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霉灵防治番茄灰霉病试验王通岭,韩振亚(江苏省新沂农药厂221400)(徐州郊区植保站)多霉灵由多菌灵与万霉灵复配而成,万霉灵(已霉威)是江苏省新沂农药厂与沈阳化工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低毒与苯并咪唑有负交差抗性的新型杀菌剂。为明确多霉灵对...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菌株的离体、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之间 ,二甲酰亚胺类的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之间表现交互抗性 ;苯并咪唑类和 N -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表现有负交互抗性趋势。离体测定中 ,对不同类型菌株以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 (EC50 200mg/ L) ,咯菌腈以及甾醇抑制剂戊唑醇、氟硅唑和丙环唑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玉米细菌性枯萎菌血清学及其检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3~1984年,选择了4个使用多菌灵年限不同的地区分离所得的绿霉菌进行试验,并测定了各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离体试验结果表明,罗岗、太和两地单独使用多菌灵分别为10年及4年以上,病菌就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东莞、从化两地分别用药3年及1年,病菌仍然表现敏感。果实刻伤人工接种试验证明,用药3年以上的抗性菌株,对甲基托布津、苯来特、涕必灵等三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交互抗性。初步观察,抑霉唑、So—1和抑霉唑与甲基托布津混配对抗性及敏感性病菌仍有显著的效果。但抑霉唑与百菌清、涕必灵、多菌灵混配,则降低抑霉唑的效果,不及单独使用抑霉唑效果好。目前在用药3年以上的地区,可选择抑霉唑作为苯并咪唑类的主要替换药剂。  相似文献   

4.
在蔬菜上使用Diethofencarbo能有效地防治灰葡萄孢霉的苯并咪唑类抗性种君(BR),但对敏感种无实质性杀菌活性。将Diethofencarbo与速克灵、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混配则可控制该灰霉病菌的抗性和敏感性种群。本文对这种混配剂的开发过程、理化性质、生物特性和毒性机理等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单孢分离法对四川汉源和山东烟台等地采集的樱桃果实进行了采后灰霉病的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采用区分剂量法分别测定了菌株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的敏感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抗药性菌株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54株樱桃采后灰霉病菌均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甲基硫菌灵的总抗性频率高达79.6%,其中甲基硫菌灵抗性-乙霉威敏感(BEN R1)菌株频率为25.9%;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双重抗性菌株(BEN R2)频率为53.7%;检测到腐霉利抗性菌株(DCF R) 9株,频率为16.7%。甲基硫菌灵抗性菌株在β-tubulin基因上的突变共有2种类型:BEN R1抗性菌株中,第198位密码子发生点突变(GAG→GCG),编码氨基酸由Glu (E)突变成缬氨酸Ala (A);在BEN R2抗性菌株中,第198位密码子发生点突变(GAG→GTG),编码氨基酸由Glu (E)突变成缬氨酸Val (V)。DCF R菌株在BcOS1的第365位密码子由ATC突变成AAC或AGC,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Ile (I)突变成天冬酰胺Asn (...  相似文献   

6.
掘氏疫霉抗土菌灵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是引起黄瓜疫病的主要病原菌。采用紫外线诱导获得了20株掘氏疫霉抗土菌灵的突变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掘氏疫霉对土菌灵 的抗性突变频率高于对甲霜灵的抗性突变频率,但其抗性水平低于抗甲霜灵突变体,在1.3~4.3倍 之间;掘氏疫霉对土菌灵的抗性在继代培养和常温保存过程中稳定,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与亲本敏感 菌株相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此外,掘氏疫霉抗土菌灵突变体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
番茄叶霉病菌异菌脲抗药性突变体的诱导与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敏感-乙霉威抗性(BenS-DieR)、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乙霉威敏感(BenR-DieS)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乙霉威抗性(BenR-DieR)3种类型的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菌株对不同类型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蕃茄叶霉病菌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与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及乙霉威的敏感性无关。根据药剂对3类菌株EC50值的平均值, 16种杀菌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腐霉利>乙烯菌核利>异菌脲>戊唑醇>百菌清>嘧霉胺>醚菌酯>代森锰锌>8-羟基喹啉铜>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灭锈胺>烯酰吗啉>烟酰胺>三唑酮;抑制孢子萌发的活性依次为醚菌酯>腐霉利>百菌清>乙烯菌核利>灭锈胺>8-羟基喹啉铜>异菌脲>代森锰锌>嘧菌酯>烟酰胺>嘧霉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酰吗啉。通过紫外诱变共获得17株抗异菌脲突变体,突变频率为4.5×10-7。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 17.65%、70.59%和11.75%。这些突变体对腐霉利和乙烯菌核利表现交互抗性,对苯并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DMIs)、QoIs等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亲本菌株在生长、产孢、致病能力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但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亲本。  相似文献   

