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2.
小平菇,又称姬菇、袖珍菇等,味美且脆嫩,适于炒、汤食及作火锅菜,深受日本和中国的上海、深圳、台湾等地广大消费者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档食用菌。为了探索不同处理对小平菇产质量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来源 母种引自福建省农业大学,原种和栽培种用木屑、麸皮培养基培养。1 2 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 78%,麸皮 2 0 %,红糖1 %,石膏 1 %;②棉子壳 50 %,木屑 3 0 %,麸皮 1 8%,红糖 1 %,石膏 1 0 %;③棉子壳 80 %,麸皮 1 8%,红糖1 %,石膏 1 %;④棉子壳 2 0 %,木…  相似文献   

3.
徐明生 《食用菌》1996,18(6):16-16
由于多种原因.冬季栽培平菇往往出现栽培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利用低温穿刺透气法加快发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曲师9111,CCEF-89,亚光1号,小平菇18,江都792,菌种来源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谷粒。 (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子壳88%,麸皮8%;②棉子壳95%,白糖1%;③棉子壳68%,玉米芯20%,麸皮8%。以上配方中分别加入生石灰3%,石膏1%,多菌灵0.5%。 (三)试验方法 ①选新鲜、无霉、无虫的棉子壳如玉米芯,自然晒干,玉米芯经粉碎。按配方拌料,含水量为60%~65%。用14×28×0.04cm的聚丙烯料筒,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经粉碎的棉桃壳加棉子壳进行栽培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上海金针菇2号.原种培养基为小麦,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加小麦.栽培料设三组;A.棉桃壳粉70%;B.棉子壳加棉桃壳粉各35%;C.棉子壳70%(对照).各配方均加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粉1%.(二)试验方法 选用当年的棉桃壳,经晒干粉碎.各配方混匀后兑水拌料,料水比1:1.25.用17×  相似文献   

5.
生产金针菇一般都是用麸皮作辅料,但我省麸皮货源少,价格高,而棉子和稻谷量多价廉,这两种原料是否可以代替麸皮使用于生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金针菇品种为三明1号.棉子和稻谷要先经粉碎,以麸皮作对照.配方(%):①棉子壳78,麸皮20(对照);②棉子壳78,棉子粉20;③棉子壳78%,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对猴头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4,16(5):24-25
玉米芯是主要的农副产品,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经过几年的试验,虽已证明玉米芯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但产量不很理想。为了提高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产量,我们于1992年春季用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H—88,由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提供,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二)栽培料配方 ①玉米芯77%,麸皮20%;②玉米芯87%,麸皮10%;③玉米芯50%,棉子壳37%,麸皮10%;④棉子壳87%,麸皮10%(对照)。各配方均加入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三)栽培方法 栽培原料为玉米芯和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0.5~1cm大小的颗粒,每种配方装料10kg。试验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玉米芯,将配方①~③各分成两组:A组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加入各  相似文献   

7.
为拓宽云南热区咖啡主产地可再生资源咖啡壳资源利用途径,探讨咖啡壳制作"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为云南热区利用咖啡壳资源制作"虎奶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虎奶菇1号"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三因素试验设计,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筛选出配方4(即咖啡壳刨花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麸皮18%、石膏1%、石灰1%)、配方7(即咖啡壳刨花棉籽壳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棉籽壳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9(即咖啡壳棉籽壳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石灰1%)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方,综合评价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大。经合理搭配,咖啡壳作为"虎奶菇"菌种生产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蔗渣栽培赤芝的配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白玉  郑传进  柯野 《食用菌》2006,28(3):27-28
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进行赤芝栽培实验的结果表明:赤芝最佳栽培培养基配方:甘蔗渣38%,棉子壳30%,麸皮30%.石膏1%,过磷酸钙1%。通过实验得出纯蔗渣也能栽培灵芝,配方为:甘蔗渣68%.麸皮30%,石膏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9.
生料栽培香菇,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适应工厂化生产,但容易引起杂菌污染。为此,我们采取综合措施以抑制杂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不同培养料配方:以木屑和棉子壳为基础,配制了10种不同配方,即:78%木屑,20%米糠,1%石膏,1%糖;90%木屑加10%米糠或10%麸皮;95%木屑,5%糖;78%棉子壳,20%米糠,1%石膏,1%糖;90%棉子壳加10%麸皮,95%棉子壳,5%糖;或10%米糠、100%棉子壳或杂木屑。  相似文献   

10.
夏季银耳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靖 《食用菌》2010,32(5):36-37
以棉子壳为主要组分,添加不同配比的菌糠和麸皮,进行夏季银耳培养料配方的筛选。试验表明高海拔地区夏季栽培银耳培养料配方以棉子壳61%,菌糠20%,麸皮18%,石膏1%最佳,银耳干耳直径平均达到16.2 cm,每袋平均产干耳达89 g,投入产出比达到1∶1.85。  相似文献   

