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始载于《东北药植志》,别名赤柏松、紫杉、紫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红豆杉在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有4种1变种,即中国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豆杉、西藏红豆杉等,分布于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四川主要分布在茂县、黑水、马尔康、汶川、泸定、康定、西昌、会理、米易等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红豆杉属于红豆杉科,高可达20米,树皮呈现红褐色,有浅显的裂纹;叶子排列成不规则的二列,斜向上伸展;而种子呈现紫红色,有光泽,卵圆形;红豆杉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吉林老爷岭和长白山等地区。因此,为了更好的对东北红豆杉开展营林计划,需要充分利用好东北红豆杉生长的各种因素。1东北红豆杉的生长状态东北红豆杉属于耐遮阴树种,其生长速度较为迟缓,树木的根系生长较为浅显,主要根源少,但侧根的数量极为  相似文献   

3.
<正>1栽培品种及主要生态习性红豆杉在全世界共11种,我国有四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曼迪亚红豆杉是红豆杉的一个天然杂交品种。1.1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海拔1000~1200米以下山林中,星散分布,对气候适宜能力强,耐阴能力强,要求肥力较高的黄壤,黄棕壤,较耐水湿,具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多见萌芽小枝,但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压力下建立东北红豆杉优先保护区的模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分布模型与保护区规划软件应用于濒危植物的保护,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带来的不确定性,还可以为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提供合理建议。收集中国东北红豆杉历史分布数据,结合气候数据,运用MaxEnt模型预测在气候压力下不同情境下的东北红豆杉潜在分布区,通过保护区规划软件划分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保护区,与现存自然保护区进行空缺分析,评估自然保护区对东北红豆杉保护能力。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东部,气候变化并不会使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小,但在未来,会使其位置在不同情境下发生不同方向的移动;松花江三湖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对东北红豆杉保护贡献最高,其所包含优先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966.60km2和750.69km2,模拟规划的优先保护区为东北红豆杉进行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提供场所。  相似文献   

5.
东北红豆杉是吉林地区较为珍贵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地区。东北红豆杉由于自然繁殖后存活率不高,树木资源储备有待提高。基于此,结合东北红豆杉的生态习性介绍其人工育苗和栽培技术,为吉林地区东北红豆杉繁育栽培提供参考意见,以期提高吉林地区东北红豆杉的成活率,增加其数量。  相似文献   

6.
东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运用生命表描述了东北红豆杉种群动态的总趋势,判定了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正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朱木、米树,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是形似普通杉树的常绿乔木,属于世界珍稀树种,为中国仅有的4个红豆杉品种之一,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植物黄金"之称。分布于吉林、辽宁东部及长白山林区。东北红豆杉应用范围宽广,可用于山林恢复、园林绿化、家具制作、盆景制作、医药生产等,鉴于红豆杉良好生态效益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应用需求量十分巨大,近年来各地广泛开  相似文献   

8.
东北红豆杉是一种世界上公认的濒于灭绝的珍稀常绿乔木树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该树种是第四纪冰川孑遗古老树种之一,在地球上已生长了近250万年。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东部及辽宁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也有分布。东北红豆杉是抗癌植物,其树皮、根、叶中提取的紫杉醇对防治癌症、白血病、艾滋病有特殊的功效,紫杉醇比黄金还要昂贵,故东北红豆杉有黄金树之称。东北红豆杉除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外,尚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假种皮红色,熟时有光泽;  相似文献   

9.
东北红豆杉树是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树种,量少,处于濒危状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县的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老爷岭山脉,是优良绿化树种。介绍了东北红豆杉的特征特性,扦插育苗方法及幼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东北红豆杉的发展前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红豆杉(Taxus siebodii Hort.)又名紫杉、赤柏松。原产在东北亚,分布于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主产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东北红豆杉原为野生,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濒危树种,极为稀少和珍贵,1993年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近年开展人工繁殖;沈阳、北京、青岛等地先后引种栽培,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东北红豆杉为红豆杉科乔木,俗名紫杉、赤柏松,是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及日本、朝鲜和俄罗斯。吉林省集安市、延吉市、吉林老爷岭、张广才岭以及长白山区海拔500~l000m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均有东北红豆杉的分布。东北红豆杉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从其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癌药物。它除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是其它红豆杉所无法企及的另一大优势。东北红豆杉侧枝多,红枝绿叶,株型娇美,所结的红豆果实艳丽多姿,酷似南方的“相思豆”。因而可用于制作精美盆景,也可以用于制作园林风景树。红豆杉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2.
东北红豆杉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其分布区域少,自然繁殖能力弱,现已濒临灭绝。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在插条选择与处理、扦插与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旨在为东北红豆杉苗木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东北红豆杉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对于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物种分布研究仅限于模型使用没有提出明确的评价方法,而传统生境质量评价依赖于经验评分而易造成主观偏差。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生境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研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的生境适宜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以期为东北红豆杉物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物种个体多度作为生境适宜性指示因子,使用模糊数学构建单因子评价函数,通过HSI模型计算生境适宜性指数并绘制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图。结果气候评价因子按熵信息重要性排序为最小月降水量 > 年平均温 > 夏季平均温 > 平均温度日较差;地形评价因子重要性排序为坡向 > 坡位 > 坡度 > 海拔。模型评价检验结果准确率为6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模型预测显示东北红豆杉分布区面积狭小且破碎化严重,生境斑块面积多在1.39 ~ 2.78 km2;高适生区集中分布于吉林省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面积约为41 300 km2;低适生区集中分布于吉林省东南部,面积约为62 800 km2。结论利用模糊数学结合HSI模型研究环境变量与东北红豆杉多度间关系,可用于评价生境适宜性。模型预测结果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物种高、低生境适宜区的空间格局,可为制定物种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然产物分离》2003,1(3):12-12
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获悉,在黑龙江省穆林业局发现一处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经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国家林业局保护区研究中心和东北林业大学专家认定,这一种群是黑龙江地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群数量最大的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具有典型性和原生性.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属濒危物种,有“活化石植物”之称。  相似文献   

