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2.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 10个抗寒梅花品种在“三北”7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 ,在所试抗寒品种中‘燕杏’最突出 ,‘丰后’、‘淡丰后’、‘送春’、‘美人’梅其次 ,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沈阳应用 ,在包头和长春越冬略有受害 ,要加强管理并进一步试验 ;‘中山杏’梅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 )应用 ;‘密花江’梅在北京生长良好 ,在延安、兰州、(太原 )略有受害 ,但应用的潜力很大 ;‘三轮玉蝶’和‘复瓣跳枝’在北京 (栽种初期 )稍有受害 ,两个品种对环境要求较高 ,其他试点不适合推广 ,但不排除在“三北”南部甚至中部良好小气候条件下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梅Prunus mume是花果兼用型植物,在国内广泛应用。评价不同梅品种,为花果兼用梅品种选育以及梅果实加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梅2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花部性状、结实量、果实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8个梅品种花径为19.14~31.38 mm,花瓣数量为5~23枚,花色以白色品种占比最大。不同梅品种结实量差异较大,其中‘丽江照水’‘玉龙红翡’‘玉龙绯雪’易结实。不同梅品种果实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均存在差异。对28个品种进行主成分分析,16个指标简化为4个公因子,方差解释百分比为80.77%;综合得分表明:‘蝶羽重’‘骨里红’‘单粉垂枝’‘红颜朱砂’‘ZAFU-CZ02’‘江梅’‘丽江照水’得分较高;对28个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氏距离为24时,梅品种可分为6类。综合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单粉垂枝’‘丽江照水’‘骨里红’‘红颜朱砂’4个优良的花果兼用梅品种。【结论】不同梅品种花部性状、结实量及果实品质均存在差异。综合花部性状、结实量、果实品质可知:‘单粉垂枝’‘丽江照水’花单瓣,易结实,果实综合品质最佳,适宜作为果...  相似文献   

5.
以能在北京地区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品种群中的7个梅花品种‘大宫粉’、‘淡桃粉’、‘人面桃花’、‘三轮玉蝶’、‘小绿萼’、‘美人’梅、‘小白杏’梅为试验材料,进行非常规时间嫁接繁殖并进行容器栽培。探讨梅花园林工程用苗的快速和标准化的培育方法,初步建立抗寒梅花工程用苗的容器栽培快繁体系,为梅花的产业化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
多年生植物露地生长情况直接受到大气候条件的影响,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通过进行不同地区气候因子的比较,可以快速地确定一个品种的适生地范围.该文采用适生地分析和引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燕杏’梅在中国北方的栽培适宜区进行了划分:①利用“生物适生地分析系统”进行水热分布相似距计算,以北京为中心,根据计算结果,对北方一定地区种植‘燕杏’梅的适宜程度划分了不同等级;②选择各等级代表点,在沈阳、太原、兰州、包头等地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燕杏’梅在沈阳、太原和兰州可以露地种植;③结合适生地计算结果和引种试验分析,沈阳、太原和兰州所在等级的区域可以作为‘燕杏’梅的适宜栽植区.该试验为植物引种和适生地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快好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真梅系宫粉品种群的‘扣瓣大红’梅和樱李梅系美人品种群的‘美人’梅两个梅花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不同配比的复合基质进行无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的轻质复合基质是最理想的栽培基质。同时,对不同时期无土栽培梅花盆景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的一系列栽培养护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各栽培环节的技术要求,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梅花盆景无土栽培技术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实现梅花盆景的集约化、商品化、标准化生产以及梅花盆景出口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花果兼用梅是一种兼顾观花观果同时可满足果实加工的一类栽培品种。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水果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重要来源。