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了羊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强、全身或局部肌肉呈现出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由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羊破伤风病是农村养羊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给养羊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8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02例,其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将本病的诊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绵羊破伤风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通常由伤口感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发本病。在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等封盖,创伤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病,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毒害了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外毒素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污泥及尘埃中生锈的铁钉,其他金属物表面也极易带菌。本菌的芽孢在土壤中可以存在20年。自然感染由于伤口污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而引起。但并非所有伤口均感染,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在托克逊县夏乡兽医站工作期间接诊了一例患有破伤风的病驴。通过消除病原,清理创口,中和毒素,解痉镇静,消炎和加强护理5d治疗后基本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牛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而侵害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7例,痊愈16例,治愈率达94%以上。现将其诊治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厌氧),能形成芽胞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尘土、粪便等)。牛多因去势、助产等外科手术时消毒处理不当,或遭受外伤(尤为狭小而深的钉伤、刺伤等)未能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感染了破伤风梭菌而致本病。2临床症状病初,患牛头部肌肉呈强直痉挛,采食、咀嚼和吞咽缓慢而不自然。随着病程发展,全身表现强直症状,口闭…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由皮肤撕裂或破裂处的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该病也可并发于烧伤、产后感染、新生犊羊脐带感染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可以广泛存在于环境土壤或者物品上的病菌。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羊被带有破伤风梭菌的尖锐物体划破皮肤而感染。羊群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有外伤发生,尤其是羔羊生产的过程,或其他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本文综述了羊破伤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家畜破伤风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原因是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引起,常见于创伤感染,去势消毒不严感染,个别病例见于内源性伤口感染。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加强护理,创伤处理,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才能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多年来笔者先后在金安、金山、大研3乡(镇)诊疗了37例破伤风病,经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痊愈23例,治愈率为62%。  相似文献   

8.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偶有发生,为掌握治病时机,提高治疗效果,本人总结我县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的一些临床经验,简介如下。1病因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菌可产生三种外毒素: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症状和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  相似文献   

9.
刘俊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29-129
猪破伤风是经由创伤传染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多发。本病与猪只阉割、外伤或脐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猪破伤风主要病因是在阉割时阉猪工具和操作者手的消毒不严,引起破伤风梭菌在阉割创口深部感染,在厌氧的环境下,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由于外毒素作用于猪的神经系统,使病猪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这种传染病死亡率是很高的。破伤风梭菌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自然环境下分布广,故不严格消毒的手术,深部创伤都易引起感染。猪破伤风的诊断不困难,主要掌握下列  相似文献   

11.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病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通常表现零星散发.  相似文献   

12.
<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土壤里。各种动物都易感,马属动物更易感,多经创伤感染,特别是创口狭小而深创,具备缺氧条件,破伤风梭菌能够生长发育,产生毒素引起发病。本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笔者成功治愈一例破伤风病马,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2015年9月4日一附近村屯刘某牵来一匹4岁使疫的病  相似文献   

13.
正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强直症,俗名锁口风。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和溶纤维素等三种外毒素。本菌繁殖体抵抗力弱,芽孢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100℃蒸气中能耐受60分钟。10%碘酊、10%漂白粉液中约需10分钟死亡,3%甲醛溶液需24小时才可将其杀死。破伤风梭菌对青霉素敏感本病主要经创伤感染,尤其创口小,创伤深,创内组织损坏严重,有出血,有异物,创伤内具备缺氧的条件,适合破伤风芽孢发育繁殖的伤口,如钉伤、挫伤、刺伤、脐带伤、阉割伤、鞍伤、笼头伤等。此外,还有部分(占40%左右)病例见不到外伤,或因潜伏期内创伤已痊愈,或经胃肠道粘膜损伤感染而致病。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发展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作者在临床上曾见过一例驴骡的破伤风病,经过消除病原,清理创口,中和毒素,解痉镇静,消炎和加强护理等一周时间的综合性治疗而痊愈.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镇口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文从破伤风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方面对该病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临床病例,总结出了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一些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深部创口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是马破伤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组织的缺氧环境下,通过生长繁殖而生成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急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生长与繁殖条件是厌氧环境。因此,感染马破伤风的特点是创口较深而且外小里大、表面容易封口机体组织损伤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是人和动物都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破伤风梭菌引起伤口感染,而且一般情况是伤口较深并且很脏,没有及时清洗伤口,破伤风梭菌乘虚而入,这种疾病没有季节性,一年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他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像泥土,大粪,甚至尘埃中也会存在本梭菌,它感染家畜后死亡率很高。对破伤风梭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像提前将这种病的疫苗给家畜注射,这样即使家畜受到外伤也不用担心本病的发生,也会给养殖业带来利益。另外,要及时清理家畜的伤口或是手术等留下的深伤口防止这种梭菌感染家畜。本文就家畜破伤风的治疗简单谈谈,希望能对畜牧业家畜治疗本病上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猪破风是因阉割或外伤创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引起。笔者二十年的临床实践,是在无破伤风抗毒素的情况下,采用紫皮蒜注射液配合其它药物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治患猪106头,痊愈94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文对羊破伤风病的病原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致病机理、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诊断和防治措施,能够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