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一、玉米小斑病1.发病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小斑病呈圆状不规则斑块,发病区边缘呈紫红色,向内逐渐成鲜红色中心则锈状枯干。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2.传播途径:玉米小斑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  相似文献   

2.
一、玉米大、小斑病(一)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玉米小斑病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为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在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二)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病害防治1、玉米大、小斑病(1)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症状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日寸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玉米出苗至9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玉米出苗至9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  相似文献   

7.
1.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  相似文献   

8.
一、病害的种类与防治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1.1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  相似文献   

9.
<正>一、玉米病害防治1、玉米大、小斑病(1)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是计算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目前只有一些大型的综合类农业信息数据库,但没有单一物种病斑数据库的状况,结合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情况,通过研究其划分等级,分析建立了玉米叶片病斑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圆斑病统称为叶斑病。目前,玉米大斑病有扩展的趋势,并危害高粱。病害症状小斑病自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叶上病斑小而多,一般1—3毫米长,初期水渍状,略透明,菱形或椭圆形,轮廓清楚;以后病斑边缘出现紫色或红褐色,中间颜色变淡,呈棕色或枯白色,有时有2—3层轮纹圈,有时两三个愈合,成不规则形,表面生有黑色霉层即分生孢子。大斑病在叶上的病斑大,长菱形,一般4—5厘米长,宽0.4—0.5厘米,有时长达10厘米,  相似文献   

13.
一、玉米病害防治 1、玉米大、小斑病(1)玉米大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温度18-22℃,高湿,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一、玉米大、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证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以上,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杰色,最后变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此外,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  相似文献   

15.
一、常见病害由于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应用,玉米大、小斑病及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粗缩病迅速流行,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一)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条斑病、斑病、枯叶病。玉米大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生严重年份能减产30%~50%。1、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受害最为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外来品种大量增加。杂交品种所占比重逐年加大,氮素化肥用量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危害加重。主要发生较重的病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灰斑病.疑似玉米霜霉病.此外还有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干腐病、玉米茎腐病等。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分别叫大叶斑病和小叶斑病。两种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也能侵染叶鞘、苞叶。在整个生育期中都能发生,但以玉米抽出雄穗后发病最重。小叶斑病发生较早,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褐  相似文献   

18.
1.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常造成玉米叶片发黄干枯,中后期植株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治大小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19.
1玉米小斑病 大斑病 1.1症状识别。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果穗和茎等处也有发生,小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点,后变为椭圆形、黄褐色、灰褐色病斑,有时病斑上具轮纹,其横向扩展受叶脉限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高温、阴雨、高湿条件下,低洼地、田间密度过大郁闭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而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