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桑蓟马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桑蓟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00倍、1000倍和500倍均极显著优于40%乐果乳油1000倍,对桑蓟马成虫的防效好于若虫,且见效快。该药对家蚕的毒性较低,是适合于防治桑蓟马的安全性较高的新农药,初期使用浓度2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桑蓟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控制时间较长;750倍、1500倍、3000倍3个不同浓度的处理液对桑蓟马防效都极显著优于40%乐果1000倍稀释液。不同浓度之间的防效是:750倍~1500倍稀释液之间防效无差异,1500倍稀释之后,随着浓度继续降低,防效下降增快,至3000倍稀释液时防效差异达到极显著。该药对家蚕的毒性较低,是适合于防治桑蓟马的安全性较高的新农药。初期使用浓度以1500~2000倍稀释液为宜。  相似文献   

3.
60%敌畏·马乳油对幼龄桑尺蠖有良好防治效果,500倍、1000倍、2000倍3个不同稀释浓度的防效都优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差异都达到极显著。对桑螟防治效果不显著,平均防效在50%左右,也差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对桑蓟马防治效果也不理想,3个不同浓度防效都没有超过50%,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处理区相比,表现出一定优势,但7天之后,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养蚕间隔期较短时可以作桑园害虫防治药剂,推荐使用浓度是1000倍。但是,在桑螟和桑蓟马大发生季节,60%敌畏·马乳油不宜作为防治主要药剂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3龄起蚕的LC_(50)分别为11.3863 mg/L、4202.4884 mg/L和45.8659 mg/L。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2500倍(200 mg/L)、5000倍(100 mg/L)和7500倍(67 mg/L)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17 d、15 d和13 d,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0倍(533 mg/L)、3000倍(267 mg/L)和6000倍(133 mg/L)的残毒期分别为17 d、13 d和9 d,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常规浓度下对家蚕较安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桑蓟马的田间防效优于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蚜酮复配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桑象虫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为探明药剂对桑象虫成虫的杀虫效果,用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稀释药液、50%甲胺磷乳油1 000倍稀释药液、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5 000倍稀释药液分别进行喷雾触杀、添食胃毒和大田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稀释药液防治效果最佳,对桑象虫成虫的喷雾触杀和添食胃毒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了10%烯啶虫胺水剂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桑蓟马成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见效快;10%烯啶虫胺水剂750倍液、1 500倍液喷药后1 d的校正防效均在99%以上,极显著高于对照农药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2种浓度对家蚕3龄起蚕连续添毒1个龄期的无中毒症状间隔时间为8 d。用于防治桑蓟马时,使用初期推荐浓度以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为宜,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掌握在10 d以上。  相似文献   

7.
两种增效复配农药对桑螟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控制桑螟对桑园的危害,筛选出2个专门用于防治桑螟的复配药剂配方。在残毒期为5 d的短残毒期配方中,80%敌敌畏、50%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1∶1∶2 000;残毒期为11 d长残毒期配方中40%的灭多威、50%的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1∶1∶2 000。这2种复配农药的实验室及室外桑园小区防治试验的校正防治效果可达94.4%~96.7%,50 hm2桑园中试的校正防治效果达94.3%~96.1%。2种复配农药对红腹灯蛾、桑毛虫、桑尺蠖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辛硫磷、丙溴磷、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氢菊酯、杀虫双、除虫脲、噻嗪酮、阿维.哒螨灵、吡虫.三唑磷等9种药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氢菊酯EC 600倍液,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最高,校正死亡率达98.67%;40%辛硫磷EC 250和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液、37%噻嗪酮SC 250倍液、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此外,40%辛硫磷EC 1 000和1 500倍液、40%丙溴磷EC 2 000和2 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800倍液、25%杀虫双AS 100和150倍液、25%除虫脲2 500倍液、8%阿维.哒螨灵EC 1 50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的触杀效果均高于80%。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防治井上蛀果斑螟,可使用40%辛硫磷EC 5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600~800倍液、37% 噻嗪酮SC 25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00~150倍液对该虫的卵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吡蚜酮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高效新颖杀虫剂,害虫口针一旦接触药剂,就产生阻塞效应,立即停止取食,最终饥饿死亡。近年来,江苏省大面积推广使用吡蚜酮防治麦田灰飞虱、蚜虫和稻田稻飞虱。2009年江苏省植保站在如皋蚕桑站试验25%吡蚜酮悬浮剂3000倍药后7天对桑蓟马的防效达90%。为确保吡蚜酮对家蚕安全,  相似文献   

