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溶液浸种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幼芽生长及种胚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有机酸浸泡后的小白菜种子,摆放在培养皿中恒温培养,测定发芽率等指标;用电导率仪测定小白菜种子细胞膜透性。【研究结果】(1)柠檬酸浓度达64mmol/L,苹果酸浓度达32mmol/L时,有机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2)有机酸浓度为128 mmol/L时,柠檬酸处理的小白菜胚根重、胚根长和茎长分别是对照的50%、60.5%和47.4%;苹果酸处理对应的值分别为26.8%、44.1%和30.0%;(3)有机酸对小白菜种子细胞膜透性影响显著,且随处理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研究结论】两种有机酸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芽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相同时,苹果酸的抑制作用比柠檬酸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几种因素(培养温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赤霉素)及Pb^2+、Zn^2+、Cu^2+重金属的胁迫对小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均有种子萌发,小酸模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浸种时间为12 h、浸种温度为30℃,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可达56%、29%、22%;赤霉素浓度为800 mg·L^-1时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可达76%;重金属Pb^2+浓度为400 mg·L^-1,Zn^2+、Cu^2+浓度为200 mg·L^-1时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分别达58%、54%、67%,适宜浓度重金属Pb^2+、Zn^2+、Cu^2+可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高浓度重金属对其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源水杨酸对白菜种子铬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r^6+毒害条件下外施水杨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Cr^6+毒害处理组中.白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随Cr^6+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在Cr^6+毒害条件下.外施0.1mmol/L水杨酸处理组与Cr^6+毒害处理组相对照.水杨酸处理组明显提高了白菜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鲜重与幼苗叶绿素含量,主根和侧根的生长抑制得到缓解.能够明显缓解低浓度Cr^6+(0.05mmol/L以下)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因此可以推断出:水杨酸对白菜种子在Cr^6+毒害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缓解效果不明显,而对白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鲜重、株高、主根长、侧根数和叶绿素a,b的含量有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水杨酸缓解处理提高了种子活力.促进了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硒对铅、砷单一污染下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硒(Se)对小白菜铅(Pb)、砷(As)单一污染下造成毒害的缓解作用,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Se(12.5、25、50、75、100 mg/kg)对不同浓度Pb(600、800、1000 mg/kg)和不同浓度As(80、100 mg/kg)单一污染下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研究缓解条件下,不同浓度Se显著提高Pb、As胁迫下小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和鲜重。表明外源Se能有效的减轻Pb、As胁迫对小白菜种子的毒害作用。对本研究所用的3种浓度Pb来说,适宜的Se缓解浓度分别为12.5、25、50 mg/kg。对两种浓度As来说,适宜的Se缓解浓度分别为25、100 mg/kg。  相似文献   

5.
Pb2+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久  李淦  肖万红 《种子》2006,25(12):44-45,53
研究了不同浓度Pb^2+离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Pb^2+浓度不高于100mg/L时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短期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所有处理的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随着浓度的提高,Pb^2+离子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水稻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幼苗高度、幼苗鲜重、根鲜重明显降低;Pb^2+离子胁迫下对水稻种子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铅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白菜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但900 mg/L铅胁迫能明显抑制种子发芽.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白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硝酸铈对酸雨胁迫下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丽珊  朱伟凤  龚茹利  张瑜 《种子》2007,26(2):66-68
