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合湖南省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品种,对5个紫云英品种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紫2号生育期短于湘肥2号、湘肥3号和余江大叶,与早花品种信阳紫云英相近;湘紫2号盛花期与信阳紫云英相近,明显早于其他3个品种;其盛花期鲜草产量1 589.5 kg/667m2,比信阳紫云英高39.9%;且其鲜草中氮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综合看,湘紫2号的盛花期较早、鲜草产量适中、养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适应性广,适宜在湖南双季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同纬度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适合湖南省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品种,对5个紫云英品种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紫2号生育期短于湘肥2号、湘肥3号和余江大叶,与早花品种信阳紫云英相近;湘紫2号盛花期与信阳紫云英相近,明显早于其他3个品种;其盛花期鲜草产量1 589.5 kg/667m^2,比信阳紫云英高39.9%;且其鲜草中氮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综合看,湘紫2号的盛花期较早、鲜草产量适中、养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适应性广,适宜在湖南双季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同纬度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合湖南省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品种,对5个紫云英品种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紫2号生育期短于湘肥2号、湘肥3号和余江大叶,与早花品种信阳紫云英相近;湘紫2号盛花期与信阳紫云英相近,明显早于其他3个品种;其盛花期鲜草产量23 842.5 kg/hm2,比信阳紫云英高39.9%;且其鲜草中氮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综合看,湘紫2号的盛花期较早、鲜草产量适中、养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适应性广,适宜在湖南双季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同纬度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沿江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品种。[方法]2016年于安徽桐城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7个紫云英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鲜草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南昌种、湘肥1号、弋江籽,其中南昌种的鲜草量最高,达31 657.65 kg/hm~2,比湘肥1号增产0.51%,比弋江籽增产8.23%;信阳种、弋江籽、湘肥1号鲜草中氮磷钾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固氮、吸收富集磷钾能力最强的是弋江籽和湘肥1号,氮、磷、钾总积累量分别达193.50、186.45 kg/hm~2。[结论]从产青量、干物质量、养分富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弋江籽和湘肥1号适宜于安徽沿江双季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同纬度双季稻区的种植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湘紫1号是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选育的适于在湖南省双季稻区种植的紫云英绿肥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开花早、适产、高养分含量、抗病虫和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品种特性,介绍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翻沤、科学留种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研究紫云英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为实现农业高产、高效提供配套的紫云英良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测试分析,对紫云英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适量施肥条件下,皖紫1号盛花期鲜草产量比对照提高6.4%,种子产量提高12.9%;皖紫2号盛花期的鲜草产量高达42 065 kg/hm2,增产10.7%。施用适量的磷钾肥能提高紫云英根系活力和根瘤入侵能力,增加结瘤和固氮率,对植株营养生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皖紫1号的主要特点是春季早发性好,生长快,小叶和小花多,分枝和固氮能力较强,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较高。它是适宜水稻产区早稻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的高产、优质、偏早熟型的紫云英品种。皖紫2号品种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叶片较大、氮素含量较高,尤其是鲜草产量高,是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紫云英品种,适宜单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紫云英品种种质资源试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对4个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的生育期、生长特性、盛花期鲜草产量和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湘紫3号和信阳紫云英的盛花期与双季稻农作制的时间要求匹配性较好;湘紫3号紫云英冬前叶色、株高、分枝数、真叶数、根长和根瘤菌等植株性状均较优良;盛花期余江大叶、沅江种、湘紫3号各品种间的茎粗、分枝数和单株重无显著性差异,且显著高于信阳紫云英;盛花期鲜草产量表现为余江大叶沅江种湘紫3号信阳紫云英;在4个紫云英品种中,湘紫3号的全氮和全钾均最高,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紫云英新品种"闽紫5号"在武夷山市武夷街道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稻田绿肥作物恢复发展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稻田绿肥作物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稻作制,应选择不同花期的绿肥品种。其中湘中、湘南双季稻区宜采用中熟紫云英品种,如湘肥3号、常德种、余江大叶种等;湘北双季稻区宜采用中熟偏早的紫云英品种,如湘紫  相似文献   

