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5,33(2):32-32
1 注重消毒防病,在养蚕前做好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要求蚕室扫得清,蚕具洗得净,药剂配得准,药液配得匀,蚕具消得全。养蚕中注重防病,及时淘汰末蚁蚕,弱小蚕、迟眠蚕,去除的病蚕要投入消毒盂。小蚕期定期进行地面、蚕座消毒,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大蚕期要良桑饱食,及时添食氯霉素、灭蚕蝇等药物。防病工作具体做到:蚁蚕和各龄起蚕撒好一次防僵粉,发现病毒病的每天使用一次新鲜石灰粉,从3龄起蚕隔日添食500ppm的氯霉素防止细菌病,添食灭蚕蝇防止蝇蛆病。  相似文献   

2.
夏德梅 《广西蚕业》2007,44(1):13-13
1僵病防治对策1.1彻底消毒,减少病原要使蚕农充分认识到消毒防病的重要性,克服无病不防的麻痹思想,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的始终。1.1.1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要进行打扫、清洗、彻底消毒。消毒过的蚕具要严格保管,不能造成二次污染。1.1.2蚕期中要使用防僵药剂进行蚕  相似文献   

3.
“蚕座净”是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研制的新的蚕体消毒复合增效剂。含有多种选择性较强的消毒灭菌成份,对家蚕各种僵病的分生孢子、病原细菌、微粒子孢子、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浓核病毒等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同时具有对蚕儿安全低毒、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少的优点。我们将该药作农村养蚕蚕体蚕座消毒效果中试,以常用的漂白粉防僵粉消毒剂作对比,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及方法: (一)供试药物:新蚕药“蚕座净”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提供,对照药物“漂白粉防僵粉”由蚕户自行配制,另设新鲜石灰粉对照。  相似文献   

4.
缙云县由于海拨较高,森林覆盖面广,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僵病发生。近年来,广大蚕农认为使用防僵粉,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对人影响较大,蚕病净、402等药品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我们从2000年起,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了熏烟剂———“熏消净”进行防治,效果很好,深受蚕农欢迎。“熏消净”的使用,一是在养蚕前的二次消毒时,先用漂白粉、消特灵等水剂消一遍,第二次再用“熏消净”进行熏烟消毒;二是在蚕期中用于防僵熏烟消毒。使用“熏消净”后,僵病损失明显减少,如:2002年晚秋,较多农户发生僵病,但由于及时用“熏消净”进…  相似文献   

5.
养蚕消毒防病药剂的选用黄伍龙(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消毒防病是贯穿于养蚕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养蚕消毒防病主要是通过使用各种化学药剂达到防病治病。为此,蚕业科技人员先后筛选出漂白粉、福尔马林、石灰、氯霉素等消毒...  相似文献   

6.
前言近三年来我省蚕区僵病猛增,局部地区已严重成灾,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当前防僵消毒药剂以防病1号(敌蚕病)、402、漂白粉防僵粉为主,防病1号是广谱高效的蚕体蚕座消毒剂,由于成本高,大蚕期蚕农用药量不足,影响消毒效果,漂白粉需现配现用,易于失效;402是强挥发性药剂,小蚕浸网复盖,大蚕体喷消毒,往往因药效失散以  相似文献   

7.
真菌病(僵病)是蚕业生产常见的病害之一.近20多年来,广大农村养蚕防病一直推广使用"防病1号"、"蚕座净"等蚕体蚕座常规消毒药剂,对减轻蚕病损失、提高蚕茧产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防病1号"、"蚕座净"是以甲醛为主要消毒成分的蚕药,对人的眼睛、鼻咽具有强烈的刺激,消毒人员会产生流泪、咳嗽、流鼻涕、咽喉肿痛等症状,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开展中草药蚕体蚕座消毒剂的研究试验,对于应用绿色环保蚕药,提高蚕病防治效果,保护蚕业生产和人们居住生活环境,保护蚕农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02年以来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和2004年春期南浔区2户蚕农试用试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经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2004]38号文件批复同意,我们于中秋期组织了南浔、吴兴区和德清县开展了临床中试试验,共计有34户农民参加.经过3县区蚕桑站和有关乡镇蚕桑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中试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8.
严相顺 《四川蚕业》2002,30(4):34-35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 ,诱发蚕病 ,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 ,能够做到常规的消毒防病处理。然而蚕期季季消、蚕病期期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在生产实践中 ,蚕农用药步入误区者甚多。1 蚕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 1 重视养蚕期中的防病治病用药 ,忽视养蚕期前后的药物消毒多数蚕农忽视环境消毒 ,忽视蚕病的潜伏期 ,不重视预防。特别是春蚕期 ,不少蚕农心存侥幸心理 ,以为经过了冬天会把病菌冻死了 ,养蚕前不进行药消 ,而使用药物进行回山消毒的近似于零。养蚕…  相似文献   

