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进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机械化,攻克水稻机插秧技术瓶颈,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按照农业部行业计划“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具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机械化农艺规范研究与制定”课题的要求,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指导下,2010年,泰和县开展了晚稻机械化生产及模拟机插行距种植试验.探索不同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和水稻最佳机插行距,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江西省泰和县进行水稻机插秧技术与手工插秧对比试验。对不同农艺的经济效益和不同育秧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技术措施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单季杂交晚稻机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浙江省水稻机插秧主要应用在常规早稻上:开展单季杂交晚稻机插秧研究与示范对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省农机局组织瑞安、乐清、路桥、武义、诸暨、衢江、江山、海盐、长兴等县市区开展了单季杂交晚稻机插示范、机插与手插对比试验、以及机插相关因素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山区磐安县的适应性,有效推广单季杂交晚稻机械化插秧,开展了机械插秧与手插的产量、成本对比试验和不同播种量的产量对比试验,以选出优势种植技术和机插的最佳播种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稻密苗育秧及配套机插技术在常州市金坛区大面积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以"南粳5055"水稻为试验对象,开展常规机插秧技术与密苗播种机插技术对比试验,分析两种机插水稻在相同肥料运筹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密苗机插水稻的茎蘖数、穗数、每穗粒数均低于常规机插...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汝城县农机部门为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组建了技术指导小组,强化了包村联户服务,建成了6个省级水稻育插秧示范基地,实行"七统一"的技术要求。目前全县插秧机拥有量达到282台,全年实现机插面积7667hm(211.5万亩),使山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对比测产,机插秧每亩产量达600kg,减少成本150元/亩,每亩平均增收达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为一步提升泰和县水稻生产能力和科学种植水平,泰和县农机部门把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作为今年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通过精心组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狠抓落实。今年该县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新增插秧机90台,全县插秧机拥有量达340多台,水稻机插面积不完全统计有20多万亩,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一是精心组织。为确保水稻机插育插秧技术顺利推广,年初制订了机插推广工作方案,有目标有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完善,水稻机插面积迅速扩大。机械插秧替代人工插秧,较好地解决了种粮大户因劳动力不足而延误季节的问题。为进一步节省水稻机插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庆元县2008年在该县竹口镇的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稻机插秧硬地育秧试验示范,利用室内水泥场地代替传统的田间育秧,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标准壮秧。从生产实践看,水稻机插硬地育秧技术符合水稻生产向省力简化、节本增效发展的要求,适合工厂化大规模大面积育秧。  相似文献   

9.
对机插水稻生育特点及管理对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九五”以来,江苏省在解决了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问题后,便着力于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探讨与实践。通过多年的试验完善,已基本形成了适于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机械化栽插的技术体系,并在大面积试验示范中取得成功突破。长期以来,江苏省基于常规栽培方式,逐步形成并大面积推广了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然而由于机插水稻育秧、栽植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和机插水稻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这就要求在正确认识机插水稻生育特点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以实现机插水稻的高产稳产。一、机插秧试验示范概况按照引进“装备技术、创新育…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插秧增产的三大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比水稻传统人工种植和抛秧亩增稻谷40kg左右,忻城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示范推广对比试验表明,早稻机插比人工抛秧亩增稻谷42kg,晚稻机插比人工插秧亩增稻谷38kg.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安徽省芜湖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7万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已集中在秧苗育栽环节。为解决这个难题,芜湖县农机局在安徽省农机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从规格化育秧、插秧机选型、机插、机抛、直播、手插等多方面开展了水稻育栽的试验、示范、对比分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县的机械化育栽模式,即规格化育秧 机械化插秧。机械插秧靠软盘育秧技术或双膜育秧技术所培育出带土毯状中小苗进行机械栽插。  相似文献   

12.
天长市作为农业部、安徽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县市之一,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11年底,全市已拥有插秧机2568台,全市完成机插面积达到39万hm2。为研究不同行距对机插杂交中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2011年天长市农机推广站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插秧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是农机与农艺的相融合,包括育秧、机插、机插秧大田管理等技术。笔者就当前高性能机械插秧的特点、技术要求和几年来本地区试验示范推广成功、简易而且适用于机插的一系列配套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汝城县被定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省级示范推广项目县,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全县新增插秧机45台、水稻播种流水线5套,成立了机插服务队7个,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机插技术人员200余人次,现场演示会25次,确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基地5个,共完成机插秧面积3347hm2。对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机插秧比人工抛秧每亩一季增产20~65kg,平均增产47kg,每亩平均增收118元。在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从行政推动、部门联动、政策拉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服务主动等六个方面着手,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盐城市的水稻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已经进入了第6个年头,2005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年内插秧机增加了862台,超过了前5年增长的总量。水稻插秧机数量之所以不断增加,得益于该市创新水稻机插秧经营机制.把水稻机插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做大做强,促进了水稻插秧技术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机械插秧在赣中南双季晚稻生产上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在插秧机上加装侧深施肥器械,具有一次性同步完成插秧和施肥的功能。为掌握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文章探讨了在种植当地主栽品种、正常机插规格情况下的适宜用肥量和施用法,并于2018年在泰和县开展了双季晚稻机插侧深施施肥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水平条件下,化肥全部采用机械侧深施比常规施肥方法每亩增产21.55kg,增效80元,增幅分别为4.2%和10.3%。  相似文献   

17.
杂交籼稻软盘育秧机插秧技术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生长特性与粳稻有所不同,如果水稻机插秧技术只能应用于粳稻品种,就限制了机插秧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扬州市杂交稻种植面积为3.33万hm2,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6。从全国来看,杂交籼稻种植面积更大,约占水稻面积的60%。2010年起实施的《杂交籼稻机插配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NJ2010-24)针对杂交稻机插特点,围绕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不同落谷量、机插密度、空穴处理及肥料运筹等试验研究,通过观测测定、试验分析和产量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山区磐安县的适应性,有效推广单季杂交晚稻机械化插秧,开展了机械插秧与手插的产量、成本对比试验和不同播种量的产量对比试验,以选出优势种植技术和机插的最佳播种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插秧机配套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2008年福安市溪潭镇首次引进1台步行式插秧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我们根据机插育秧教材,结合以往大田育秧经验进行机插育秧试验,早晚两季机插示范300多亩获得成功,今年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现将本镇机插育秧示范过程中在关键环节采取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芜湖县是安徽省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较早的县,在成功开展了常规稻机插秧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了机插早稻试验。2006年芜湖县选择本县早稻主栽品种嘉兴8号、浙辐001和S9042开展机插试验,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直播稻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平均单产6997.8kg/hm^2,较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240~300kg/hm^2,较直播稻增产450~6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