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水稻栽培条件与冷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水稻生产中低温冷害常易发生,平均3~5年发生一次.冷害分为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延迟型冷害主要是指水稻营养生长期(有时包括生殖生长期)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危害.障碍型冷害是指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遭受短时间异常的相对强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形成大量空壳.混合型冷害是指在同一年度中,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同时发生,生育时期遇低温延迟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和分蘖、迟缓稻穗分化;孕穗、抽穗、开花期又遇低温则造成颖花不育或部分不育,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空秕粒.可以说低温冷害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W61545、70015等一批灿粳核不育系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高海拔种植和人工控制光温处理试验,研究了光温条件对不同类型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61545为代表的灿型核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开花当时的低温和抽穗前的低温对育性同样有影响。以7001S为代表的枝型核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光照影响,低温影响小。抽穗当时的低温对育性没有影响;抽穗前遇低温,15~20天后才有反映。生育前期的光温条件对育性有积累效应,同时抽穗但不同播期的不育株育性有差异。在岳西县高海拔长日低温条件下种植的核不育系不育期相对缩短,不育性降低,特别适用于从F2代中选光敏适宜温度范围宽的核不育株。  相似文献   

3.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一般母本不育系开花期较长,父本恢复系开花期较短而集中。因此,以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天为花期相遇。一般除根据杂交组合亲本在当地从播种至抽穗所需的天数,错开父、母本播种期外,还要在制种田内,选有代表  相似文献   

4.
1987年在沙县、福州分期播种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HPGMR)农垦58,5月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连续抽穗.3月10日(x=10)至6月30日(x=132)期间播种,至抽穗天数(y)可用回归方程 y=108.5-0.36x 估计.观察到可育—不育—可育的育性转变.不育—可育转变的临界日期基本稳定在8月10日左右.可育向不育转变的临界日期由于春末夏初天气多变、低温阴雨的影响,依地点、年份而变化不定.稳定不育持续期约为7月22日至8月10日.  相似文献   

5.
以Ⅱ优7954(热敏感品种)和Ⅱ优7号(耐热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方法,研究了水稻抽穗开花期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热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空气湿度加重了高温诱导的颖花不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水稻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减小,叶温高,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少;高温干旱条件也导致叶温升高,使开颖率降低,颖花不育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Ⅱ优7954(热敏感品种)和Ⅱ优7号(耐热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方法,研究了水稻抽穗开花期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热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空气湿度加重了高温诱导的颖花不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水稻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减小,叶温高,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少;高温干旱条件也导致叶温升高,使开颖率降低,颖花不育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 W6154S 等6个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杂种的花粉植株育性分离和表现情况,结果表明:(1)平均22.4%的 H_1代花粉植株具有光敏特性;(2)不同来源的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及其花粉植株对异常低温有不同的反应,其对低温敏感的时期为抽穗前8~13天;(3)通过花药培养能获得一些对光温条件反应较理想的变异体;(4)花粉植株的光敏核不育特性能稳定遗传。根据这些结果,阐述了花药培养是籼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具有优越性。同时讨论了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花培选育中的亲本选择和温度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东乡野生稻苗期和穗期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东乡野生稻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耐寒性表现:比粳稻耐寒性强,尤其苗期耐寒性特强,耐寒性高1个等级。抽穗开花期在连续3d自然低温(16.9℃、14.9℃、16℃的日平均温度),结实率达70%以上。抽穗结实时间直至10月31日,平均结实率2.5%。比籼粳稻耐寒品种结实期长6d左右,但抽穗能结实正常时期与籼粳稻耐寒品种相似。  相似文献   

9.
科技短讯     
《农家顾问》2006,(2):53-54
1.超级稻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对超级稻高产潜能影响很大,因此,超级稻(一季稻)播种期安排既要使分蘖期避开25℃以下低温.又要使抽穗开花期避开30℃以上高温(播种至抽穗扬花约100天)  相似文献   