11.
李波  段超  薛变丽  陈丽 《食用菌》2017,(1):33-35
为了对香菇菌糠的再利用,探索其对猴头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将香菇菌糠培养基配方与棉子壳、苹果枝木屑培养基比较,观察猴头菌菌丝生长情况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最佳配方:香菇菌糠40%,棉子壳50%,麸皮8%,石膏2%。利用香菇菌糠栽培猴头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玉米芯栽培猴头菇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猴头菇以其特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倍受人们的青睐,栽培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寻找猴头菇栽培新材料,我们进行了玉米芯栽培猴头菇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试验配方①柞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②柞木屑30%,棉子壳48%,麸皮20%,糖、石膏各l%.③棉子壳88%,麸皮10%,糖、石膏各1%.④玉米芯78%,麸皮20%,糖、石膏各1%.  相似文献   

13.
用于栽培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玉米粉、菜子饼、大豆饼等农副产品下脚。为了比较不同配方组合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笔者于1993~1994年初进行了五个不同配方组合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杂交种89号,纯白种50号。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子壳、木屑各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对照组)。配方2棉子壳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3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4棉子壳、木屑各30%,麸皮、菜子饼各20%。配方5棉子壳、木屑、麸皮各30%,菜子饼10%。 (三)试验方法 每品种各设五个配方,每配方10个重复,每重复装干料300g,制种按常规法,培养料含水量68%,于10月27日接种,23℃左右温度培养,杂交89号12月10日,纯白种12月20日见绝大部分菌袋面上已吐黄水或有鱼籽般菇蕾,搬入栽培房开袋,用工具将老菌块挑出,袋口覆盖报纸,每天掀开报纸通风1次,报纸保持湿润,菇房地面、床架喷水增加空气湿  相似文献   

14.
猴头栽培目前多采用熟料,费工费时,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低,且营养物质经高温处理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我们于1992年试验用生料栽培,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一)栽培料配方①棉子壳50%,杂木屑20%,种过平菇的菌糠20%,麸皮10%,石膏1%,糖1%.②棉子壳50%,杂木屑40%,麸皮15%,石膏1%,白糖1%.两种配方中均要另加硫酸镁0.5%,磷酸二氢钾0.1%,尿素0.2%,硫酸锌0.3%.将以上原料混合均  相似文献   

15.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3,15(4):20-20
目前平菇种植比较普及,常用的培养原料有棉子壳、玉米芯和木屑等。为了比较三种不同培养料对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苏平一号,由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经我室复壮提纯。母种培养基用PDA;原种和生产种培养基为棉子壳86%,麸皮10%,石膏、蔗糖、碳酸钙、对磷酸钙各1%。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裂褶菌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瑞芳  李荣春 《食用菌》2007,29(2):25-26
在供试的裂褶菌培养料配方中,配方①以棉子壳为主料(棉子壳80%,麸皮10%,豆秸8%,蔗糖1%,石膏1%),裂褶菌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46.1%,与其余三个供试培养料配方比较,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据分析,食盐中含有丰富Na、Mg、Ca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金属离子.因此,近年来时有食盐用于食用菌生产的报道.笔者参考有关资料,在平菇和金针菇生产上作了试验,获得了一些数据,现公布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菌种平菇为894,金针菇为沪2.(二)试验方法两个菇种,各设两个处理,若干重复.①平菇培养料配方:试验组为棉子壳88%,麸皮10%,石膏1%,食盐1%.对照组为棉子壳88%,麸皮10%,石膏1%,多菌灵0.2%(溶于1%水中).培养料各5kg,料水比为1∶1.2,生料栽培.用17×30cm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以配方①:棉子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石膏1%和配方②:棉子壳48%,麸皮25%,玉米芯12%,米糠7%。玉米粉2%,锯末5%,石膏l%为主的配方,是最有利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经济适用配方。  相似文献   

19.
郭霞 《食用菌》2014,(2):35-35
利用玉米秸秆配以棉子壳、麸皮作为大杯伞栽培基质,以80%棉子壳和20%麸皮作为对照配方,研究了3种秸秆配方的培养料对大杯伞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料玉米秸秆含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旺盛,能够正常出菇。考虑到生物学效率和生产成本,最佳配方为玉米秸秆60%,棉子壳18%,麸皮20%,蔗糖1%,轻质碳酸钙1%。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我县袋栽灵芝超过百万袋,灵芝收获后的废料(以下简称废料)菇农一般是将它晒干作燃料,为了探索栽灵芝后的废料再利用途径,笔者进行了灵芝废料种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山东农科院,母种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原种系用麦粒菌种。 (二)原料处理 种植灵芝的培养料配方是:棉子壳77%,麸皮20%,过磷酸钙、石膏、糖各1%,灵芝采收结束后于8月中旬脱袋,剔除污染腐烂部分,粉碎后烈日曝晒2~3天,干燥后保存备用。棉子壳原料也要晒2天才能使用。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①棉子壳78%;②棉子壳48%,废料30%;⑧棉子壳39%,废料39%;④棉子壳30%,废料48%;⑤废料78%。以上各处理中均要加麸皮15%,玉米面5%,石膏、糖各1%,pH自然,含水量65%左右。每个处理用17×40cm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