9.
<正> “三秋”蚕不好养。天气热,病原多,蚕容易生病。我饲养的“三秋”蚕产量比较稳,有人问我有什么经验,我认为要养好“三秋”蚕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养蚕要注意消毒我每次在养蚕之前都对蚕室以及一切蚕具进行彻底消毒,一件蚕具不遗漏,在小蚕到家前一星期消毒完毕。还要注意蚕期中的消毒防病,一旦发现蚕病,要把病死蚕集中处理掉,大小蚕分开饲养,并用药防病。蚕体蚕座消毒用药,一般从小蚕到家(3龄)以后,每天早上用大蚕用防病一号或防僵粉一次;晚上用一次新鲜石灰粉;氯霉素在3龄用一次,4龄用二次,5龄用三次;灭蚕蝇在4龄用一次,5龄用二到三次。在前期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白僵病对广大蚕农的蚕作安全、蚕茧稳产高产威胁很大,尤其是中晚秋蚕为害更严重。虽然在生产上用于防僵的药物较多,有漂白粉防僵粉、毒消散防僵粉、防病一号、402体喷、网浸等。但各有弊端。漂白粉吸湿性强,有效氯容易挥发,配成的防僵粉使用效果往往不很理想;毒消散防僵粉目前药厂已不生产,并且使用成本也较高;防病一号是目前生产上防僵的当家品种,但在高温季节使用或用量偏大,会引起蚕儿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县蚕桑生产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但农民对养蚕消毒防病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蚕病危害严重,致使单张产茧量低,经济效益差,广大蚕农说:“如今茧好卖,蚕难养”,这充分反映出广大蚕农的消毒防病知识贫乏。这种局面不扭转,将会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发展速度。为了实现1988年全县养蚕4万张,单产22.5公斤,总产突破90万公斤的目标,必须大力推广以专业化消毒防病为中心的养蚕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严相顺 《中国蚕业》2002,23(1):44-45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诱发蚕病,因此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但在蚕药的正确使用方面还存在不少误区,因而蚕期季季消、蚕病期期有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覃冲霄 《广西蚕业》1994,31(2):50-51
蚕药是养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正确使用与否是养蚕消毒防病好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蚕药多家经营,不少假、冒、伪、劣蚕药也乘机而入,各吹各的号,鱼目混珠、真假难分,蚕农叫苦不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环江县农业部门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与产品质量较好的药厂和经营单位订货,1992年试行蚕药销售与蚕种销售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控制了伪、劣蚕药的坑农现象,取得较好的消毒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姣萍 《蚕学通讯》2003,23(2):57-58
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但面临五花八门的蚕药品种、杂乱无章的销售渠道、伪劣蚕药坑农害农事件的不断发生,很多蚕农对如何选药、用药仍感到束手无策.为了切实保护蚕农的合法权益,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促进蚕桑产业协调、健康、稳步发展,面对市场现状,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于2002年初就积极果断地出台了相应措施.在主产区姜家片、威坪片、梓桐片、汾口片和9个蚕桑重点乡镇设立了"蚕药放心店",蚕农购药、选药、用药终于有了好去处,为我县广大蚕农用上安全、优质放心蚕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蚕农自我保护意识,做好蚕药市场的管理与整顿工作,仍需我们一起作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 据安康地区蚕研所陈正余来稿,为了方便我省蚕农使用“灭蚕蝇”,安康地区蚕药厂引用《江苏省蚕药标准》,从今年秋季开始试产“灭蚕蝇”,并对产品进行了养蚕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该产品对家蚕多化性蝇蛆具有显著的杀灭和防治效果,对家蚕的生理发育无不良影响,符  相似文献   

16.
无病才能夺高产,而消毒防病是控制蚕病发生的关键措施.近几年,由于茧丝绸行情滑坡,养蚕比较效益下降,蚕农防病消毒意识放松,养蚕环境中病原污染严重,造成大面积发病,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因此,增强蚕农防病消毒意识,积极采取防病措施,确保蚕茧稳定高产已经成为当前蚕桑生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僵病是生产中危害较重的蚕病之一,夏秋蚕期 发病尤其严重,有时甚至造成绝产。甲醛类消毒剂 一直是防僵的重点药物,但一般用于蚕前2%甲醛 石灰浆消毒、甲醛薰烟、甲醛草木灰防僵粉蚕座消毒 等方面。在山东蚕区,大棚养蚕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防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使用2%甲醛溶液进行蚕 座体喷消毒效果如何呢?近几年的生产中,有些县 市的蚕农已经使用此法防僵,但对防治效果有一定 争论,为此作者2004年中秋蚕期作了如下试验进行 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技兴蚕的关键是提高广大蚕农养蚕无病高产技术能力,正确引导蚕农重视消毒防病工作,消除“用药量少轻防重治”的现状,将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三消”工作上.充分发挥现代宣传工具作用,更新陈旧观念,运用循序渐进法向蚕农灌输科学养蚕消毒彻底“贵在药足”的道理,走依靠科学技术振兴蚕业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新型标准活动简易蚕棚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兵 《中国蚕业》2006,27(1):37-38
近年来,阳城县养蚕生产为顺应市场变化和蚕农要求,加大力度推广标准化、省力化养蚕新技术, 特别是针对目前本县蚕农户均养蚕规模扩大,农村蚕室紧张,人蚕共居、不利消毒防病和不方便条桑育、地蚕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实施的实际,县蚕桑服务中心组织科技人员研究攻关,最近成功制造出  相似文献   

20.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蚕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与质量,甚至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我市虽然是蚕桑的零星产区,但各种蚕病都有发生,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危害严重,如2001年中秋,我市的重点蚕区棠溪乡就有50%以上养蚕户的蚕发生蚕病,造成蚕茧减产15%,有些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蚕病的流行与蚕农的消毒防病,天气环境,蚕品种等因素有关,但蚕药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蚕农反映现在的蚕药质量差,有的根本就无效,蚕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