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光仔 《福建农业》2004,(11):36-36
永安市各乡镇农广校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业致富带头人。例如槐南乡农广校1997级农学专业学员罗善镇于2003、2004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省永安市十佳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办好农广校,培育致富人这是永安农广校的办学宗旨。永安农广校为农村培养出一批优秀村主干和农村致富典  相似文献   

2.
肖步金 《福建农业》2006,(11):35-35
长期以来,以农技站为代表的农业“五站”(农技、经作、经营、畜牧水产、农机,下同),在稳定农业生产、实现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许多的弊病,如“人散、线断、网破”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本文就目前清流县的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期望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弊病能够得到改善,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昌吉州农广校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把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有效地传输给广大农民,并落实到生产中的重任。通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了我州农业干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骨干农民、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培训的重要阵地和主要力量,为我州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面对入世,农广校急需确立超前意识,明确新时期的任务,积极承担教育培训农民,传播农业信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职能,大力开展农村远距离教育。农广校要加强与农技部门、成教学校及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形成大教育,向社会型、开放型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教学资源、传播手段,覆盖面广和体系完备等诸多优势,形成农业远程教育体系,满足农民终身受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农技人员的年龄结构及对知识更新培训的需求,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农技人员年龄结构为:50-60岁占18.88%(74/392);40-50岁占44.13%(173/392);30-40岁占31.89%(125/392);20-30岁占5.10%(20/392)。基层农技队伍年龄结构目前比较合理,但年轻人偏少,发展后劲不足。基层农技人员对知识更新培训满意度高达92.09%(361/392),渴望学习农业信息化、农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农作物有机生产等。结论 基层农技人员迫切希望定期的知识更新培训,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简单制作农业科教与推广影视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乡镇农村最缺少农业科教与推广影视资料,而农民最需要农业方面的科教片。基层农技人员要学成农业和计算机等复合专业技术,运用多媒体电脑简便制作适宜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科教影视片,能更好地搞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铜仁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没,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确保铜仁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中央、省两个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2005年4~5月由地区农业局局长带领地区农技、农经站站长到全区各县(市、特区)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随机抽查和面上听取汇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摸底,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作了较系统的汇总分析,客观地估价了铜仁地区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探讨了制约农技推广体系和稳定发展及壮大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稳定全区农技推广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为“三农”服务的载体,泰顺县在建立构建农技推广(农产品营销)、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网络,建立一套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年度考核、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控索。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国家在农业上投入的项目资金越来越多,很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迅速,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跟上现阶段农业项目工作需要。而贵定县基层农技人员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很少有系统的业务学习、培训时间和机会。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的技术需求,让农技人员感到工作很被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开通, 为农技人员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书屋里的农业学术期刊,技术明白纸,新技术、新品种的种植技术资料,技术视频都很全面,满足了农技人员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农技人员业务素质, 使贵定县农技人员能较好地为农民群众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示范场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的有效形式,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实践中的创造。进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江苏等地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适应农业市场化的新形势,通过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场,直观地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表现出特有的生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充分肯定了这种形式,提出:“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从今年起,各级财政要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支持各地以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荣县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本文简称《农业技术推广法》)以来,基层农技推广在机构性质、管理体制、职能调整、财政投入、管理制度、服务模式等方面发展变化,以及在法律意识、体系建设、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取得主要成效的实践总结,结合荣县实际,提出了在投入机制、人员管理、科技创新、完善体系方面的思考与建议,试图为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更好地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共同出力。  相似文献   

12.
丘杏红1996年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现任广东省揭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她一直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待遇较差、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始终扎根基层,坚定农技推广工作的信心,情系"三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播撒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作为揭西县农业战线专业技术带头人,她主持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据有关统计,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的偏低,给农村农业科技培训造成了更多的困难。近年来,农广校、农函大、职业高中、安培中心、县直相关站所及各乡(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结合各自的职能,通过函授中专、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训,各类实用技术及技能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及技能培训工作,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弘扬农业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达县农广校创建于1983年12月,是达县唯一的一所农业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建校19年来,达县农广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先后开设了农学、畜牧兽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乡村经济管理等20个专业,累计招收学员18205人,中专生4037人,大专生198人,本科生270人,短期培训13700人次,现已毕业(结业)16986人,为达县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留得住、养得起的地方经济建设人才,推动了达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曾多次受到中央农广校、四川省农广校、四川省农业厅及达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与奖励.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农业委员会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全县160余名农技人员开通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并在全县农技推广队伍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应用。同时,还对该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使用现状、使用方法、使用优点、使用效果及具体做法进行了必要阐述。通过对书屋几年时间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了农业技术信息的实时、交互传播,加快了农业技术及信息进村入户,提升了农技服务能力,提高了农技推广效率。  相似文献   

16.
阮静  阮雷平 《广西农学报》2010,25(4):77-78,100
本文主要针对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百色市右江区分校﹙以下简称右江区农广校﹚在办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基层农广校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广刚  周雪松 《农学学报》2021,11(7):112-1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这就离不开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在促进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技推广队伍现状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本文从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举措,以期激发农技人员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抓好农业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仅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因此,农技人员水平的提升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自2012年起,永安市农业局高度重视,为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业务能力,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全市农技人员业务知识水平,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推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有力地推动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1 体系资源优势明显 1.1 农广校有较完善的教学组织体系、雄厚的师资队伍。石家庄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全市18县(市)区有农广校分校,有乡镇教学班100多个,拥有办学人员和专职教师300多名,兼职教师120多名,涉及专业多、范围广,能够解决教学培训的需要。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较为完整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荥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主要问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技推广者忽视了农户的主体地位等,并提出了促进荥阳市农业技术推广对策、主要包括: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素质、优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确立农技推广必须以农户为主体等,为更好地推进荥阳市农技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