研究了硝酸铈、酸雨及硝酸铈对酸雨胁迫下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pH值的下降,白菜种手发芽率、根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递减。较低浓度的硝酸铈(如5、10ms/L)对白菜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硝酸铈浓度的提高(如50ms/L),白菜种子萌发受到抑制。酸雨对一定浓度硝酸铈浸种的白菜种子胁迫作用减轻,表明硝酸铈有缓解酸雨胁迫种子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硝酸铈浸种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5mg/L、10mg/L、30mg/L、50mg/L的硝酸铈溶液分别对白菜种子浸种3h、6h、24h,计算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测量白菜幼苗根长。结果表明,50mg/L硝酸铈浸种3h、30mg/L和50mg/L硝酸铈溶液浸种24h对白菜种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所有浓度的硝酸铈浸种3h对白菜幼苗根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0mg/L硝酸铈溶液浸种6h、所有浓度的硝酸铈浸种24h对白菜幼苗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3种抗生素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保湿培养法,研究金霉素、土霉素和氯霉素3种抗生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白菜种子萌发率、根长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50 mg/L抗生素作用下,白菜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变化,500 mg/L抗生素显著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率.抗生素浓度与白菜根长抑制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3种抗生素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抗生素浓度对白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的镉离子(Cd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久  刘艳霞 《种子》2007,26(9):31-32
以温麦6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Cd2 )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 对小麦种子萌发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d2 浓度低于5mg/L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小麦种子的萌发,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根数也略有增加;当Cd2 浓度大于5mg/L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随Cd2 浓度的增加,幼根和幼芽的长度逐渐变短,芽重和根重明显下降,活力指数显著降低。此外,高浓度的Cd2 (50mg/L)引起小麦幼根根尖变褐,呈现中毒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田杰  龙林  李莉  王元素 《种子》2019,(2):20-24
为了探讨重金属胁迫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模拟4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Zn2+、Pb2+、Cu2+、Cd2+)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芽)长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白三叶种子对Cd2+的耐受能力最强,Zn2+和Cu2+次之,对Pb2+的耐受能力最弱。总体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芽)长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然而,低浓度的Zn2+、Cu2+、Pb2+对胚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表明白三叶对低浓度重金属环境有一定适应性。在本试验中,白三叶对Cd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5种不同浓度的Cd2+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均高于50%,且Cd2+浓度为1mg/L时可促进种子的萌发。此外,进行过重金属处理的种子会表现出相对胚根长小于相对胚芽长,表明重金属胁迫首先影响种子根部的生长发育,从而抑制白三叶的生长。综上所述,白三叶对低浓度的Zn2+、Pb2+、Cu2+、Cd2+和高浓度Cd2+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可作为上述环境的绿化植被,并且在重金属Cd土壤污染中有良好修复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天山雪莲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优化种子萌发条件。20℃下采用不同浓度的Ca2+、Mg2+、Zn2+、Cu2+、PEG-4000、GA3分别浸泡天山雪莲种子48h,然后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据试验结果优选Ca2+、PEG-4000、GA3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分别经Mg2+、Zn2+、Cu2+浸泡处理后,天山雪莲种子活力无显著提高;20℃时,Ca2+、PEG-4000、GA3浓度分别为20mmol/L、40g/L、200mg/L条件下浸泡种子48h,再进行发芽试验,发现较对照组发芽率提高45.4%,发芽势提高62.5%,根长提高12.5%,发芽指数提高73.9%,活力指数提高68.6%。结论:适宜浓度的Ca2+、PEG-4000、GA3及其复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性能。  相似文献   

13.
江富成  王希  杨柳  张习敏  乙引 《种子》2012,31(5):19-22
将无菌土人参种子接种在含0.001、0.01、0.1、1.0、10、30 mmol/L Ca2+的MS固体培养基中,光照恒温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以及幼苗形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当培养基Ca2+浓度为0.1 mmol/L时,种子萌发时间最短,平均叶片数最多,平均株高最高,分别为9 d、11.82片和4.28 cm;当培养基Ca2+浓度为1.0 mmol/L时,种子发芽率、Chl a含量、Chl b含量最高,依次为74%、1.00 mg/g和0.14 mg/g;当培养基Ca2+浓度为30 mmol/L时,水势急剧下降;随着培养基中Ca2+浓度的增加,土人参根系活力呈曾加趋势,培养基中的Ca2+浓度为1.0 mmol/L时,根系活力为1.67 mg/(g.h)。土人参生长的最佳钙离子浓度范围为0.01~1.0 mmol/L。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重金属(Cu 2+、Zn 2+、Cr 6+)胁迫下小豆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效应,以“晋小豆6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5、10、50、100、200、300、400mg/L)重金属(Cu 2+、Zn 2+、Cr 6+)梯度,测定小豆种子的发芽指标变化及幼苗根、茎、叶中各种重金属的积累量。结果表明:当Cu 2+浓度为5、300、400mg/L时,小豆种子发芽势高于对照,而在相同浓度的Cr 6+、Zn 2+胁迫下小豆种子发芽势低于对照。3种重金属不同浓度对小豆发芽率整体影响趋势相近,在重金属浓度为50mg/L时小豆幼苗根长最长;当Cu 2+浓度为200~400mg/L时小豆下胚轴长明显短于对照,Zn 2+和Cr 6+浓度为5~400mg/L时,随Zn 2+、Cr 6+浓度升高小豆下胚轴生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都在浓度为100mg/L时下胚轴最长。