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医院门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眩晕宁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两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57/6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40/6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它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基本痊愈率与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26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每天口服炙甘草汤加味,对照组每天口服胺碘酮,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42例中,治愈53例,好转68例,无效31例;对照组120例中,治愈33例,好转49例,无效38例。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241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93,P<0.01)。结论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服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药物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期末、舒张期末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在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B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片每次5mg,每天3次,连用4周;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疗效、心绞痛、心电图变化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疗效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0.4%,优于对照组的6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总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气虚水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奥司明口服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和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膝关节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气虚水滞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室性早搏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32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同时服用胺碘酮片,每次0.2g,每日3次,半个月后减至每日1次;对照组单服胺碘酮片,每次0.2g,每日3次,半个月后减至每日1次。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症状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为87.5%(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监测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次、头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疗程6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水平均较前有所下降(P<0.05),一氧化氮水平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辨证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治疗有效,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76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每日早、中、晚分服),并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3.68%(28/38),与对照组(52.63%,20/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脑康(PENTAL)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丹参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口服心脑康200mg,每天3次。疗程为20~30d。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缺损积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Ⅷ因子相关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抗原及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则明显升高,且患者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值、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只是在神经缺损积分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其它指标则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心脑康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脚痹十味流气饮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3例寒湿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美洛昔康片、别嘌醇片口服,观察组22例采用脚痹十味流气饮加味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3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关节肿痛指数、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脚痹十味流气饮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醒脾升陷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口服醒脾升陷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BS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 quality of life scale,IBS-QOL)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54%(P<0.05);治疗组可以降低临床症状积分、IBS-BSS积分,升高IBS-QOL积分(P<0.05),且治疗组改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以降低血清5-HT、VIP、SP水平(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脾升陷汤加味治疗IBS-D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25):治疗组予盐酸倍他啶氯化钠注射液250mL(含倍他司汀20mg)联合复方丹参16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7d。对照组予维脑路通40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7d。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作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标准按痊愈、好转、无效划分,治疗组分别为25、4、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分别为9、13、3例,总有效率为88.0%(P<0.01)。结论,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效果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维脑路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联合异维A酸及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结节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结节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口服曲尼司特和异维A酸并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对照组39例口服异维A酸,并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连续12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8.668,P〈0.01);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明显减少,试验组治疗后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尼司特联合异维A酸及过氧苯甲酰治疗结节性痤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操应用于脑出血术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脑出血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吞咽训练护理、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日3餐前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操训练。按照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训练后4、6周,干预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操可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2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米托蒽醌按12mg/m静脉滴注,每3个月1次,连用2a。对照组采用硫唑嘌呤5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2a。应用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复发率和年平均发作次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EDSS评分、年平均发作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a后,治疗组的EDSS评分及年平均发作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0.0%(3/15),明显低于对照组为66.7%(10/15)(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而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少见。结论米托蒽醌可降低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疾病残疾进展及减少复发,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莒县中医医院脑病科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左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治疗后两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LPCA、RPCA、LVA、R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1).两组分别给予依替膦酸钠和阿法D3治疗,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经颅多普勒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和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29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颈椎矢状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除C4推体密度无明显变化外,余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但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和经颅多普勒对该病的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苏打联合维生素B2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小苏打(0.5g/片)联合维生素B2(5 mg/片)各2片/d一起磨成粉末涂抹于溃疡局部,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护理口腔,均每天2次,分别在早晚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记录中途暂停放疗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6.0±1.3)、(12.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20.057,P〈0.01)。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1、4例因合并口腔细菌或真菌感染而中途暂停放疗。结论小苏打联合维生素B2护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减轻口腔溃疡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确诊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糖尿病健康教育以及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