10.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效和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种杀虫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效及在春季紫花苜蓿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吡蚜酮在剂量分别为25.0g.a.i/hm~2和187.5g.a.i./hm~2时,药后1~7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分别为68.13%~88.72%和87.50%~94.76%,对苜蓿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21%~98.33%和78.51%~93.45%,在紫花苜蓿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36d和2.25d,按推荐使用量施药,药后7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10mg/kg。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螨剂防治红花酢浆草岩螨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答龙 《草原与草坪》2007,(5):60-61,64
几种杀螨剂及其混剂对红花酢浆草岩螨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单剂20%三氯杀螨醇800~1 000倍防治效果为96%以上;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防治效果较差。20%螨死净2 000~4 000倍与15%哒螨灵1 500~3 500倍、1%阿维虫清5 000~7 000倍分别混用对红花酢浆草岩螨防治效果为96%以上,但对卵或若螨防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3,40(2):53-54
问:桑园出现许多两头尖(纺锤形)的淡黄色小虫,被危害桑叶呈褐色小点状,严重的地方,整片桑树枝条中上部叶片呈锈褐色,不知是什么虫害?应如何防治?答:据您提供的害虫形态特征及桑园受害症状,判断为桑蓟马。发现虫害后,应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桑蓟马发生快,代数多,因此,要及早防治。如果是在养蚕期间发生桑蓟马,应选择残毒期短的农药防治,如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喷药3天后,方可采叶试喂几条蚕两餐,观察如没有农药中毒症状,便可大批…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对柳城县凤山镇市面上使用于桑园害虫防治的几种农药进行了防治效果及残效期的测试。结果表明:40%桑宝(灭多威)乳油1 500倍、40%乐桑(毒死蜱)乳油1 500倍、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效较好,防效依次为94.31%、92.84%、92.23%;73%桑宁(炔螨特)乳油3 000倍、40%乐果乳油1 000倍对桑蓟马和朱砂叶螨等刺吸性害虫的防效特效,防效依次为95.46%、91.33%;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730 g/L桑宁(炔螨特)乳油、40%桑宝(灭多威)乳油、40%乐桑(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残毒期依次为:5 d、5 d、10 d、12 d、15 d。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桑园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等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开展对蚕桑生产安全性及对桑园褐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对桑树不产生药害,桑树全年均能正常生长;试验药剂的残效期在正常条件下7d后采叶喂蚕,家蚕均能正常发育和上蔟结茧。对桑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及瓜果飘香百菌清600倍液单独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对桑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68%、病情指数5.7)。  相似文献   

16.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部分桑园害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国祥  孙永军 《蚕业科学》2011,37(3):538-543
为了探讨从传统中草药苦参中提取的苦参碱用于桑树害虫防治的可行性,用2%苦参碱稀释药液对部分桑园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并检测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苦参碱对桑尺蠖、桑毛虫、棉大造桥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有较强的毒力,其LC50分别为23.55、28.73、28.52、30.71、25.61 mg/L,以1 500倍稀释药液对上述5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为92.18%~96.78%,并且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24 h虫口退减率为89.81%~96.00%;对桑园微型害虫桑蓟马和朱砂叶螨也有较强的毒力和防治效果,1 500倍稀释药液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5.52%、98.07%,田间防治24 h虫口退减率分别为90.61%、92.55%;对桑螟、野桑蚕的毒力较低,LC50分别为364.47和351.01 mg/L,1 500倍稀释药液对2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仅有3.13%和3.83%,田间防治24 h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8.06%、8.70%。用2%苦参碱的2 000倍、1 500倍、1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4、8、32 h,安全间隔期后采摘桑叶喂蚕,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量性状无不良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苦参碱对桑园害虫防治具有选择性药效,如果桑园害虫的优势种群为桑尺蠖、棉大造桥虫、桑毛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桑蓟马、朱砂叶螨,可以考虑采用苦参碱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24%帕力特(虫螨晴)悬浮剂等农药,对越冬代桑尺蠖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24%帕力特悬浮剂1667倍液防效为98.69%,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92.12%,40%丙溴.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效为91.69%,90%桑宝灭多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效为87.4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效为83.15%,33%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61.10%。春季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宜用40%毒死蜱乳油、40%丙溴.辛硫磷乳油或24%帕力特悬浮剂,不宜使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浓度8%残杀威WP对桑象虫防效试验后认为:该药剂对桑象虫的防治效果好于40%毒死蜱EC和40%辛硫磷EC,药后3d防效8%残杀威750倍最优,防效为98.6%,依次为8%残杀威1000倍防效为77.3%、8%残杀威1500倍防效75.7%,40%毒死蜱1000倍防效68.2%,40%辛硫磷1000倍防效62.7%。基于桑象虫具有爬行迅速、一遇动静即落地假死的习性,建议桑园夏伐后白拳喷药防治桑象虫使用浓度750~850倍。  相似文献   

19.
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的危害,2014年进行桑园冬耕、整枝、清洁田园、喷洒石硫合剂、地膜覆盖等越冬防治;2015年春季用20%爱可悬浮剂(SC)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1 000倍液、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WP 500倍液等进行不同组合的农药防治试验,至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结果表明,春季桑芽萌发后间隔7~10 d交替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等杀菌剂3~4次,即可控制桑椹菌核病,防效均在91.00%以上,其中20%爱可SC 2 0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好,校正防效在98.50%以上;进行越冬防治也可减少桑椹菌核病初侵染源,但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正> 试验以40%乐果乳剂8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8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加40%乐果乳剂800倍混合液为对照,40%氧化乐果乳剂分别配成1000倍、1200倍、1500倍、2000倍、2500倍3000倍6种浓度,于6月初桑蓟马第二代若虫发生高峰期喷药试验,每处理4株桑树,喷药前与喷药后第2天调查虫日密度,计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