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自从体外重组DNA技术出现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发展到了实用的阶段。转基因鱼就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育种方面应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4.
5.
转基因动物工程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遗传育种新技术。我国在转基因鱼研究领域率先进行鱼类转基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关转基因鱼可能有安全性问题,已受到许多育种学家的极大关注。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么宗利先生研究认为。转基因鱼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鱼类基因分子生物学及转基因鱼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核基因分子克隆技术的建立,提供了从核苷酸水平了解鱼类基因结构的手段。鱼类基因的分子克隆始于八十年代初、中期对虹鳟(Salmogairdneri)鱼精蛋白基因[52]和美洲黄盖鲽(Psendopleuronectesamericanus)抗冻蛋白(AFP)基因[22]的分子克隆,随后扩展到其他极地鱼类AFP基因,接着扩展到鱼类生长激素(GH)基因、催乳激素(PRL)基因、生长催乳素(somatolactinSL)基因等数十个基因。对这些控制鱼类重要生理机能的基因结构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渔业… 相似文献
7.
8.
风险评估是对转基因鱼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转基因鱼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转基因鱼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鱼研究及商品化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转基因技术是农业和医药行业的研究热门。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经济鱼类新品种,并在解决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基因转移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全鱼”生长激素(GH)基因的克隆与应用,使快速生长转GH基因鱼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需要解决转移基因的定位整合、稳定表达和遗传,以及转基因鱼释放的生态和食品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的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鱼体,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自1985年世界首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之际,距今已有17年。这一全新的生物技术产物,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转基因技术的关心,而是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因素。作为养殖品种,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其作为优良物种所带来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各种转基因动物及转基因植物相继出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鱼类育种中。20年来国内外主要进行了快速生长、抗寒(耐寒)、抗病等方面的转基因鱼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鱼类的基因转移技术和检测方法,转基因鱼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鱼技术具有极大应用前景,但此项技术需要做好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转基因鱼风险评估方法的分析和综合,对转基因鱼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为风险评估具体技术和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转基因鱼对食用动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报导了以转基因鱼作为食物对食用动物的影响研究。以猫为实验动物,用所构建的软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鲤鱼鱼种喂养,三个月后将实验猫杀死,测定其生理学指标和血液学指标并进行几种组织的重金属含量和外源基因残存量的测定。实验结果,并未发现转基因鱼对猫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鱼所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的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鱼体,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鱼类基因转移技术最先在我国建立。1985年我国科学家朱作言等人成功获得了转基因鲫,它证实了外源基因在受体鱼内的整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