15.
东北红豆杉别名赤柏松,紫杉、紫柏松、米树等。属红豆杉科多年生常绿乔木。主要零散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东亚地区。我国分布于吉林省集安、长白、抚松、靖宇、安图,辽宁省桓仁、宽甸等地。是珍贵稀有树种,城市园林绿化精品。木材淡红色耐腐,是做家具的上等材料,被誉为东北“红木”,价格是红松的5倍。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全株入药,含有紫杉醇(紫杉酚),紫杉碱,  相似文献   

16.
姜艳  沈晨佳  周丹英  余琪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80-2282
建立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并分析研究5种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中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为红豆杉种源选育及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种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10-DAT)、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的含量和紫杉醇的含量。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分别为0.113 3、0.522 8、0.686 2、1.670 6、1.199 4 mg·g-1,10-DAB含量分别为0.711 1、0.821 3、0.739 2、0.770 9、0.339 2 mg·g-1,10-DAT含量分别为0.083 3、0.290 8、0.192 3、0.352 6、0.306 0 mg·g-1,巴卡亭Ⅲ含量分别为0.190 9、0.828 7、0.442 5、0.771 2、0.289 7 mg·g-1,三尖杉宁碱含量分别为0.186 0、0.183 2、0.235 3、0.837 5、0.530 4 mg·g-1。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次之;10-DAB含量以曼地亚红豆杉最低,不到其他品种的一半;巴卡亭Ⅲ含量以云南红豆杉最高,东北红豆杉略低;10-DAT含量普遍较低。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含量相近,西藏红豆杉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东北红豆杉是一种贵重的经济植物,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渐危植物。自2001年在集安市被开发利用以来,现在炒的纷纷扬扬,价格飙升。近几天,笔者进行外业调查来到大山深处的林中,实地察看野生东北红豆杉在我市的分布及生长情况时,却发现野生东北红豆杉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遭到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稀土化合物影响红豆杉细胞紫杉醇释放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北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短期释放行为的研究,发现细胞内外紫杉醇的分布均呈振荡变化。稀土化合物的加入对紫杉醇细胞内外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对如何使东北红豆杉细胞转化为紫杉醇分泌型细胞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归是一种濒危物种保护与种群恢复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极小种群物种东北红豆杉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不同的林型以及两组不同苗龄的东北红豆杉幼苗开展野外回归试验,研究适宜东北红豆杉回归林型以及回归过程中幼苗生长及存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东北红豆杉回归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杨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3种林型作为回归试验地,以1 ~ 2年生和4 ~ 5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移栽后调查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指标,逐月调查幼苗存活率、苗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对幼苗各生长指标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和多重比较,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回归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子。  结果  东北红豆杉回归幼苗当年存活率达86%以上,地径、苗高、冠幅均有所增长,除1 ~ 2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外,各林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指标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红松紫椴林的1 ~ 2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显著高于杨桦林和红松云冷杉林。由于越冬期间,4 ~ 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受到狍啃食,存活率显著下降且长势极差;1 ~ 2年生幼苗受长时间的低温胁迫生长状况也受到一定影响。东北红豆杉回归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关联度最大的是林型,其次是坡向、坡度和郁闭度,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关联度较小。  结论  4 ~ 5年生幼苗因受动物啃食而回归效果不良;1 ~ 2年生幼苗适应杨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下这3种生境,回归最适宜的林型是红松紫椴林;林型、坡向、坡度、光照是影响东北红豆杉回归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0.
供:东北红豆杉苗、芦笋苗、欧洲皂角苗、枸杞苗、钙果苗、黄菠萝树苗、黄芪种籽、轮叶党参种籽。免费提供技术资料,签产品回收合同。另供:参芪绿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东北红豆杉盆景、东北红豆杉叶等;据《中药大辞典》及《吉林中药材手册》记载,东北红豆杉叶(紫杉叶)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