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博斯腾湖水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博斯腾湖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也是新疆境内迄今为止最大的湖泊。 195 8年前湖泊水位持续保持在 10 4 8.0m左右 ,此时湖体东西长约 5 5km ,南北宽约 2 0~ 2 5km ,湖水水面积为 116 0km2 ,湖泊容积 84 .1×10 8m3 ,水深变化在 8~ 15m之间 ,平均水深 8.1m。博斯腾湖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 ,其湿地面积已由 95 0km2 缩减到 12 0km2 ,沼泽面积亦由 6 0 0km2 缩减至 4 0 0km2 ,矿化度则由 0 .5 5mg/L上升至 1.2mg/L ,土著鱼种濒于绝迹。通过对博斯腾湖的形成与演变及湖泊水系的原始生态环境的探讨 ,分析近 5 0a来该湖水环境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20年博斯腾湖与岱海水位变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岱海和博斯腾湖是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两个典型湖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位都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但在表现上却很不一样,尤其是80年代中期之后,水位一涨一落。本文从水盐平衡出发,通过对两处湖区气候、人类活动、湖泊水量和盐平衡的分析认为,岱海水位下降主要是流域上人类活动加剧的结果;而博斯腾湖水位上升则主要体现了水文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尤其是近年干旱区西部暖湿化作用下上游山区降水增加和冰川消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干旱区内陆湖泊水量演化特征,基于一种新的湖泊分类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湖泊水量平衡原理进行分析,提出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枯涸时间、枯涸指数概念,并给出其计算方法。采用质量守恒原理,结合湖泊箱式模型假定,推求湖泊水盐均衡规律,通过引入相对稳定矿化度、蒸降入流比及蒸降出流比等概念,分析湖泊的咸化时间及水盐近似均衡时间。以实例阐述干旱内陆湖泊生态恢复的调控机理,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斯腾湖湖周水体碳和盐离子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博斯腾湖为研究对象,在大湖区周边及开都河取水样和表层土样,分析湖周水体中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有机碳(DOC)在秋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周围土壤碳及水体盐离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周水体中POC浓度的空间变化较大(0.1~1.2 mg•L-1),而DOC浓度的变化较小(8.5~12.3 mg•L-1)。两者在出湖口和入湖口处的浓度均较低,与开都河的浓度相近。与早期相比,博斯腾湖水中无机碳存在由CO3 2-向HCO3-转化的现象。回归分析显示,水体中各形态碳与土壤碳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表明水体中碳的含量受周围土壤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支持下,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近二十五年来的土地利用为例,对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演变、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76—2000年间,奈曼旗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2.70%,发生变化的土地总面积为184015.51hm2。林地、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减少幅度约为21.86%。景观斑块的聚集程度变小,破碎程度加大,趋于离散分布。从生态效应上来看,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现出改善和恶化并存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草地生态功能的退化以及土地的沙化、盐碱化,沙地有扩展蔓延趋势;林地面积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对提高区域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20年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并介绍了杀菌剂工业发展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岱海水盐变化原因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湖泊水文要素变化出发,基于湖泊和流域的关系,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近50 a来岱海水位、矿化度等水文要素变化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对封闭及较小尺度的流域面积等自身特性,决定了其水资源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脆弱性;而近年来流域上的人类活动,增大了降水径流滞留时间和蒸发作用,蒸发的水汽随环流流出流域,最终导致汇入流域的持水量和汇入湖泊的水量不断减少,矿化度在湖水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浓缩升高.最后就变化趋势及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食物安全评价指标(FSR)及其均值(M)和变异系数(Ⅴ),对1991-2011年河南省的粮食、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9大类食物的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南省粮食已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两者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的2.51倍和4.16倍;2)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等6大类食物的供给量均远远超过需求量,表明这些食物均处于安全状态,不但可以满足本区域需求,而且有大量剩余可供出口或储备;3)水果和蔬菜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整体上看这两类食物也处于安全的状态;4)即便维持现有食物生产水平,如果食物消费仍按研究期内的速度增长,40年以内猪肉、牛羊肉、蔬菜等3类食物仍较为安全,5年至10年内禽肉、蛋类、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5大类食物也都不会出现短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除草剂新品种开发进展及特点(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20年来世界除草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并介绍了除草剂工业发展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除草剂新品种开发进展及特点(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草谱广、施用期长以及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因此,它在世界除草剂市场巾占有重要地位,如精嗯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的销售额(均超过2亿美元),分别为2.0、2.8亿美元。但是.近年来,杂草对这类除草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博斯腾湖水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峡  杨佃华 《干旱区研究》2008,25(5):735-740
