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GIS技术,基于100 m×100 m栅格尺度,充分考虑地形要素对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计算了重庆市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空间分布.并借助生理气候分级标准,从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定量评价了重庆市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结果表明:(1)重庆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由东北和东南的中、高山地区向中西部丘陵、平坝地区递增;(2)重庆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但从全年来看,大部分地区气候舒适.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美景度较高,针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次之,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较差;视觉景观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距道路500 m内,视觉景观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总体较好,很好级和较好级视觉景观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3.
何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10-4512,4526
选取新疆南北疆的几个城市吐鲁番、阿克苏、库尔勒、伊犁、阿勒泰,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0-2009年气象资料,分析其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特征,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分析和评价新疆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和南北疆城市旅游气候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新疆适宜旅游的季节在夏半年,旅游适宜期较长,且表现为适宜期连续;新疆南北疆旅游气候适宜性有差别,适宜旅游期和最佳旅游期总体为南疆长,北疆短;和内地一些主要城市相比较表现出相同和不同的特点。新疆旅游气候适宜性的评价为新疆南北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以及新疆旅游的促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水稻单产在年际间波动较大,造成单产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气候波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计算出吉林省20个县(市)水稻分蘖期温度、降水、日照3个因素的适宜度,根据试验结果将吉林省水稻适宜种植生态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从而为开发和利用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的气候资源、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甘肃省境内的12个城市,根据1980~2012年甘肃省的气象资料,研究了甘肃省的气温、降水、风速、湿度和日照时数,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分析了甘肃省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结果表明:1年中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的地区是临洮、天水、兰州等地,比较适宜在甘肃境内旅游的月份是4~6和8~9月,并划分出了甘肃省的旅游旺季、旅游淡季和旅游平季。  相似文献   

6.
7.
应用西双版纳州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对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县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的月份为1—12月;勐海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的月份为3—11月.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0—2014年气象站点数据(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对黔江区以及重庆主城区各项气象要素15年间的年际、年内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的定量计算,综合评价了黔江区、重庆主城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黔江区多年来年均气温变化波动较大,总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全年日照时数较少,相对湿度大,风速较小,一年中共有6个月为气候舒适月,包括春季(4、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重庆主城区的气候舒适月分别为春季(3、4、5月)、秋季(9、10、11月)。相较于重庆主城区而言,黔江区在夏季旅游气候更清凉舒适,具备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该文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1958—2016年气候统计资料,对辽宁省本溪县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地区4—10月为旅游气候较舒适或舒适期,5—6月和8—9月是旅游最佳时段,11至次年3月不适宜户外旅游。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赣州市章贡区宜农、宜林、不宜地为评价目标,系统阐述了GIS在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和作用.结果表明,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宜林地、宜林一等地、宜林二等地和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23.6%、12.86%、16.69%、34.85%、2.92%和0....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云南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普洱茶树的起源地云南作为研究区,综合考虑普洱茶树的自然立地条件与大规模种植的便利条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而划分适宜性等级、分析统计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普洱茶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能定量、直观地获取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与空间信息,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云南省内,共有面积约为640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68%的土地比较适宜大规模种植栽培型普洱茶树,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化种植潜力;3)自然立地条件是决定普洱茶品质及其价值的至关重要因素,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13.
选取田东县1954—2010年的气温、风、相对湿度、特殊天气等4个因子,对其气候特征及人体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田东县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全年综合舒适指数总体平均为次舒适以上,气候舒适度高,舒适期长,为适宜旅游观光之地。本研究可以为旅游部门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参考性建议,以进一步推进田东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存环境的适宜度,基于动物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对刺参的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研究。选取温度、盐度、溶解氧、底质环境类型和底质砂砾含量作为影响刺参适应性的环境因子,根据经验赋值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绘制了大长山海域刺参各影响因子的适宜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曲线图,并利用几何平均法综合估算HSI值。结果表明:2013—2014年7个航次调查的HSI平均值分别为0.66、0.59、0.67、0.46、0.66、0.65、0.65,冬季的适宜度(HSI=0.46)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春季(HSI=0.66)及秋季(HSI=0.67,HSI=0.65)的适宜度相对较高;同一航次中(以2014年11月为例),7个站位的HSI值分别为0.66、0.67、0.65、0.62、0.63、0.62、0.67,其中DCS01、DCS02和DCS07站位的适宜度较高。研究表明,春季及秋季在DCS01、DCS02和DCS07站位进行刺参苗种底播,刺参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冬全生育期间的气象要素和生长发育观测,结合天冬生长习性和本地气候特征,分析制约东兴区天冬优质高产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和气象灾害,建立东兴区天冬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东兴区及周边县(区)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GIS技术开展东兴区天冬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将东兴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为东兴区天冬推广种植、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陕西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耕地的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连接的陕西省定边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数学方法,从土壤管理、土壤养分、土壤性质、立地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10项指标,对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的主要指标。【结果】陕西省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玉米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3 185.64,121 634.76,57 681.57和10 801.20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1.86%,49.99%,23.71%和4.44%;通过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可知,坡度、地貌类型、灌溉能力、土壤质地、有机质和碱解氮为影响该地区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的重要指标。【结论】陕西省定边县耕地总体上比较适宜种植玉米,次适宜耕地可以通过改造提高种植玉米的适宜性,不适宜的耕地可以从事其他作物的种植或用作他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期,全球增暖趋势明显,受此影响,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气候也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选取了其中东部1961~2006年的5个代表站点气温、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趋势,为敏感的交界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御以及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近50年交界带中东部气温呈不显著上升趋势(0.09 ℃/10年),其中长葛的气候倾向率为0.18 ℃/10年,是年平均气温倾向率的2倍。夏季气温呈负趋势,秋季正处于较暖时期,冬季气候从冷干型逐渐转向暖湿型。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5.9 mm/10年,趋势系数为0.16,降水量增加的趋势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的格局。夏、冬季降水表现为正趋势,而春、秋季降水呈负趋势。  相似文献   

18.
樊超  沈萍  白庆梅  刘名  陈卓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15-6818
[目的]分析2011年8月15日西安市长安区一次暴雨天气中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固定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着重分析2011年8月15日西安市长安区一次暴雨天气的降水前和降水期间的风廓线资料,研究降水前和降水期间多普勒雷达图、风廓线资料的变化特征。[结果]对流天气来临前,风的脉动变化较大,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2 000 m左右高度出现正的垂直风速切变,降水前最大探测高度明显升高;长安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可获得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风廓线资料,其探测到的水平风场资料可清晰地监测大风天气的发生和变化过程。长安区地处秦岭北麓,地形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需要考虑的条件,雷暴大风分布与阶梯地形相一致。[结论]该研究为长安的强对流天气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