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种鸡饲养管理一直是家禽育种关注的焦点,但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被忽视,而这些细节关系到鸡群的健康、发育和生产业绩。 1.条板:一般肉种鸡育成和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的饲养方式,“两高”就是漏缝条板棚架。条板上的粪便应该经常打扫,一般用铁锹铲,一是防止粪便中的细菌感染鸡群,粪便掉落后发酵减少鸡舍恶臭;二是防止少数鸡在条板上下蛋,以减少污染蛋。 2.吊顶:鸡舍一般长86~100米,一般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建议鸡舍内吊顶,用彩条布(塑料)即可。一是提高通风效率和效果,二是可以减少由屋顶瓦缝灰尘污染(减少对呼吸道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逆季鸡是指种鸡在开放鸡舍或有窗鸡舍育成,并在自然目照时间递减期间达到性成熟。一般是指20月份孵化的种鸡。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肉种鸡群容易晚产,孵化期离夏至越近,开产期越晚;有的晚产至29W才见蛋,产蛋高峰低,合格种蛋减少,给业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逆季肉种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逆季种鸡是在开放鸡舍或有窗鸡舍育成,并在自然日照时间递减期间达到性成熟。一般是指2~7月份孵化的种鸡。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肉种鸡群容易晚产,孵化期离夏至越近,开产期越晚;有的晚产至29周才见蛋,产蛋高峰低,合格种蛋减少,给业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逆季肉种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好坏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生产实际中应按照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为种鸡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按照逐渐增加料量的程序饲喂种鸡,正确管理好鸡舍环境,使鸡群获得均匀的生长发育,为种鸡群达到性成熟做好准备。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肉种鸡体重和体况的正确控制和监测,确保肉种鸡的生长发育对于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好坏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生产实际中应按照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为种鸡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按照逐渐增加料量的程序饲喂种鸡,正确管理好鸡舍环境,使鸡群获得均匀的生长发育,为种鸡群达到性成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在肉种鸡饲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优秀的遗传潜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必须要提供良好的鸡舍环境,特别关注种鸡全程体重控制及均匀度的管理。在肉种鸡育雏和育成阶段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体重是鸡只生长发育的基础,均匀度是种鸡鸡群发挥生产性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1导致鸡群均匀差异的因素肉鸡饲养管理过程中,日粮的分配是根据体  相似文献   

7.
在种鸡饲养生产过程中,如何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肉种鸡群是我们每个饲养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家往往只重视饲养管理和疫病的防治,而忽视了各个饲养阶段的生产措施和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导致种鸡群成活率低、整齐度差、过早或过晚开产、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和死淘率高等现象。那么,怎样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种鸡群呢?现将笔者从事肉种鸡饲养工作多年的体会作一浅析,供饲养工作者参考。 一、种鸡饲养生产的关键措施 1.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鸡场与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盆,进入场区或鸡舍…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饲养管理一直是家禽育种公司关注的焦点,随着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同行们都致力于在品种资源、品系更新、更新设施设备等方面大做文章,发掘遗传潜力,力求提高性能,殊不知饲养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被忽视,而这些细节关系到鸡群的健康、发育和生产业绩.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饲养管理一直是家禽育种公司关注的焦点,随着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同行们都致力于在品种资源、品系更新、更新设施设备等方面大做文章,发掘遗传潜力,力求提高性能,殊不知饲养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被忽视,而这些细节关系到鸡群的健康、发育和生产业绩。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饲养管理一直是家禽育种公司关注的焦点,随着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同行们都致力于在品种资源、品系更新、更新设施设备等方面大做文章,发掘遗传潜力,力求提高性能,殊不知饲养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被忽视,而这些细节关系到鸡群的健康、发育和生产业绩。  相似文献   

11.
逆季种鸡是在开放鸡舍或有窗鸡舍育成,并在自然日照时间递减期间达到性成熟。一般是指2~7月份孵化的种鸡。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肉种鸡群容易晚产,孵化期离夏至越近,开产期越晚;有的晚产至29周才见蛋,产蛋高峰低,合格种蛋减少,给业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逆季肉种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体重控制4周末体重要达标;对4周末体重不达标的种鸡,要及时分群,分群后通过5周左右的饲养使其在10周前达标;对10周后体重超重的鸡群不要试图拉回标准曲线,而应沿曲线平行增长;10周后应注意每周周增重要达标。2光照控制2.…  相似文献   