10.
<正>主要使用湘紫1号和湘紫2号等早熟品种,一般在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并翻耕。2015年引进湘紫3号、湘紫4号和湘紫5号等成熟期更早的新品种,就可以在次年3月底至4月初就能进入盛花期翻耕,以便在双季稻区推广。选择一季稻田播种紫云英并进行种子繁育。一季稻高桩收割,扒去草衣,于收获后播种。受劳动力成本制约,一般不施基肥也不施追肥,采用机械收获,工效高,收回70%左右的种子,每667平方米可收种子40~50公斤。一季稻田留种自繁:对繁育种子的一季稻  相似文献   

11.
贾世武  汪德尚  尹德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16-116,169
皖紫1号紫云英是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肥料室与舒城县农科所合作引育粤肥2号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丰产性突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南水稻田套种。在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整地开沟、防涝防旱、适时早播、适量匀播、磷钾促氮、以肥养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发挥该品种绿肥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建阳市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2009~2010年度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紫云英性状特征方面(株高、茎粗、分枝数等),闽紫6号表现均比弋江籽、闽肥3号、“8410441”、宁波大桥突出.在鲜草量方面,闽紫6号均高于弋江...  相似文献   

13.
2011-2012年舒城县引育国家种质咸宁、崇仁、石首、湘肥2号、青浦等15个紫云英品种进行繁育鉴定,结果表明:大桥、弋江、平湖和浙紫5号表现突出,可在舒城县进一步繁育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种植中表现出胚大、米质较优、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攀西高原地区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早施分蘖肥,重施基肥,补施穗粒肥,科学灌水,注意病、虫、草、鸟害防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西巨胚1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典型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闽北山丘盆地(浦城县)、闽西低山丘陵(连城县)、闽东滨海平原(福鼎市)3个典型双季稻区开展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闽紫5号和余江大叶生育期均表现较皖江大叶青和弋江种长。同一试验点紫云英品种鲜草产量存在差异,在浦城以闽紫5号最高,达41.68t/hm2;连城以余江大叶最高,达28.82t/hm2;福鼎以皖江大叶青最高,达29.85t/hm2;同试验点紫云英品种植株养分含量存在差异。综合考虑紫云英生长性状、鲜草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等因素,闽北山丘盆地、闽西低山丘陵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闽紫5号和余江大叶,闽东滨海平原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闽紫5号和皖江大叶青。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湘两优900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在南方双季稻区玉林市作为晚造栽培试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生长性状优良、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农艺特点。本文总结了湘两优900在南方双季稻区玉林市晚造种植的高产栽培农艺技术,包括浸种消毒、适时播种、育苗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南方双季稻区或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湘南烟稻轮作区种植的绿肥品种.[方法]于晚稻收割后,种植不同品种绿肥,在烟苗移栽前进行翻压还田,探明绿肥鲜体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各绿肥品种以紫云英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绿肥还田可以提高植烟土壤的养分含量,对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紫云英还田对其综合影响最好.[结论]紫云英是湘南烟稻轮作区培肥改土的最佳绿肥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品种,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紫5号和闽肥3号在性状特征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在割青鲜草量和留种量方面,闽紫5号和闽肥3号也明显高出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闽紫5号品种为5个引进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适合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可作为长汀县高产紫云英种植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凤台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效甘薯新品种。[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开展凤台县紫色甘薯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烟薯3号"薯干产量15 592.5 kg/hm2,"烟紫747"和"万紫56"的鲜薯产量皆超过60 000 kg/hm2。初步筛选出"济黑1号"等适宜于淀粉产品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和紫色食品的兼用型品种。[结论]紫薯适于在沿淮地区种植,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前提下,不仅可以获得高产,而且能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引进的6个紫云英品种(系)均适合富阳市作冬季绿肥种植.闽紫5号、信紫1号不适合作单季稻后作的冬季翻沤绿肥种植;闽肥3号、宁波大桥种、闽紫1号最适合作单季稻后作的冬季绿肥种植;闽紫1号表现结荚花序、荚数和粒数多,千粒重高,应在高产栽培上加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