8.
赣南脐橙绿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抗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来自赣南7个县的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种群对该地区常用杀菌剂抑霉唑、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百可得的抗性频率、抗性水平和对抑霉唑的抗性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病菌对抑霉唑和咪鲜胺存在基本一致的抗性;2011和2012年病菌种群对抑霉唑和咪鲜胺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2%和90%,平均抗性倍数为51.5倍,抗性分子机制均属于IMZ-R3,即CYP51B基因启动子区发生199 bp插入的突变;病菌种群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2%和91%;病菌种群对百可得均表现敏感。本研究为采后柑橘病害防治药剂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柑桔采后化学杀菌剂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采后化学杀菌开始大规模应用是在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因药性与抗性问题化学杀菌剂的种类不断更新,大致可分为联苯与SOPP,苯并咪唑类和抑唑3个时代。目前,世界各柑桔生产国广泛应用的是苯并咪唑,仲丁胺,抑霉唑,双胍盐等化学杀菌剂,其控制柑桔采后腐烂,减少损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多霉灵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好多霉灵是由万霉灵与多菌灵复配的新型高效杀菌剂。1993年我们用江苏新沂农药厂提供的多霉灵在徐州市郊区后桃村日光温室进行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试验,小区面积21平方米,3次重复。设亩用50%多霉灵100克、65%硫菌霉威150克、5...  相似文献   

11.
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诱导及抗性菌株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紫外线诱导及药剂驯化两种方法对番茄叶霉病菌的目标菌株进行多菌灵抗性诱导,分别经7、9代诱导后获得抗性突变体。突变体菌株的EC50均大于500μg/mL,达高抗水平。突变体菌株与自然抗性菌株无药继代培养10代后,抗性程度没有明显变化。与亲本菌株比较,突变体菌株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产毒量有所下降。室内交互抗性测定表明:多菌灵与苯菌灵、菌核净及克霉灵之间具有正交互抗性,与瑞毒霉、扑海因及速克灵无交互抗性。乙霉威对多菌灵的高抗菌株表现负交互抗性或无交互抗性,但对敏感菌株不表现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及相关杀菌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开发使用,是内吸杀菌剂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其中包括1968年开发的苯菌灵和1973年开发利用的多菌灵。1971年开发的托布津类杀菌剂,虽化学结构不含有苯并咪唑环,但它们在代谢过程中经过环化后,与苯菌灵和多菌灵有相同的作用机理,所以这类化合物是与苯并咪唑类  相似文献   

13.
致病疫霉抗药性、交配型和适合度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离体条件下,我国马铃薯和番茄上62株致病疫霉中对甲霜灵和恶霜灵抗性菌株占11.29%,平均抗性水平15022倍和24733倍,未发现抗霜脲氰菌株和抗烯酰吗啉菌株。在活体条件下,比利时马铃薯上66株致病疫霉中对甲霜灵和恶霜灵抗性菌株占27.3%,河北省围场、崇礼马铃薯上217株中对甲霜灵和恶霜灵抗性菌株分别占29.0%和32.7%,河北省徐水番茄上88株中仅发现1株抗甲霜灵和恶霜灵。比利时马铃薯上的66株中4株为A2交配型,占6.1%,1株交配型为A1A2,抗甲霜灵。围场、崇礼马铃薯上的73株中6株为A2交配型,占8.2%,6株A2交配型中3株抗甲霜灵和恶霜灵。徐水番茄上的4 4株中3株A2交配型占6.8%。致病疫霉对甲霜灵和恶霜灵具有交互抗性,而2药与霜脲氰或烯酰吗啉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由于抗性菌株的产孢能力明显较高,田间抗甲霜灵和恶霜灵菌株明显比中间型菌株和敏感菌株的适合度高。  相似文献   

