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2.
1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显微注射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表达结果的不稳定性、动物利用率低等。其优点是外源基因的转移率和整合效率都较高。迄今为止,核显微注射法还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动物转基因方法。2核移植转基因法…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动物与动物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转基因技术 1.1 显微注射法 在众多转基因技术中,显微注射法因其出现早,研究深入,被推荐为一种最经典有效的方法。显微注射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外源基因直接用显微注射器注入受精卵(雄原核)内,利用受精卵分裂繁殖中DNA的复制过程,将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进行表达。显微注射法的优点是导人外源基因的效率较高,常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注射的基因不受片段大小限制,无需载体。此法不足之处为外源基因绝大部分是头尾相连,拷贝数不等地随机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上,因而其表达水平在转基因个体间常不稳定。另外,显微注射法不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发育较晚阶段的胚胎细胞;显微注射法所针对的是受精卵,对一些单胎动物或少胎动物,加之低整合率,阳性后代出现的机率很少。  相似文献   

4.
孙燕  侯蓉 《中国兽医学报》2002,22(4):387-389
采用纯化的羊金属硫蛋白(sMT)启动子指导的猪生长激素(PGH)基因(sMTPGH)为显微注射片段,将其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比较了几种不同培养液对导入外源基因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M16培养液(用mM16表示)能有效克服2-细胞阻断现象,并使转基因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在mM16培养液的基础上,再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使1-细胞胚胎发育到囊胚的比率进一步提高。在3和培养液(M16,mM16,mM16 EGF)中,转基因胚胎突破2-细胞阻断期的比率分别为12%,68%,90%,发育到囊胚期的比率分别是0%,20%,43%。采用PCR方法检测57枚经体外培养发育至囊胚的显微注射胚胎,4枚扩增出阳性条带,外源基因在囊胚期胚胎的滞留率为7%。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技术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是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反刍家畜还处在起始阶段,要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本文就当前基因工程技术对改善、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简述。1 转基因技术1 1 核显微注射法 核显微注射法是转基因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到受精卵细胞的原核内,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使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整合在一起,并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最终得以表达,这样培养出的动物即称为转基因动物(transgeni canimal)。如果外来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就会形成转基因动物系。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Gordon等采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向小鼠胚胎注射纯化了的DNA(猴肾病毒-疱疹病毒胸腺激酶基因SV4启动子克隆到PBR322),从而得到第一例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7.
转sMTPGH基因小鼠胚胎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化的羊金属硫蛋白 (s MT)启动子指导的猪生长激素 (PGH )基因 (s MTPGH)为显微注射片段 ,将其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 ,比较了几种不同培养液对导入外源基因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进的 M16培养液(用 m M16表示 )能有效克服 2 -细胞阻断现象 ,并使转基因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在 m M16培养液的基础上 ,再加入表皮生长因子 (EGF) ,可使 1-细胞胚胎发育到囊胚的比率进一步提高。在 3种培养液 (M16、m M16、m M16 EGF)中 ,转基因胚胎突破 2 -细胞阻断期的比率分别为 12 %、6 8%、90 % ,发育到囊胚期的比率分别是 0 %、2 0 %、4 3%。采用 PCR方法检测 5 7枚经体外培养发育至囊胚的显微注射胚胎 ,4枚扩增出阳性条带 ,外源基因在囊胚期胚胎的滞留率为 7%。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精子载体转基因技术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在受精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使外源基因进入子代的基因组中。相对于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等方法而言,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精子的自然属性克服了人为机械操作给胚胎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转基因效率,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而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热点技术。现就精子结合外源基因的机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发展起来的精子细胞输精管内注射法、曲细精管徽注射法和睾丸直接注射法等精子载体转基因新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显微注射法具有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和外源基因导入率低等局限性,本试验对常规显微注射法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水平显微注射方法。采用水平微注射系统,将外源DNA片段导入胚胎的雄原核中,获得子代鼠,分娩后3周提取鼠尾基因组DNA,PCR法筛选转基因阳性鼠。本试验采用Puc/BLG IN S和Chym os in基因,共使用710枚鼠原核胚进行研究,胚胎经注射后移植了25只受体,产下仔鼠77只;妊娠率分别为33.3%(5/15)和50%(5/10),胚胎成活率分别为9.47%(41/433)和l3.00%(36/277),阳性率分别为4.88%(2/41)和8.33%(3/36)。将阳性雌鼠配种妊娠后,对外源基因整合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初步获得了转基因阳性小鼠。  相似文献   