10.
用4个不同质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配成20个F_1组合,以常规籼稻9311为对照,分期播种,考察了抽穗期低温对各F_1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抽穗,不同质源不育系F_1的受精率差异较大;根据冷反应指数(CRI),来源于红莲型的不育系粤泰A F_1的受精率对抽穗期低温最敏感,其次是来源于野败型的不育系五丰A,而来源于印水型和矮败型的不育系则较钝感;根据拟合的回归方程,当抽穗期低于22℃的低温累积值(CDD)0.77℃·d或低温持续时间(CTD)1.89 d时,粤泰A F_1的受精率就降到70%以下,当CDD4.16℃·d或CTD2.55 d时,五丰A F_1的受精率就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用4个不同质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配成20个F_1组合,以常规籼稻9311为对照,分期播种,考察了抽穗期低温对各F_1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抽穗,不同质源不育系F_1的受精率差异较大;根据冷反应指数(CRI),来源于红莲型的不育系粤泰A F_1的受精率对抽穗期低温最敏感,其次是来源于野败型的不育系五丰A,而来源于印水型和矮败型的不育系则较钝感;根据拟合的回归方程,当抽穗期低于22℃的低温累积值(CDD)>0.77℃·d或低温持续时间(CTD)>1.89 d时,粤泰A F_1的受精率就降到70%以下,当CDD>4.16℃·d或CTD>2.55 d时,五丰A F_1的受精率就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气象因素对信阳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气象角度分析,2003年信阳市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有:苗期、分蘖期、抽穗开花期、灌浆乳熟期遭受连阴雨天气及低温冷害影响;抽穗开花期遭受高温热害、中后期遭农业气象灾害衍生的病虫害的共同影响,致使水稻生育期延长、有效分蘖减少、穗粒数减少、空秕率增加、灌浆速度减慢、千粒重及品质下降。全市水稻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1960—2014年24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和1980—2007年一季稻发育期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Arc GIS技术,分析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60—2014年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年际变化表现为1993年后高温热害次数呈增加趋势,并且进入21世纪以来,轻度高温热害次数呈下降趋势,中度及重度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增加;(2)进入21世纪后高温热害发生更为频繁,高温热害天数增加,高温热害强度增强较为明显;(3)13年时间尺度为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变化的第一主周期,在该尺度下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将继续偏多;(4)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抽穗开花期各站年均高温热害发生次数、累积高温日数及累积危害积温总体而言表现为由南向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沿江地区是高温热害的多发区,因此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防治重点区域在沿江地区。  相似文献   

14.
在拉尼娜大气候背景下,长沙2020年秋季出现了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本文分析了此次灾害天气过程特点和成因,对比历史上同期(9月14日—10月8日)平均气温、降水量(雨日)及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与1997年极端寒露风个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低温阴雨寡照日照时数和降水量(雨日)刷新同期历史记录,平均气温位于历史第2低位(仅次于1997年);寒露风范围和等级程度、低温湿冷害、阴雨寡照较1997年更严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中稻(含一季稻)不宜收获,倒伏后出现穗上芽现象;晚稻正处抽穗扬花期,导致抽穗速度减慢,抽穗期延长,颖花不能正常开放、散粉、受精,子房延长受阻,从而造成不育,使空壳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耐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杂交稻的耐冷性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间的耐冷性差异很大,按组合的质源划分耐冷性强弱顺序为:农垦58、野败型、印尼水田谷和红莲型;按不育系划分在耐冷中弱顺序为:培矮64S、安湘S、汕A、博A、优ⅠA、竹A、粤A、广A。恢复系对杂交稻的耐冷性起重要作用。影响杂交稻结实率的低温敏感期是减数分裂期,共 业形成前期及抽穗开花期。低温对杂交稻的冷害有明显的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器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父本转育而成的白菜不育系(04-256,04-320,04-376)及其相应的保持系(04-34,04-56,04-102)为材料,观察花蕾和花药等花器官的形态变化;同时对其开花期的花蕾、花茎、花瓣、雌蕊和叶子的ASA-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份不育材料不育度均为100%,不育系花蕾纤细、瘪,雄蕊乳白色、退化成短丝状、无花粉;(2)各器官的ASA-POD,POD,CAT,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在开花期表现基本一致,花蕾的抗氧化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而雌蕊的酶活性表现则相反,抗氧化酶活性保持系均高于不育系,且每个对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间均达显著差异;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茎、花瓣、叶子的抗氧化酶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及其缓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敏感期、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以及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缓解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水稻高温热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敏感期、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以及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缓解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水稻高温热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是在35℃高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都表现出染败率大幅度降低,圆败和典败率增加。2个不育系经17℃低温处理后套袋自交结实率与对照非常接近;2个不育系在35℃高温处理时,自交结实率显著降低,花粉败育更彻底。柱头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生产季节性强,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温度反应非常敏感.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结实。据观察,杂交水稻抽穗开花期的适宜温度是28—30℃.如每日平均温度低于23℃时,空壳率就显著增加,达到30%以上。这个临界温度,比常规品种高2—3℃。如每日平均温度在30℃以上,最高温度超过35℃时,空壳率亦显著增加,可达40%以上。这个临界温度,比常规品种低2—3℃.故合理安排杂交水稻的抪种期,让抽穗开花避过高温或低温的影响,是降低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