12.
逆季鸡是指种鸡在开放鸡舍或有窗鸡舍育成,并在自然日照时间递减期间达到性成熟,一般为在2~7月份孵化的种鸡。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肉种鸡群容易晚产,孵化期离夏至越近,开产期越晚;有的晚产至29周才见蛋,产蛋高峰低,合格种蛋减少,给业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逆季肉种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重控制 4周末体重要达标;对4周末体重不达标的种鸡,要及时分群,分群后通过5周左右的饲养使其在10周前达标;对10周后体重超  相似文献   

13.
饲养肉种鸡一般采用育雏育成期、产蛋期两阶段式网上平养、笼养或地面平养。正常情况下。转群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应激。因此,转群前后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合理组织安排这项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保证鸡群平稳、安全地过渡到种鸡舍。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空舍期是指自鸡群淘汰之日起,到下批进鸡前,一般准备期为8周。空舍期的中心工作是清洗和消毒鸡舍以清除鸡舍及设备上以及周围环境、全部家禽和人类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尽最大可能消除上批种鸡遗留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昆虫,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链,减少对下批种鸡健康、福利和生产性能的风险。空舍期的管理要  相似文献   

15.
在种鸡饲养过程中,如何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种鸡群是每个饲养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家往往只重视饲养管理、疾病的防治,而忽视了各个饲养阶段的生产措施和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导致种鸡群成活率低,整齐度差,过早或过晚开产,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死淘率高等。那么,怎样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种鸡群呢?现将笔者从事肉种鸡工作多年的体会作一浅析,供饲养工作者参考。一、种鸡饲养生产的关键措施1.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鸡场与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盆,进入场区或鸡舍要穿工作服和工作靴;…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空舍期是指自鸡群淘汰之日起,到下批进鸡前,一般准备期为8周。空舍期的中心工作是清洗和消毒鸡舍以清除鸡舍及设备上以及周围环境、全部家禽和人类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尽最大可能消除上批种鸡遗留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昆虫,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链,减少对下批种鸡健康、福利和生产性能的风险。空舍期的管理要点主要有制定程序、淘汰种鸡并进行鸡舍清理、鸡舍的冲洗与消毒、监督检查和育雏准备等。  相似文献   

17.
北半球温带气候条件下在每年的3~8月份孵化出的母鸡群,如果饲养在开放式鸡舍,一般会出现推迟开产并且开产后产蛋高峰不明显的现象。而9~2月份孵化出的母鸡群往往会提前开产。我们通常称饲养在开放式鸡舍中每年3~8月份孵化出的种鸡群为“逆季鸡群”,而9月份到来年2月份孵化出的种鸡群为“顺季鸡群”。  相似文献   

18.
在种鸡饲养生产过程中,如何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种鸡场是我们每个饲养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家往往只重视饲养管理、疫病的防治,而忽视了各个饲养阶段的生产措施和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导致种鸡群成活率低,整齐度差,过早或过晚开产,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死淘率高等现象。那么,怎样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种鸡群呢 ?现将笔者从事肉种鸡工作多年的体会作一浅析,供饲养工作者参考。   一.种鸡饲养生产的关键措施   1.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鸡场与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盆,进入场区或鸡舍…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通风控制鸡舍的环境,有助于保持鸡舍空气质量和鸡群获得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使肉种鸡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同时又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福利不受影响。鸡舍有两种基本的通风方式,即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和环境控制鸡舍动力通风。实际生产中现代肉种鸡过渡与最小通风应关注以下重点:1通风模式为了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控制鸡舍内部环境,环境控制或密闭鸡舍所采用的动力通  相似文献   

20.
某鸡场于 1 998年 8月 2 1日 ,从吉林外贸祖代场引进6 1 1 5套AA父母代种鸡 ,分养于两栋鸡舍。为了该群鸡高产稳产 ,在饲养新技术上不断探索完善 ,使用综合限饲程序 ,严密的卫生防疫 ,免疫制度 ,严格的饲养管理。使AA肉种鸡发展了内在潜能。该群鸡 2 4周末育成率达到了 95 .86 % ,正常开产 ,32周达到高峰期 ,全群平均产蛋率 80 %持续了 1 2周。高峰期产蛋率超过了饲养标准。1 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是养好肉种鸡第一关 ,是将来鸡群高产稳产的基础。除了注意雏鸡的成活发育、疾病的防治外 ,控制好鸡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