本文选取‘照水’梅(P.mume ‘Zhaoshui’)、‘大羽’(P.mume ‘Da yu’)、‘小绿萼’(P.mume ‘Xiao Lve’)、‘淡丰后’(P.mume ‘Dan Feng hou’)4个品种为实验材料进行硒肥复合处理,测定并分析梅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硒肥复合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四个品种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其中‘淡丰后’单果质量最高,‘照水’梅单株产量最高。另外,复合处理后4个品种果实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淡丰后’果实硒含量最高;复合处理提高了梅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但是维生素C含量和可食率变化不明显。综上,硒肥复合处理可有效提高花果兼用梅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本研究为培育富硒花果兼用梅提供栽培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李建萍 《上海农业科技》2024,(2):104-105+126
淘金彩梅是桃金娘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植物,在我国大多用作鲜切花生产及作插花、配花装饰栽培,而在盆栽方面的应用并不多。为了促进淘金彩梅新品种‘粉色骄傲’在上海地区盆栽领域的应用,从品种与种苗选择、花盆选择、种苗上盆、树体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温度控制、病虫害防治、花期调控等环节,对其塑料大棚盆栽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面追肥对藤本月季‘安吉拉’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月季旺盛生长,增加开花量,增大花径,延长花期,提高抗逆性和越冬抗寒能力,在植物生长期,于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氨及其组合的肥料,研究叶面追肥对藤本月季‘安吉拉’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喷施氮、磷、钾肥料能促使‘安吉拉’植株健壮生长,枝条粗壮,抗性增强,花繁色艳,花径大,花期长.其中,以3‰尿素+5‰KH2PO4混合追肥的效果最为显著,株高76cm、花径6.2cm、单株开花量103朵和分枝数9枝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且枝条风干率只有15%.  相似文献   

12.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与嘉果,深受广大地区人民所喜爱。近年梅发展甚快,栽培地区也扩展不少,尤以南梅北移,成效极为卓著。过去欧美引种中华花卉种质资源时,一向忽略香花小花种类。因此梅花及梅果之开发,包括国内外之规模推广与销售,现都提到了日程。梅花可以梅苗、大苗(含高接苗和行道树苗)、蕾期切枝、小盆景等大规模产销为重点,果梅有各种加工品,尤其是以梅酒、脆梅、话梅、陈皮梅等为重点。重视新形势下至经营、销售、出口要求与推广渠道并寓产业化于文化旅游等,实为梅产业化过程中应予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fFT基因在蕙兰成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蕙兰(Cymbidium faberi)中克隆Flowering locus T(FT)同源基因CfFT。采用实时定量RT-PCR对不同组织及不同花发育时期CfFT进行表达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PBI121载体上导入烟草中,并对不同转基因烟草株系中的CfFT、NFL、NtFUL和NAP1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对蕙兰花芽分化不同时期的CfFT的表达分析表明,CfFT在花芽分化初期的表达量最高,之后随着花芽的成熟表达量逐渐降低。将CfFT导入烟草进行异源表达,转基因株系表现出明显的早花表型。对开花时间不一的转基因株系中的CfFT表达分析表明,其表达量与转基因烟草开花时间早晚成正比。进一步对这些株系内源的NFL、NAP1和NtFUL表达分析表明,NFL、NAP1和NtFUL基因的表达量与CfFT表达成正比,说明NFL、NAP1和NtFUL的表达受FT基因的上游调控。【结论】在烟草中异源表达蕙兰中的CfFT基因能促进烟草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4.
PP_(333)、CCC、B_9对盆栽小报春矮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控制盆栽小报春的株高、抑制徒长、防止花葶倒伏,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对盆栽小报春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报春都有矮化作用,矮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PP333、B9、CCC,PP333土施比叶施效果显著,CCC叶施比土施效果显著,B9土施与叶施效果相似,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对小报春的花葶高度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小报春的花径、着花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处理CCC500mg/L盆内土施的效果最佳,不仅促使小报春的株型明显矮化、抑制花葶徒长,而且不影响花径大小和着花量,使叶片颜色加深,大大提高了小报春的盆栽质量。  相似文献   

15.
