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L—肉碱在本世纪初被发现。1905年Krimberg发现L—肉碱为肌肉中的一种成份。1927年L—肉碱的化学结构被确定。1952年,Fraenkelclues确认L—肉碱的生物作用,他发现L—肉碱是大黄粉虫(Tenebriomolitor)即粉甲虫幼虫的必需营养素,L一肉碱亦因此被命名为维生素Bt。至1959年,Fritz发现了L—肉碱在脂肪新陈代谢中所起的作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只有进入线粒体基质才能进行β—氧化,释放出能量,而长链饱和脂肪酸辅酶A硫酯穿越线粒体内膜的能力是有限的,但L一肉碱可以大大促进它的透人,从而促进了长链脂肪酸的氧化。L一肉碱…  相似文献   

2.
肉碱学名γ-三甲胺-β-羟丁酸,它的结构与甜菜碱以及胆碱相似,是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所必需的,它的分子量为162,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由于肉碱乙酰转移酶和肉碱脂酰转移酶的相互竞争性抑制了D-肉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因此,D-肉碱不具有生理活性.实际发挥作用的只有L-肉碱。L-肉碱主要存在水产动物骨骼肌和心肌中,且成年水产动物的肝、肾和脑可利用赖氨酸、蛋氨酸、烟酸、维生素战、维生素C以及二价铁离子合成肉碱。  相似文献   

3.
L—肉碱在家禽饲料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L-Carnitine,β-羟基-γ-三甲胺基丁酸)又叫肉毒碱,是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相当于B族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哺乳动物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其分子量为161.20,分左右旋消旋三种异构体D-型、L-型以及消旋型。D-型(右旋)肉碱由于肉碱乙酰转移酶(CAT)和肉碱脂肪酰转移酶(PTC)相互竞争抑制,能使右旋肉碱乙酰转移酶失活,故只有L-肉碱具有生理活性。商品肉碱王约含左旋肉碱50%。L-肉碱在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且主要在成年动物体内由赖氨酸、蛋氨酸、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C以及Fe2…  相似文献   

4.
肉毒碱在动物营养学上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毒碱(Carnitine,CN)又称为肉碱,L—肉碱,是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物质。1905年,Guleuitsch和Kriberg在肌肉提取物中发现了肉毒碱成分;1927年,Tomita和Sendju发现了其化学结构:3—羟—三甲基铵丁酸,分子量为161-2;1948年,Fraenkel发现了大黄粉虫幼虫的生长有一种必需营养素,属于维生素B族,称为VBt;1952年,Garter等证实:维生素Bt就是肉毒碱并发现了它的生物作用;1958年,Fritz发现了肉毒碱在哺…  相似文献   

5.
肉碱在畜牧水产动物营养上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碱(Carnitine,CN)又称为肉毒碱、L-肉碱,是在动物组织中普遍存在,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物质。1905年Guleuitsch和Kriberg在肌肉提取物中发现了肉碱成分;1927年Tomita和Sendju发现了其化学结构为:3-羟-三甲基铵丁酸,分子量为161.2;1948年Fraenkel发现了大黄粉虫(Tenebriomolitor)幼虫的生长有一种必需营养素,属于维生素B族,称为维生素Bt;1952年Carter等人证实维生素Bt就是肉碱并发现了它的生物作用;1958年Fritz发现了肉碱在哺乳动物脂肪酸代谢中的主导作用。80年代以后,国内外陆续有文章报道肉碱用于畜禽和鱼虾饲料有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改善肉质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粮中需要添加铬和L-肉碱吗? 已有研究表明,一些通常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无需添加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会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这些营养素包括生物素、胆碱、叶酸,最近发现铬(微量元素)和L-肉碱也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7.
肉碱(carnitine)是1905年俄国科学家Krimberg首先在肌肉抽提物中发现的,并确定了其结构。1948年Fraenkel在研究中称其为维生素B_T,早期的文献也将其称为维生素B_11,但后来的研究认为它不是维生素。1959年Fritz发现肉碱在脂肪代谢过程(β-氧化)中起重要作用。目前L-肉碱已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临床药物广泛应用。很多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肉碱对动物的生长、饲料利用率、屠体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好效果。1肉碱的化学及生理功能L一肉碱又称肉毒碱,化学名为L一β—羟基一r一三甲铵丁酸[(CH_3)_3一N~ 一CH_2CH(OH)C…  相似文献   

8.
L—肉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L-肉碱的历史沿革 L-肉碱又称为肉毒碱(Carnitine,CN),肉碱,是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和微生物中一种类似维生素的营养物质。1905年,Krimberg首先在肌肉中发现了肉碱。1927年Tomita等证实其分子结构为L-β羟-γ-三甲铵丁酸。1948年,Fraeneal在研究黄粉虫(Tenebrio)对营养的需求时发现,它们不能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所有已知维生素的合成复合体中存活,他认为昆虫体内及幼虫发育过程中需要另外一种生长因子,称之为维生素BT。1952年,Carter…  相似文献   

9.
L-肉碱在猪营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森泉 《广东饲料》2001,10(4):29-32
肉碱(又称肉毒碱, Carnitine)是一种类维生素化合物。 Krimberg( 1905)首先在肌肉中发现肉碱。 Tomita等( 1927)证实其分子结构为 L-β-羟-γ-三甲铵丁酸。 Fraenkel( 1948)发现在昆虫体内及幼虫发育过程需要一种生长因子,称之为维生素 BT(又称维生素 B11)。 Carter等( 1952)证实维生素 BT即为肉碱。 Fritz( 1959)发现肉碱在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起重要作用。   肉碱的分子量为 161,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在盐酸溶液中左旋。肉碱有左( L-型)、右( D-型)旋两种异构体。右旋肉碱对肉碱己酰转移酶和肉…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2)
正肉碱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出现后,受到营养研究者的关注,对于其作用方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动物生长、改善胴体品质,而且对于母猪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生长猪。肉碱主要参与能量的代谢作用,在母猪上的首次使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1])。肉碱(carnitine)是一种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营养素,化学名称为β-羟基-γ-三甲铵丁酸,在动物体内可以通过赖氨酸和蛋氨酸合成。动物体内的肉碱为左旋式异构体,多分布于动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