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6个处理:A、花蕾直径3~5mm时疏花序;B、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在果实横径0.5~1.0cm时疏果;C、A+B;D、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果实横径2~3cm时疏果;E、不疏蕾不疏花,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果实横径3~5cm时疏果;CK、不疏蕾和花、不疏果,只疏畸形果、病虫果,对沙田柚坐果率、产量和商品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处理B比D、CK显著提高坐果率,处理D、E显著提高商品果率以外,其它各处理间及各处理与CK间的坐果率、株产量与商品果率无显著差异。因此沙田柚的疏果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果实横径约0.5~1.0cm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1 疏花、疏果时期 在无霜冻的情况下。疏花一般在花蕾期开始,以疏边花和弱小花序为主。疏花时应留有一定余地,以免疏花后花量不足。在历年花蕾期至花期低温、霜冻频发区。不可搞以花定果。疏果在生理落果后开始,可分两次进行,最迟应在6月20日前完成。早疏果有利于叶面积和幼果增大,促进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3.
采集常山胡柚生理落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小青果(生理落果或人工疏除的果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果实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采用DPPH法和FRAP法检测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常山胡柚小青果中检测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新橙皮苷、柚皮苷、柚皮芸香苷、新圣草次苷、圣草次苷、六甲氧基黄酮、七甲氧基黄酮和桔皮素,共8种,前4种含量较高,后4种含量甚微。总黄酮含量是生理落果高于人工疏果,枳砧嫁接树高于实生树,小果和中果高于大果。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也是生理落果高于人工疏果;除六甲氧基黄酮以外的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是枳砧嫁接树高于实生树;新橙皮苷、柚皮苷、柚皮芸香苷、新圣草次苷、七甲氧基黄酮和桔皮素含量有随果实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小青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是生理落果高于人工疏果,嫁接树果实高于实生树果实,小果高于中果,中果高于大果。  相似文献   

4.
高洪勤 《浙江柑橘》2009,26(1):44-47
1柑橘 1.1保花保果 1.1.1合理调整梢果营养矛盾。多花树:在花蕾期疏去部分无叶花枝,并摘除部分叶片过多而春梢过长的送脑花;在盛花期和谢花后期进行两次摇花,摇去畸形花、花瓣和授粉受精不良的幼果;对幼果太多的桔树进行两次疏果,第一次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幼果大小分明时,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第二次在定果后,根据不同品种的叶果比要求进行疏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药剂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枣树化学疏花疏果药剂:萘乙酸40 mg·1~(-1)十磷酸二氢钾3 000 mg·1~(-1)和萘乙酸 50 mg·1~(-1)盛花末期进行疏花疏果可明显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减轻中、后期生理落果,平均果重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硫代硫酸钾(KTS)在梨疏花疏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噶二十世纪’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硫代硫酸钾(potassium thiosulphate solution,KTS)对梨疏花疏果效应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初花期(花朵开放率20%)和盛花期(花朵开放率80%)各喷施1次KTS,第2次生理落果期后,统计坐果率,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第2次生理落果期后,浓度为0.5%KTS的处理坐果率为15%,浓度为1.0%KTS的处理坐果率为0.2%,浓度为1.5%的KTS处理坐果率为0.25%,CK坐果率为30.25%。综合对果实品质影响,浓度为0.5%KTS处理疏花疏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冯甫 《河北果树》2009,(3):50-51
甜柿生理落果主要有2个时期,即前期落果和后期落果。前期生理落果有2次落果高峰,第1次发生在谢花后约3周,即5月下旬,此时落果最多;第2次发生在6月下旬。后期落果发生在8月中旬至采收前。  相似文献   

8.
提高桃好果率的正确疏果技术目前桃市场上倾向要求大果,所以一般桃疏果都较重,重疏既助长了生理落果,又易出现裂核现象,产量明显下降。为此,掌握正确的疏果技术极为重要。为减少贮藏养分的消耗需疏蕾,据测定,一个花蕾至开花所消耗的养分相当于一片成龄叶呼吸作用所...  相似文献   

9.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危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称为生理落果。果树的落果是经常发生的生理现象。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生理落果有两次,1次在落花后两周,果实迅速膨大初期发育成幼果时:第2次出现落果,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称为“六月落果”。有些果树在果实成熟前还有落果的现象,称为“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10.
正夏秋季节,广丰马家柚的物候期属于果实膨大期。体积生长量占到果实体积生长总量的80%左右,重量增长占到总重的90%左右。管理措施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当年产量和果实品质,应引起重视。1果实管理1.1疏果柚果在经历了第1次生理落果(5月中旬)和第2次生理落果(5月底~6月中旬)后,果实基本稳定地着生在柚树上。此时应综合考虑树龄、生长状  相似文献   