梅花采后衰老的内源激素调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瓶插实验、GC及ELISA检测证实,STS及6 BA可有效抑制梅花脱落及乙烯释放,间接表明梅花脱落与乙烯有关.动态测定还表明,乙烯及IAA是调节梅花脱落衰老的重要因子.在离体及连体梅花中,ABA分别在开放期前后参与了衰老调节.CTK匮乏导致梅花衰老,其外源应用可抑制乙烯生成及梅花脱落,因此CTK是梅花延衰的主要因子.GA仅有利于促进梅花绽开率,而并非为其延衰因子.根据上述结果,制定了切花梅科学的保鲜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的引种驯化和观测,发现‘十月梅’是目前北京地区冬季开花景观效果最好的蜡梅品种。对蜡梅开花过程中花蕾、花朵含水率和枝条含水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影响蜡梅冬季开花的关键因素是水分和温度。通过土表覆盖,可以有效保湿,提高土温,保持枝条含水率,促进蜡梅在冬季提早开花且多开花。  相似文献   

17.
刘开庆  丁开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79-5880
[目的]有效利用滇牡丹培育牡丹品种。[方法]采用点面结合方式,对云南省澄江县梁王山40 m2样方内野生滇牡丹居群的开花特性进行了定量观测。[结果]滇牡丹花期长达2个多月,从4月初开放至6月初,远远长于目前栽培的牡丹品种;整个花期内共出现了215朵花,花蕾败育比例为8.37%,盛花期为4月14日~5月14日。滇牡丹不同植株花期变异比较大。单朵花的开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滇牡丹的花期较长可能与其所处环境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其遗传背景的反映。[结论]滇牡丹是培育早花和晚花牡丹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8.
油茶花器官形成过程花芽与叶片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器官形成和花的开放过程是油茶花芽分化的结果,也是油茶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花器官各个发育阶段的春梢各部位器官(上叶、下叶和花芽)生理生化分析,以了解花器官发育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为探讨花器官形成机制、自交可育性、花期变化以及油茶优质高产及多花不多产现象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花芽中可溶性蛋白比叶片中高,在花开放时达到最高;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果糖均比芽中高,在花开放时春梢各部位器官中可溶性总糖达到最高,此时蔗糖与果糖含量则最低,叶片中蔗糖与果糖含量最高则在花苞膨大中期,花芽在花苞膨大前期达到最高;春梢各部位器官內源激素在花瓣形成前叶片中含量高于花芽中,此后到雌雄蕊成熟前则叶片中含量低于花芽中,而后花芽发育3个阶段叶片中含量表现为"高于—低于—高于"花芽中,花芽中各类激素在子房和花药形成期含量相对较高,叶片在花芽成花转变期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花期低温对仁用杏花器官危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霜冻发生后果园实地调查观测和花器官霜冻危害模拟试验,研究了天山北麓逆温带地区花期低温强度对仁用杏花器官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仁用杏不同花器官在同一低温条件下,受冻轻重程度依次为花蕾,雄蕊,子房,柱头;子房和柱头的累积受害率随温度下降而增大,在同一低温强度下柱头的累积冻害率高于子房,因此霜冻不严重时部分花的柱头褐变而子房未受到伤害,尚能正常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山陵园梅花特用优良品种相关性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a对‘晚碗宫粉’、‘多萼朱砂’、‘红须朱砂’、‘南京红须’、‘早宫粉’、‘淡妆宫粉’、‘复瓣早跳’、‘复瓣绿萼’8个特用优良品种定树观测结果表明,其花期相对集中在2月下旬,品种间开花速率的变化较大,变异系数为5215%~12882%.枝的始花节位、花朵重、花瓣数、雌蕊数、雄蕊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369%,1780%,4087%,4466%和2854%.不同品种间花径、平均节间长度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772%和774%.花朵重主要决定于花瓣数,两者具极显著的相关回归.最后讨论了选育特用优良品种的指标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