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渤涛 《农村电工》2006,14(4):11-11
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幸福村,一提到农电工邓万均,没有不称赞的:“干起工作像铁人,抓起管理是能手。”他巳连续13年被凉水井供电所评为“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2.
姚永刚 《农村电工》2006,14(10):19-19
陈平川,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供电所电工班班长,连年被新乡供电公司、卫辉市电业局评为“优秀农电工”,人们很难将这个朴实、直爽的农村汉子与“发明家”、“维修高手”、“服务精英”联系在一起。他把工作以来的体会,编成了4句“农电三字经”。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23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基础[1998]2118号文下发了《关于河南省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价方案的批复》,河南省获得项目投资72亿元;1998年9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以(豫政[1998]41号)文件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供用电工作的通知》,改革现行的农电管理体制,由省电力局委托市(地)电业局对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行业代管,对农村电工实行统管,全面拉开了河南省“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帷幕.1999年1月22日,国家经贸委召开“两改—同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洪华向全国介绍了河南省农电“两改—同价”工作的经验;之后,国家电力公司发出通知,向全国推广了河南省农电体制改革的经验,1999年3月18~2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电力公司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会议,张洪华副省长再次向全国介绍了河南省“两改—同价”工作的经验,代表们还分组参观了许昌县、温县、偃师市农网改造示范村.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七里店供电所,有这样一位名叫王军平的农村电工,他有个绰号叫“傻子电工”。1999年农网改造工程开始,施工任务重,工期短,王军平自己带领了一班施工队,整日披星戴月地奋战在施工第一线。用妻子的话说:“家对他来说只是个旅馆。”在施工过程中,王军平深知这是锻炼自己的难得机会,于是脏活、累活他抢着干,险重之担他争着挑,很快便掌握了农网改造工程中的专业技能,各项工作都能独当一面。特别在每次施工结束后,他总是忙着收拾剩余材料和工具,最后一个人爬上了汽车后箱上,难怪有人说:“他越来越像傻子了。”为了工作,王军平可没少把家里的…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太康县张村电工张云生自1983年担任电工以来,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刻苦钻研电工技术,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他管理的村1986年就被省、市、县评为“农电体改标准化村”、“文明用电村”,他本人 1990年被授予河南省农电系统“优秀农村电工”称号,并被当地群众誉为:“为农民无私奉献的好电工”。1 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自从他当选电工后,就时刻感到:要当好电工管好电,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技术、会管理。因此,他除了参加县局…  相似文献   

6.
宋金钟  陈向红 《农村电工》2006,14(11):19-19
提起孙红太,在河南省扶沟县乃至周口市可谓家喻户晓。2005年,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的感人事迹多次被县,市电视台,广播电台专题报道。2005年12月,他被河南省电力公司授予“供电营业十佳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卢一清,济源市电业局济水电管站的站长,是全局有名的“模范专业户”,1998年又被评为河南省电力系统先进生产者。然而初听他的事迹,却觉得很平常,因为他的确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什么吒咤风云的壮举,干的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不过当你真正走近他之后...  相似文献   

8.
电力“三为””在博爱河南省博爱县电业局1培养硬作风,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开展电力“三为”达标活动,任务艰巨,工作要求高,必须有一支作风硬、听指挥、能吃苦、技能高的电业职工队伍和农村电工队伍。为了适应“三为”服务的高要求,我们规定:在管理上,严格按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把台区管理人员从烦琐收费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优质服务,河南省淮阳县电业局组织人员自主开发“预购电能量”管理软件,并在新站供电所启动“预购电能量”试点工程,改变了原始的收费理念:变月底收费为全月收费;变台区电工座收电费为计算机直接打票收费;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们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自己生活在健康、良好的“心理气候”中,则心情舒畅、积极向上;反之,若置身于坏天气、甚至恶劣的“心理气候”里,往往会情绪异常。“心理气候”的优劣,对汽车司机来说,更是不容忽视,值得引起驾驶员自身及有关管理人员的重视。注意心理健康人要有正常的心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下乡了解冬机翻情况,一位手扶拖拉机手对我说:他的机车专门从事农业运输,效益不错。可是近日机车扶手架不知什么原因,行驶时总会上下不停地摆动,向自己“点头”,行走速度越快,“点头”的次数越多,简直没有办法操作。请了两位修理师傅检修,依然如故,要我帮他“参谋参谋”。  相似文献   