10.
所谓转基因动物是指基因组整合有外源基因,并且能将外源基因稳定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的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干细胞嵌合体法、体细胞克隆法和病毒载体法四种主要技术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12.
受精卵原核内核酸酶对外源基因的降解是导致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RecA蛋白可与单链DNA结合而阻止细胞核内核酸酶对单链DNA的降解。本试验建立了显微注射和RecA蛋白结合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技术模型,并初步探讨了RecA蛋白对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动物效率的影响。以单链DNA、RecA蛋白与单链DNA的复合体以及双链DNA为外源基因进行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转基因试验,分别获得F0代小鼠28、41和32只,并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进行了转基因鉴定。结果显示,在小鼠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RecA+ssDNA复合体获得的F0代中14.6%(6/41)为转基因个体,显微注射dsDNA获得的F0代中转基因个体占6.2%(2/32),而显微注射SSDNA获得的F0代中无一为转基因个体。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培育研究是近十年来人们开辟的一个崭新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外源基因转移从细胞水平到机体水平的一大飞跃。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来源于人、动物、细菌和病毒等许多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大鼠、兔、羊、牛的生殖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考察发育和发育的基因调节机理、致癌基因的作用和免疫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细胞反应的有效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进行动物新种培育以及肿瘤和遗传性疾病防治。一、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1.DNA 的显微注射将外源 DNA 经显微注射直接导入受精卵的雄前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转基因技术。将注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外源人MAAT(修正的人抗胰蛋白酶)基因导入山羊原核期胚胎内,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00年6月获得4只人基因转基因羊,目前转基因羊已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杂交两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证明转基因成功。两年来共获取山羊卵1036枚,移植受体母羊近百只。此次转基因实验成功率为13.79%。获得转基因的目的之一是今后可以从山羊的奶中,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早期 ,产生了将外源基因显微注射到受精卵 ,产生携带外源基因的动物品系新技术 ,这种携带有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 DNA体外重组、某些重要生产性状基因的分离、基因融合、胚胎体外操作等转基因相关技术 ,并在畜牧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报道的转基因动物有线虫、果蝇、海胆、两栖动物、鱼类、小鼠、猪、牛、羊、鸡、兔等。本文就目前转基因的方法及该技术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抗病育种、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作一论述。1 外源基因转移方法1 .1 显微注射法  Jaenis…  相似文献   

16.
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在受精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使外源基因进入子代的基因组中。作者就精子结合外源基因的机制,精子与外源基因结合的方法、影响精子转染外源基因和生产转基因动物的精子因素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发展起来的输精管内注射转染法、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和睾丸直接注射法等精子载体转基因新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最初,人们尝试向蛙卵和小鼠胚胎注射mRNA,但mRNA无法翻译。还尝试过向小鼠囊胚注射SV40的DNA,用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胚胎,但效果都不理想。向原核期的小鼠直接注射纯化的DNA得到转基因小鼠,表明用DNA的显微注射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种系中。  相似文献   

18.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基本概念1 .1 转基因动物 (transgenicanimal) 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实验室的某些方法 ,将人为构建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 (原核或受精卵 ) ,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 ,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最早的转基因动物是鸡 (Munro,1 968) ,其后是利用注射法和病毒感染法转基因鼠 (Jaenish ,1 976)。1 .2 动物生物反应器 (animalbioreacter) 一般把目的基因在血液循环系统或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叫动物生物反应器。利用它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用珍稀蛋白…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其核心部分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特别是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出现,它不仅为人们研究外源基因在整体动物中的表达调控规律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且还可通过改变动物的基因型,使其表现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以培育优良品种及生产人类所需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此,动物的基因转移这一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所谓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手段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由此整合到染色体上,并通过生殖细胞系传递给后代的一类新动物.常见的转基因方法有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逆转录病毒转染法、精子载体法、电转移法等,其中以DNA显微注射法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最可靠,该法常用的哺乳动物是实验小鼠.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鼠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原理(一般程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使其在体内整合和表达,获得表达外源基因动物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动物育种、基因功能研究、药用蛋白生产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其主要方法包括逆转录病毒感染法、显微注射法、体细胞核移植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介导法等。本文旨在对动物转基因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甄别各自的优缺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