博斯腾湖是塔里木河流域4大源流--开都河的尾闾湖,孔雀河的源地.位于焉耆盆地东南,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内陆淡水湖泊.湖水清澈、水温适中(18.2~19.7 ℃),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湖区西岸大片沼泽湿地是我国优质芦苇生产基地.博斯腾湖不仅对焉耆盆地和孔雀河流域环境具有调节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环境友好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基于物质和能量的守恒理论,消耗品必须有出处,废弃物必须有去处.河流和气流在给博斯腾湖带来各种径流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导致湖泊生态功能受损.为适应变化着的湖泊环境,人类曾采取了一些限制自我行为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分析博斯腾湖水污染现状、机理,提出进一步适应和改善博斯腾湖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斯腾湖水污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对监测资料的分析 ,对博斯腾湖水质污染的特点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 :(1)造成博斯腾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农田排盐水入湖 ,导致湖水污染 ;(2 )博斯腾湖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黄水区 ,主要超标物是可溶盐、COD和氨氮 ;(3)污染物入湖量最大的时间是 7~ 9月 ,入湖污染物约占全年入湖量的一半 ;(4 )博斯腾湖水质的污染主要是几个大排水渠引起的 ,它们的排放量占全部排水渠排放量的 80 %以上。同时 ,根据博斯腾湖水污染的特点 ,提出了农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直接利用价值(物质生产、休闲旅游功能)和间接利用价值(涵养水源、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生物栖息地、文化科研功能)进行了货币化的评估,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湿地的主要作用是为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涵养水源.在制定博斯腾湖湿地建设与发展规划时,要重视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持续性,要均衡考虑区域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出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利用的思路,以期为博斯腾湖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博斯腾湖生态环境变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博斯腾湖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也是新疆境内现存的最大湖泊。湖泊水位为 1 0 4 8.0 m左右 ,东西长约 5 5 Km,南北宽 2 0~ 2 5 km,湖水水面积为 1 1 60 km2 ,湖水容积 84.1× 1 0 8m3 ,水深在 8~ 1 5 m之间 ,平均水深 8.1 m。具有蓄洪灌溉 ,提供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改善焉耆盆地及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与环境、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全新世以来的水环境变化 ,尤其是近 5 0年来博斯腾湖水环境的变化 ,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1~ 4] 。经过实地考察、调查、取样分析和系统研究认为要使博斯腾湖的含盐量降低到和保持在 1 .0 g/L以下 ,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为研究区,采集三个时期不同土壤剖面样品,结合样品实验分析,探究土壤盐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0~10 cm土层中平均盐分含量为3.919 g·kg-1,土壤盐分表聚现象强烈; (2) 垂直方向上盐分离子中Mg2+变异系数为1.034,变化程度较大,HCO3-变异系数为0.080,变化程度较小; (3) 通过相关分析,硫酸盐与氯化物在表土中积聚强烈,其中SO42-与Na++K+之间相关系数为0.96,Cl-与Mg2+相关系数为0.79;Cl-和Na++K+相关系数为0.72; (4) 通过对比柽柳剖面下土壤盐分含量,夏秋两个季节土壤剖面土壤盐分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0~10 cm土层中盐分含量占总体的27.37%和21.88%,春季盐分在剖面上呈现强烈的底聚现象,90~100 cm土层盐分含量占总体的21.53%; (5) 对比不同植被下土壤盐分特征,裸地、草地、林地、耕地四种地表类型土壤中(Na++K+)∶Mg2+∶Ca2+含量之比依次为85∶2.5∶1,16∶2.5∶1,9∶0.9∶1,10∶1.3∶1,裸地中Ca2+含量为0.104 g·kg-1,明显高于其它植被类型中Ca2+含量;Na++K+含量差异不大,平均含量为1.181 g·kg-1;草地中Mg2+平均含量为0.081 g·kg-1,是裸地中Mg2+含量的4.4倍。  相似文献   

16.
博斯腾湖径流入湖、出湖口过近的水文现状对有机物浓度及其空间分布形成制约。采用MIKE21软件构建水动力水质二维数值模型,分析工程方案对博斯腾湖有机物污染的改善效果。根据模拟结果以及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在现状基础上实施扬水站东移或引开都河水3×10^8m^3·a^-1进入黄水沟,均可显著改善博斯腾湖有机物污染,年均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分别降低13.4%和8.91%;两方案同时实施效果更为显著,年均COD浓度降低20.2%;通过工程实施改善博斯腾湖有机物污染切实可行。但在流域尺度上,工程方案仅改变了有机物平衡而未改变总量,博斯腾湖有机物污染改善源于污染物转移至下游孔雀河。  相似文献   

17.
博斯腾湖现代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博斯腾湖黄水湾采得27 cm浅钻样品,对其作相应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对比近年来焉耆站的气象资料,认为26~11 cm段(90 a前至1980年左右)较好地记录了当时的气候变化,即博斯腾湖流域首先经历了气候变干、蒸发作用增强的转变,随后逐渐出现气候回暖变湿的信号。11 cm往上(近40 a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外来物源的直接输入和工农业排污引起的富营养化等问题,使影响有机质及碳酸盐同位素组成的主导因素改变,从而扰乱了湖泊沉积物记录气候变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博斯腾湖湿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采集博斯腾湖湿地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HNO_3-HF-HClO_4体系及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消解,以AAS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法测定Cu、Ni和Pb的含量。研究发现: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中Cu、Ni和Pb的含量分别达到12.11(7.37~28.75)mg·kg~(-1)、117.51(90.03~195.38)mg·kg~(-1)和6.94(0.99~23.19)mg·kg~(-1),Cu和Pb的含量均低于背景值,而Ni的含量远高于背景值,是背景值的4.66倍。重金属累积程度依次为:NiCuPb,Ni的地累积指数处于2级以上污染水平,Cu和Pb地累积指数均处于0级污染水平,Ni为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中主要富集的重金属元素,Cu和Pb基本无富集;3种重金属累积程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博斯腾湖西岸的累积程度相对偏高。湿地沉积物中Cu、Ni和Pb的潜在生态风险均为低等级,可产生轻微生态危害;但Ni对湿地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贡献度最高,其潜在生态风险不容忽视;就整个环湖区湿地来看,西岸潜在生态风险相对偏高,与累积程度的评价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