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简述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主要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和定位、品种鉴定和指纹图谱绘制、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作物育种效率的有效工具,目前在澳洲坚果遗传育种等方面已广泛应用。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NA分子指纹图谱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在澳洲坚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印楝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对RAPD、AFLP、SSR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在印楝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流和异交率的测定、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并指出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印楝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 RFL P、AFL P、RAPD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构建了许多作物的分子遗传图谱。植物营养性状一般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其遗传机制采用传统的方式很难研究 ,而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并利用有关的分子图谱则可以对这些复杂的数量性状进行比较方便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营养性状中的应用还不太普遍 ,主要集中在植物耐低养分胁迫和耐矿质元素毒害等几方面。本文介绍了主要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一般方法 ,分子标记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性状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RFLP、AFLP、RAPD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构建了许多作物的分子遗传图谱。植物营养性状一般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机制采用传统的方式很难研究,而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并利用有关的分子图谱则可以对这些复杂的数量性状进行比较方便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营养性状中的应用还不太普遍,主要集中在植物耐低养分胁迫和耐矿质元素毒害等几方面。本文介绍了主要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一般方法,分子标记在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在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麦( L.)作为小麦的近缘植物, 是改良小麦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重要基因源。分子标记技术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极具价值的一种研究工具已被广泛用于黑麦研究。本文论述了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黑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有益基因定位和黑麦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该技术在黑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建立在PCR技术上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在作物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辅助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和纯度鉴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栽培草莓(Fragaria×ananassa)为八倍体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为草莓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挑战。DNA分子标记直观反映基因组的差异和变化,对于遗传高度杂合、生产周期长的多年生果树来说,能够有效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辅助育种、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品种鉴定和基因组研究等方面应用广泛,有力地推动了果树分子育种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草莓生产育种中的研究应用现状,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草莓的生产和育种。  相似文献   

9.
几种主要DNA分子标记在柑橘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振华  梁君 《南方农业》2007,1(6):68-70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因其具有稳定、直接、快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种质鉴定、基因连锁作图、亲缘关系分析、起源、进化以及谱系关系等研究。本文总结了几种主要分子标记技术在柑橘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营养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过去10年间,在植物矿质养分吸收利用与养分胁迫诱导调节机理分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使我们对植物营养分子遗传背景有了新的了解。本文对有关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养分胁迫诱导调节机理,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养分吸收利用遗传背景等方而的研究进展及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石斛是中国传统名贵药材,因其基源广泛,药效独特,历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类型逐年增多,目前在中药材品种研究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简要阐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及其优缺点,回顾了其在石斛研究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目前分子标记在石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今后研究中的美好前景和深入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Some more than a century old Chinese fir genotypes with high biomass that are now rare in China were historically called “the king of Chinese fir”.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those ancient Chinese fir genotyp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orphological analysis and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arkers.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tree volume parameter had the maximum variable coefficient value (70.2 %). In total, 18 selected primers generated 154 bands, and 150 bands were polymorphic (97.4 %). Higher values of genetic diversity parameters (h = 0.3593, I = 0.5283) were maintained at the species level, indicating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fir in China has re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AMOVA indicated that 73.16 % of the variation resided within provenances. The UPGMA dendrogram and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identified 3 major clusters and grouped the genotypes in agreement with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A Mantel test reveal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s and geographic distances among the genotypes (r = 0.4275, p < 0.01). Overall, we recommend a combination of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a germplasm repositor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 situ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3.
华蓥市山区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南方丘陵山区典型人工林的生长现状和涵养水源能力,选取华蓥市6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林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特征,分析比较不同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对林地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杉木纯林(近自然经营)枯落物现存蓄积量最大,枯落物持水能力排序为杉木纯林(近自然经营)杉木纯林马尾松—檵木混交林(近自然经营)杉木—响叶杨混交林柏木纯林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的土壤层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效持水量均为最优,分别达到67.67%,60.39%,138.11 t/hm~2;6种林地土壤有效持水量大小顺序为杉木纯林杉木纯林(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杉木—响叶杨混交林柏木纯林马尾松—檵木混交林(近自然经营);综合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能力可知,杉木纯林(近自然经营)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为309.77 t/hm~2,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最弱。  相似文献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及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李娜  焦浈  秦广雍 《核农学报》2005,19(4):322-326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SSR、STS、SNP等,并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基因标记与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外源染色体鉴定与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辅助育种等。  相似文献   

15.
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立地因子为依据,运用数量化回归方法,建立一系列方程,对广西林朵林场的林地进行杉木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是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所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对精度要求,选用适当方程.  相似文献   

16.
林木苗期营养诊断和施肥研究是制定合理施肥方案的前提,能为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多年筛选的速生型杉木为试验材料,通过开展室内模拟不同的土壤养分条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的施肥方法,根据杉木生物量划分高、低产组,利用DRIS营养诊断的图解法和指数法,计算杉木适宜的施肥范围及需肥顺序。结合图解法和指数法两种分析方法得出:杉木植株中氮、磷、钾养分的适宜比值范围为P/N=0.137±0.03,N/K=1.102±0.113,K/P=6.881±1.203;处理7(施氮量为0.511 g/盆,施磷量为0.270 g/盆,施钾量为1.339 g/盆)的平衡状态最佳。总体而言,速生型杉木对钾肥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磷肥的需求量次之,对氮肥的需求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及碳库研究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分析了不同森林植被和同一植被不同林龄的人工杉木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及土壤有机碳中的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效性碳库的大小和周转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不同,总的趋势都是:培养前期分解速度快,后期分解速度慢,土壤剖面A层>剖面B层。在剖面A层中:不同森林植被下分解速率的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人工杉木林,不同林龄的人工杉木林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在剖面B层中:分解速率差异不大。不同森林植被下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效性碳库的库容和分解速率不同,土壤活性碳库碳含量一般占总有机碳的0 99%~2 89%,田间平均驻留时间为10~23天;土壤缓效性碳一般占总有机碳的17 17%~55 46%,田间平均驻留时间为1 6~24 2年;土壤惰效性碳一般占总有机碳的42 05%~80 66%,田间平均驻留时间为假定的1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