14.
新型杀菌剂万霉灵司乃国,刘君丽,沈忠佑,梁华中,王通岭(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110021)(江苏省新沂农药厂)万霉灵(乙霉威),化学名为3,4.二乙氧苯基甲酸异丙酯,是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与江苏省新沂农药厂联合开发的新型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蔬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北京12个郊区县采集番茄病标样150份,分离纯化得到109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单孢菌株,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其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和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杀菌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产生抗性菌株的频率分别为96.3%、80.7% 和58.7%;所测菌株对3类杀菌剂的抗性类型有BenRDicSNPCS、BenSDicSNPCR、BenRDicRNPCS和BenRDicRNPCR 4种,所占比例分别是19.3%、3.7%、21.1%和56.0%,表明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三类杀菌剂的抗药性严重,在生产中需慎用,应选择一些替代的新型杀菌剂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6.
速克灵抗性灰霉病菌菌株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结果表明,灰霉菌对二甲酰亚胺类与苯并咪唑类药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与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之间也不存在交互抗药性。杀菌剂福美双、克菌丹、百菌清对二甲酰亚胺类抗性菌抑菌效果较好。高抗二甲酰亚胺类药剂的某些菌株产孢能力大于敏感菌株。抗性菌单孢分离后代仍保留抗性。大棚草莓连续9次喷撒速克灵,每次间隔10—14天,未发现速克灵抗性菌株的产生。盆栽草莓试验表明,无药条件下,抗性菌株的致病力明显低于敏感菌;正常用药条件下,速克灵对抗性菌株的防治效果明显低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乙霉威的抗药性状况,2013年从河南省不同保护地中采集番茄灰霉病病果或病叶,经单孢分离共获得番茄灰霉病菌菌株139株。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其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结果显示:番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产生抗性菌株的频率分别为81. 29%、80.58%和93.53%; 所测菌株对3类杀菌剂的抗性类型有BenRDicSNPCS、BenRDicRNPCS、BenRDicSNPCR、BenSDicRNPCR、BenSDicSNPCR和BenRDicRNPCR 6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 88%、3.60%、3.60%、5.04%、13.67%和71. 22%。表明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产生抗药性,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18.
田间抗性监测发现了大麦云纹斑病菌新型的抗性菌株,这类菌株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Phenylcarbamate(乙霉威)及三唑类(三唑醇)表现多重抗性,先前发现的多菌灵抗药性菌株均是在β-维管蛋白基因的198位点出现等位基因的突变,而新发现的菌株则仅在200位点(TTC)由苯并氨酸转变成赖氨酸(TAC)而导致对3种药剂的抗性。温室试验证明,这类菌株的致病性和野生敏感菌的致病性几乎一致,说明大麦云纹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发展与致病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从浙江省5地采集了112株西 (甜) 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ppsis citrulli,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 (以下简称Ben) 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 (SDHIs) 杀菌剂啶酰菌胺 (简称Bos) 的抗性。结果显示:112株西 (甜) 瓜蔓枯病菌对Ben和Bos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100%和28.6%,其中对甲基硫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 (BenHR) 的菌株达100%,对啶酰菌胺产生低水平抗性 (BosLR) 和高水平抗性 (BosHR) 的菌株分别为18.8%和9.8%。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表明:BenHR菌株中β-tubulin的第198位氨基酸由Glu (E) 突变成了Ala (A);BosHR菌株中Sdh B的第277位氨基酸由His (H) 突变成了Tyr (Y),但BosLR的抗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西 (甜) 瓜蔓枯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已十分严重,尽管大多数菌株对啶酰菌胺仍表现敏感,但在一些地区已存在高水平抗性菌株,应在加强抗药性监测的同时,注意SDHIs类杀菌剂的科学使用。  相似文献   

20.
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遗传及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的产生和遗传,以及疫霉菌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容易对霜脲氰产生抗药性突变,但抗性在连续3代单游动孢子分离过程中逐渐丧失。大雄疫霉对霜脲氰不易产生抗性突变,恶疫霉、大雄疫霉和苎麻疫霉对甲霜灵和霜脲氰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