小豆幼苗对重金属Cu 2+的累积量较高,对Zn 2+的累积量次之,对Cr 6+的累积量最低,且主要集中在根部,只有少量富集在茎和叶片中。适宜重金属浓度对小豆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根部对重金属有良好吸收,种植小豆对改善土壤环境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5种典型重金属对一株优势菌的阿莫西林抗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金属和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两类污染物,其对微生物的交互影响值得关注。前期从养殖废水中筛选出来7株具有重金属和抗生素协同抗性的细菌,本研究针对其中一株G-杆菌(命名:菌株MA1),采用最小二分法和药敏纸片法,通过抑菌环的测定,研究了Pb2+、Cr6+、Hg2+、Cu2+、Zn2+对菌株阿莫西林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MA1对Pb2+、Cu2+、Zn2+、Cr6+及Hg2+的耐受浓度分别为100、100、100、50、10 mg/L,且对阿莫西林具有特定耐药性。尽管Hg2+的抑菌效果最好,但当与阿莫西林共存时,超过5 mg/L的Hg2+能使菌种MA1的耐药性大大提高,而对于其他4种重金属离子,随着浓度升高,菌株MA1的阿莫西林敏感性增强,其中抑菌作用明显的Cr6+反而表现出最弱的协同杀菌能力,Cu和Zn一般被认为最容易使菌体产生重金属抗性,但与阿莫西林共存时,杀菌作用明显增强。因此,典型重金属的共存确实改变了菌体MA1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铊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焱  张平  刘卫海  汪珍春  陈永亨 《种子》2007,26(2):25-27
研究重金属铊对白菜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叶绿素及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l+浓度0.01~2.00 mg/L范围内,铊胁迫并未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显著影响;白菜胚根在Tl+浓度0.50~2.00 mg/L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表现为随培养时间延长胚根伸长减缓.但胚轴的长度受铊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影响不大;白菜叶绿素的合成在铊浓度为1.00mg/L时有促进作用,但当浓度升高至2.00 mg/L时,又表现为明显抑制;铊胁迫对可溶性糖的形成和积累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大白杜鹃茎尖、茎段、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大白杜鹃进行了初代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比茎尖更适合作为芽诱导培养材料;基本培养基以1/4 MS为宜,适合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4 MS+ZT 0.5 mg/L+NAA 0.01 mg/L,芽诱导率在92%以上。种子萌发培养基配方也为1/4 MS+ZT 0.5 mg/L+NAA 0.01 mg/L,萌发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张明生  李花 《种子》2009,28(11)
以半夏为实验材料,通过固体培养转液体悬浮培养建立小块茎悬浮系,并以小块茎为人工种子的繁殖体,研究了人工种皮基质、人工胚乳组分、贮藏条件、萌发基质等对人工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0%海藻酸钠+2.0% CaCl_2+2.0%壳聚糖为人工种皮基质,1/2 MS液体培养基+0.2 mg/L NAA+0.1 mg/L GA_3+0.5 mg/L BA+0.4mg/L青霉素+0.3%多菌灵粉剂+0.2%苯甲酸钠+1.0%蔗糖+0.5%活性炭作为人工胚乳成分制作的人工种子,其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这样的人工种子在4℃条件下贮藏20 d后的萌发率及成苗率分别达82.8%和78.6%,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优化通过器官直接再生方式的黄瓜离体再生体系,为遗传转化奠定基础。以‘长春密刺’黄瓜的子叶节为外植体,探讨在黄瓜再生过程中,适宜的无菌苗获得培养基、适宜的外植体类型、无菌苗的适宜苗态、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和芽伸长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组合与比例。结果表明,最适的无菌苗获得培养基为1/2MS+30 g/L蔗糖+7 g/L琼脂(pH=5.8);不同外植体的再生率为子叶节>下胚轴>子叶;子叶完全出壳但未展平的无菌苗比其他苗态的再生率高,子叶展平后,再生率迅速下降;当6-BA(6-苄基氨基嘌呤)和ABA(脱落酸)浓度一定时,最适的AgNO3为2 mg/L;当AgNO3浓度一定时,6-BA和ABA浓度的最佳组合为1.5 mg/L 6-BA+0.5 mg/L ABA;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 mg/L ABA+2 mg/L AgNO3,出芽率为90%,每外植体出芽数为3.5;芽伸长培养基中加入0.10 mg/L 6-BA,能够促进再生芽的伸长。本研究成功优化了黄瓜的再生体系,得到了健壮的黄瓜成株。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芹菜种子的萌发机制,采用不同试剂组合(5 g/L NaOH+10% PEG、10% PEG+500 mg/L壳聚糖、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和不同温度(18、24、30℃)对芹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芹菜种子的萌发指标,并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抗氧化系统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30℃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加快种子萌发进程。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试剂组合处理在18、24℃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升高,促进种子萌发,18℃时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处理下的发芽势最高,24℃时5 g/L NaOH+10% PEG处理下发芽势达到最大值;30℃时不同试剂组合处理间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18、30℃对种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胁迫作用,种子SOD和CAT活性较24℃条件下有所增加;18℃时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5 g/L NaOH+10% PEG处理能显著降低MDA含量。萌发过程中,芹菜种子内部ABA含量下降,GA3、ZA含量增加。试剂组合及适当高温有利于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萌发整齐度;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和激素水平会积极响应不同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