11.
冀南地区桃树疏花疏果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疏花疏果时期1.1疏花天气好、授粉充分可早疏,花开不整齐可晚疏;成年树可早疏,幼树晚疏。疏花以疏蕾为主,适宜期在花蕾开始露红、开花前4~5d起进行,此期只要用手指轻拨就可以去掉花蕾。1.2疏果一般从落花后2周到硬核期前进行,这时大小果明显,易于分辨。疏果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第1次生理落果之后,谢花后20d左右的5月上  相似文献   

12.
1984~1985年和1985~1986年,以金矮生苹果品种两批生长正常的盛果期大年树为试材,在开始落辦后10天混喷750ppm西维因+10ppm萘乙酸。结果表明:该处理具有极显著的化学疏果作用;开始疏果时间稍早于对照生理落果期,疏果高峰期与对照生理落果高峰期相吻合;显著地增大了大年单果重和大小年平均产量,使大小年的产量与单果重趋于稳定;增进了果实贮藏品质,使贮藏期的果实失重率趋于减少,苦痘病果率、轮纹病果率及损耗率极显著地降低。该处理对金矮生是一项值得提倡试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银杏为果、叶两用之优良树种,从植物学言,通称之果实实为种子。据笔者多年观察,银杏果实(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生理落果现象。1银杏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银杏果实(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两种生理落果,落果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和6月中旬。第一次生理落果带  相似文献   

14.
开花和生理落果与叶片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生理落果高峰,正处于蛋白质急剧分解过程。蛋白质降解愈多,落果愈多。花后的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占落花落果总数的76.29%,蛋白质降至花蕾到生理落果全程的最低点,是最大的高峰。第二、三次高峰落果数递减。开花和生理落果期间有16种氨基酸: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较高;其次是甘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最低。开花前脯氨酸最高,开花至二次高峰一直下季。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总趋势一致,波相相反。先是氨基酸积累、氨基酸下降,蛋白质积累、蛋白质下降出现严重的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5.
日本静冈县柑桔生理状况主要表现如下方面:只有一次落果,无二次落果;隔年结果,果实风味差;疏果无效;果实着色不良,浮皮多;枝条硬化,新梢发生少,细根少;叶少而薄。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废除夏肥后导致氮素不足所致。但柑桔氮、钾等养份夏季吸收量占全年的60—80%,因此施用夏肥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的落果是经常发生的生理现象.苹果树发生适当的落果,可以少消耗些营养物质,对于进行疏果后保留的果实生长发育是有利的;还有保持树势稳健,促进花芽分化,使结果质优的作用.但若落果过多,必将减产,降低生产效益.所以,栽培苹果树必须防止大量落果.  相似文献   

17.
桃树花量大,开花至幼果期消耗大量的树体营养,尤其是宝贵的贮藏营养,因此,如何减少开花期和幼果期的营养消耗,对增大果个、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传统上桃的疏花疏果实际上少有疏花者,多为生理落果后疏1次幼果,疏果时间太晚,营养浪费严重.笔者于2002~2004年在长放修剪的早露蟠桃上实施了从花蕾开始分次疏花疏果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15—2016年在广西桂林对3~4年生迟熟沙糖桔(华晚无籽沙糖桔)的落蕾落花落果情况及环割对生理落果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桂林,除病虫害引起的落蕾落花外,迟熟沙糖桔无落蕾落花现象;第一次生理落果出现在4月下旬初期至5月下旬末6月上旬初期,历时40d左右,落果占总果量的67.58%~70.86%;第二次生理落果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初期,历时49~58d,落果占总果量的21.78%~26.16%。生理落果结束后,着果率6.26%~7.36%。第一次生理落果末期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期约有10d重叠。在生理落果高峰期遇日最高气温超过31.0℃天气时会引起当日或次日异常落果。在两次生理落果前或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主干环割,能减少生理落果,提高着果率。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形成花芽相对容易,花量比较大,只要授粉受精良好,绝大部分都能坐果,几乎没有生理落果,所以必须认真进行疏花疏果.  相似文献   

20.
冯甫 《烟台果树》2009,(3):51-52
据观察.甜柿的生理落果主要有两个时期.即前期落果和后期落果。前期生理落果有两次落果高峰,第1次发生在谢花后约3周.即5月下旬.此时落果最多,第2次发生在6月下旬。甜柿后期落果发生在8月中旬至采收前。1生理落果的原因1.1授粉受精不良未授粉或胚珠不发育的无核果及授粉不完全果.是早期生理落果最主要的原因。多数甜柿品种虽具有单性结实能力.但结实率较低.如次郎、阳丰、兴津等品种.即使是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授粉也可提高坐果率。若无授粉树或配置比例过小,则易落花落果:同时.甜柿为虫媒花,如花期低温阴雨,影响访花昆虫的活动.亦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