12.
今年41岁的王延胜,是山东省垦利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农电工。别人都说他“另类”:放着年收入十几万元的生意不干.偏偏当一名农电工,真是莫名其妙。其实他心里有一笔感情账.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农电工拉了我一把。我永远不会忘记,1985年中专毕业以后.我放弃了国家分配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务农经商的道路.是农电下帮我安装设备,脱贫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专业户。”  相似文献   

13.
“没有闻所长,就没有全市农机监理系统今天的辉煌!”在谈到河南省商丘市农机监理所所长闻学舜时,该市农机监理系统不少老职工都会有这样的感慨。1943年出生的闻学舜,1968年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机科研、制造、推广和管理工作。1989年起,担任河南省商丘市农机监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1992年晋升高级工程师(6级),现任中国农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商丘市农机学会副理事长。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闻学舜同志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汝南县韩庄乡供电所农电职工肖卫星只要下乡总是带着电饭锅,问他为啥?他答道:“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不给老乡添麻烦。”  相似文献   

15.
"抠哥"请客     
2003年9月19日中午,县直供电所电工一班的几名电工审核完当月电费,回到班里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包瓜子、一盘苹果、两串香蕉,边拿、边吃、边问:“今天谁请客?”“抠哥。”“不可能!”“真的是抠哥!”“那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抠哥”不姓抠,也不叫抠,大名叫王转运,电工一班的副班长,是县直供电所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平时有点抠门,很少参与吃请,从不破费,就连去年年底被评为“全县十佳农电工”,又披彩、又挂花,大家一再撺掇让他表示表示,他硬是没答应;今年2月,他被选为电工一班副班长,还是没有请。因此,伙计们都戏谑地称他为“抠哥”…  相似文献   

16.
在浑源县境内,提起“大有本事”来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都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但如果说有谁能叫出他的真名来,恐怕还真没有几人。那么,现在我就带大家走近他,来认识一下这位让大家“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的名人吧。盛夏的一个清晨,我踏着晨露,怀着几许好奇的心情,缓缓地推开一家农户的大门。一进门,只见一位50岁左右的老师傅正一手托腮帮,一手执笔坐在一张摆满了标尺、模型、图纸等的桌子旁琢磨着什么。我径直走过去,问:“您好,请问‘大有本事’这位师傅是……”。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傅笑哈哈地说:“我就是,我就是。…  相似文献   

17.
甘永会 《农村电工》2006,14(2):22-22
杨昌松日复一日地奔波在绵长的乡间小道上,早出晚归,风雨无阻,默默无闻地为辖区内2万多削户奉献。在湖北省松滋市南海供电所工作5年来,杨昌松所管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用电纠纷和欠费现象,线损显著下降,600多万元的电费全部按时足额回收。他被用户誉为“身边的贴心人”,多次被该公司评为“双文明建设积极分子”、“十佳优质服务先进个人”,2003年12月被评选为“湖北省电力公司优质服务标兵”。  相似文献   

18.
学晟 《农村电工》2005,13(7):8-8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用电管理秩序得到了规范。但由于存在部分村里长期无人领头管事,给供电管理带来了难度,农民用电也成为难题。尽管供电部门千方百计帮助村民解决用电问题,并自掏腰包鼎力相助,但终究孤掌难鸣,杯水车薪。管电头痛,用电困难。面对这样的难题,村里群众抱怨,供电部门更是无奈。本刊刊登山东省临朐县供电公司学晟同志撰写的《村里没有“当家人”电力维管谁做“东”》一文,就讲述了其中一个典型。村里没有“当家人”,用电管电“两头难”,电力维管谁做“东”?这一问题的存在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应当尽快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办法,使用电村没有“当家人”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9.
牛兴于2003年4月23日到河南省通许县供电局任局长。在就职会议上,他提出了“一要吃饭,二要发展,三要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并承诺只要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就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使全局彻底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李思府 《农村电工》2006,14(2):21-21
河南省沁阳市常平供电所所长杨斌,是一位年轻有为、工作负责、尽心尽力的好干部;又是一位精明能干、充满朝气、永不言苦的好职工;更是一位办事利索、热心为民的“贴心电管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