trichoderma s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青霉(Penicillium sp.);其中Strain35和Strain55都为青霉,其余6株分别属于不同菌株。本研究不仅为镉、铬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了重要菌株,同时也暗示了微生物在重金属降解和修复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鼓槌石斛内生细菌分离、 鉴定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微生物农药和肥料生产提供菌种资源,用组织分离法从鼓槌石斛健康组织分离内生细菌,用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拮抗菌株;以平板法筛选解磷、解钾和固氮菌株;以田间试验检验固氮菌株的增产效果;用PCR扩增功能菌株的16S rDNA,结合菌株的菌体、菌落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确定功能菌株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鼓槌石斛组织共分离到33株内生细菌,数量和种类为根〉茎〉叶;其中GB7属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B16属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B8、GB9、GB21属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均有病害生防功能;GB2属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GB20属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具解磷功能;菌株GB1属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oxytoca),具固氮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从健康兔肠道内分离出一株对大肠杆菌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并对其鉴定到属。选用平板抑菌圈法,从兔子盲肠中分离得到64株对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对其中14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进行了复筛,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4株,抑菌圈直径在15mm~20mm的8株,另外2株拮抗作用较小,其中Tu-1对大肠杆菌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1.4mm。在耐受性实验中,Tu-1对酸性环境、胆酸盐和高渗透压均表现出耐受性。对其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与芽孢杆菌相似,将所测得的16S rDNA序列用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选取序列相似性高的菌株,用Clustal X(1.8)软件进行16S rDNA相似性分析,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Tu-1与Bacillus velezensis的相似性水平均达到99.77%,鉴定该菌为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