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优质饲草型小黑麦新小黑麦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小黑麦2号是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饲草型冬性小黑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150~170 cm,乳熟期单产鲜草3 000~3 200 kg/667 m2,其饲草粗蛋白含量11.5%.  相似文献   

2.
饲草小黑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饲草小黑麦播期、播量裂区试验 ,初步探明北京地区饲草小黑麦高产、高效的合理群体结构 :在9月25日10月15日播期范围内,饲草小黑麦播种越早饲草产量越高;北京地区适宜播量为 300万450万 /hm2 基本苗,以375万 /hm2 基本苗为最佳,早播宜减少播量,晚播必须增加播量 ,但播量的增产效应显著低于播期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3.
饲草小黑麦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草小黑麦是新型饲料作物,适合南、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在冬春枯草季节生产优质饲草.但由于其饲草产品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不足,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饲草小黑麦的饲料饲草用途和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其迅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专用饲料小黑麦中饲 82 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利用冬性八倍体小黑麦H4372与六倍体小黑麦WHO90杂交 ,结合应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经过 1 3代系选培育而成 ,其染色体数 2n =42。在2 0 0 0~2 0 0 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 ,该品种连续 3年青饲产量和干饲草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于 2 0 0 2年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 特征特性中饲 82 8为冬性中晚熟品种 ,株高 1 .5~ 1 .8m ,茎叶生长繁茂 ,分蘖多 ,叶量大 ,茎秆粗壮 ,较抗倒伏 ;穗呈纺锤形 ,白壳、红粒、芒长中等 ,每穗小穗数2 0~ 30个 ,每穗结实 40~ 45粒 ,千粒重 35~ 3…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利用新的饲草资源,建设皖北优质饲料作物基地,服务当地畜牧业需求,在安徽阜阳进行小黑麦中饲237和中新830栽培青刈试验.结果表明,所引的两种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品种均能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能够刈割1~2次,配合适量追肥,刈割后不影响再生草的草产量和籽粒产量,这两个品种的小黑麦均可作为饲用优良麦类品种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促进饲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饲草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饲草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的饲料饲草用途、产量与品质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其迅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小黑麦生物产量高,适应能力强,且抗病、抗寒、耐盐碱,整个生长期内很少发生虫害,不需要喷洒农药,能实现绿色优质的饲料生产,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草作物。在我国北方冬闲盐碱耕地种植饲用小黑麦,能很好地解决粮作、经作、饲作争地问题。以6个小黑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生育期、抗倒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比较,可知冀饲2号和小黑麦3241生育期适宜冬闲种植,在饲草产量、品质和抗倒性方面表现好,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冬闲盐碱耕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神农饲草 1 号是以国审高产小黑麦品种中饲 237 为母本、优质黑小麦品系品黑 28 作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冬性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种,其生物产量高,植株繁茂、茎秆粗壮,性状稳定,粮饲兼用,2022 年 11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晋认杂粮 202224,适宜在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及邻近省份气候类似的秋播小黑麦种植地区种植。详细介绍了神农饲草 1 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措施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小黑麦花药培养技术体系,本研究在项目组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低温(4℃)预处理时间(15 d, 20 d, 25 d, 30 d, 35 d, 40 d)和高温(32℃)培养时间(0 d, 1 d, 2 d, 3 d)对小黑麦花药培养的影响,以及小黑麦不同基因型(石大1号小黑麦品种,甘农1号小黑麦品种,小黑麦品系P4, TZ3, TZ10, TZ12, TZ23, TZ25, TZ26)的花药培养效果。结果显示:小黑麦幼穗低温4℃预处理25 d时,花药的出愈率最高达17.27%。花药高温32℃培养2 d时,石大1号出愈率最高(56%),而P4不进行预处理时最高;小黑麦基因型间花药出愈率及绿苗分化率有显著差异,TZ26、TZ25和P4的出愈率及绿苗分化率显著高于其余材料,石大1号的出愈率较高,但绿苗分化率低。本研究结果为小黑麦单倍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在山西省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小黑麦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小黑麦饲草品质指标中糖类和蛋白类指标变异较大,但是总的可消化养分以及能量品质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饲料价值(RFV)与粗蛋白含量、瘤胃降解蛋白含量、醇溶糖含量、总可消化养分、产奶净能、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和相对饲料质量(RFQ)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FV主要通过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计算而来,在单一指标中最能反映饲草品质。综合考虑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晋饲草1号(播种量150kg/hm2,复合肥750kg/hm2、尿素150kg/hm2)最适宜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饲草型为主冬春性兼顾是新疆小黑麦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疆选育与发展饲草型小黑麦不仅适应"生态置换工程"发展畜牧业的需要,而且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生态效益良好.只有兼顾冬性及春性小黑麦品种的育种与推广,才能与新疆复杂的生态条件及耕作制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饲草型小黑麦中饲2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来源 中饲237(原代号NTH23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利用核不育系,通过轮回选择育成的六倍体冬性饲草型小黑麦品种.1998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中饲237.  相似文献   

13.
张荣庆  陈慧  王瑞清 《种子》2016,(10):61-64
利用200 mmol/L NaC1溶液对来源于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的47个春性六倍体小黑麦进行处理,以期获得耐盐性较好的小黑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47个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在200 mmol/L NaC1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黑麦萌发性状有着极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将47份材料根据其盐害指数分为五级,其中1级5份,2级7份,3级11份,4级14份,5级10份.H 11-2的盐害指数最低,耐盐性最好;HJ 10-40的盐害指数最高,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14.
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质粮饲兼用作物--小黑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艳 《种子》2004,23(1):74-76
小黑麦具有籽粒、鲜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寒、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适于粮饲兼用或饲草专用,较皇竹草、黑麦更适宜我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助于越冬粮食作物饲用作物增效、增值,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畜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黑麦/小麦杂种不育性(以下简称DR不育性)利用研究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合作进行的。经研究得知:DR不育性雄不育高于雌不育,以DR不育株为母本、小麦为父本自然回交制种,可以生产大量杂种F_0种子,通过2~3次自然回交和辐射产生许多有益  相似文献   

16.
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明确其株高形成基本规律,以两种类型共6个六倍体小黑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各节间长、株高构成指数、株高形成动态及其对外源赤霉素反应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兼用型小黑麦,其差异主要由于上部节间长度导致,各节间长中L1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L2次之。两种类型小黑麦的株高构成指数间无显著差异。株高形成的动态表明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形成最快时期较兼用型晚10天左右。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较兼用型小黑麦敏感,且以抽穗期较拔节期更敏感。可见两种类型六倍体小黑麦在株高形成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这对饲草型小黑麦的栽培技术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沿海滩涂的土壤资源,引进3个春性小黑麦品种东饲小黑麦1号、北联7号、新小黑麦5号在连云港种植。以当地冬小麦品种烟农王和烟农19为对照,评价了小黑麦的越冬性能与主要产量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越冬率与当地冬小麦相似,未存在显著差异。在考察的主要农艺性状中,除有效分蘖数小黑麦与冬小麦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性状值小黑麦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冬小麦,在连云港可以种植春性小黑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用小黑麦麦芽代替大麦麦芽酿造小黑麦啤酒的可能性,以小黑麦6个品种(系)为材料,研究小黑麦酿造啤酒的主要理化指标、水敏感性以及两种焙燥工艺下麦芽质量。结果表明,小黑麦品种东农95-6654、北联7号的理化指标符合二棱大麦优级标准;焙燥工艺为45℃6h→55℃5h→65℃3h→76℃3h时小黑麦麦芽的α-氨基氮含量、麦芽糖化力、麦芽浸出率等指标与啤酒生产上用大麦芽相似。  相似文献   

19.
孙元枢  王崇义 《作物学报》1992,18(2):145-149
用小黑麦显性核雄性不育系与具有不同性状的小黑麦杂交和回交,建成群体进行轮回选择。经两轮轮选,发现利用轮选改进小黑麦籽粒饱满度(小黑麦育种中限制因素)比用常规系选快一倍。虽然在八倍体核不育系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群体中,随着世代的增加不育株在群体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但也有少数后代仍保持1F:1S 的分离比例。说明利用  相似文献   

20.
钾肥对小黑麦拔节期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钾肥处理条件下小黑麦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粗纤维、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探讨钾肥对拔节期小黑麦生长特性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小黑麦钾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小黑麦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达到最高值,同时也获得最高株高;施用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黑麦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P<0.05),施钾量为0.157g/m2和0.304g/m2时各种营养物质达到最高值;钾肥施用能够显著降低粗灰分含量(P<0.05),当施钾量为0.157g/m2时灰分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