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对引进的16个禾本科热带牧草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 16个牧草品种(品系)均能适应云南怒江干热河谷气候。在产量方面,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 Red)产量最高,干草产量达35 9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5个牧草品种(P<0.01)。其次是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v.Reyan No.8)、热研9号坚尼草(P.maximum CIAT 9)、TD 58坚尼草(P.maximum cv.TD 58)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 cv.Reyan No.6),以上4个牧草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杂交臂形草(B.hybrid)(P<0.05),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0个牧草品种。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TD 58坚尼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牧草品种饲草产量高、生长迅速、刈割再生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宜在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通过对14个臂形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热带水土保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7%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除MG-4珊状臂形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强。2)种植第1年Mulato 1杂交臂形草干物质产量最高为(34.84±3.98) t/hm2 ,与刚果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MG-4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表明,丛径、叶长、叶宽、株高、叶/茎、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为:叶宽>种子产量>叶/茎>株高>叶长>丛径。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杂交旗草、Mulato 1杂交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刚果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居前7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4个臂形草Brachiaria品种进行3年的生育特性及其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闽南地区越夏越冬,热研3号和热研6号的开花期均在6月上中旬,杂交臂形草Mulato1与Mulato2开花期比热研6号推迟2个月左右;年均草产量以杂交臂形草Mulato1最高,鲜草产量与热研6号臂形草达极显著水平;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分蘖期粗蛋白含量以杂交臂形草Mulato1最高,达9.38%,粗脂肪和钙含量以热研6号最高,相对饲用价值均达100%左右。杂交臂形草Mulato1可作为刈割型牧草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和2007年,分别在景洪市嘎洒镇选取海拔为550、560和846 m的3个试验点,种植新引进的杂交臂形草1号(Brachiaria brizantha Mulato 1)、杂交臂形草2号(B.brizantha Mulato 2)、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No.3)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牧草均有分蘖数多、产量高、生产性能稳定,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刈割,抗病力强、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容易种植、便于推广等优点。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根系发达,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也有利于草地防火,一次种植可长期受益,建议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海南省推广种植;杂交臂形草1号和杂交臂形草2号出苗快、孕穗期长、抽穗期晚、茎叶比小、适口性更好、消化利用效率更高,建议重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饲养管理条件和精料投喂量相同的情况下,供给足量的4种不同品种牧草饲喂努隆杂交黑山羊,比较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用桂草1号王草饲喂努隆杂交黑山羊育肥效果较好,日增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桂草1号王草是适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种草养羊的优质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C4牧草在北亚热带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北亚热带中山地区种植的牧草,于2009年5-11月,对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clandestinum cv.Whittet、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Basilisk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各种群产草量、营养成分、高度和密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臂形草和非洲狗尾草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P0.05);饲草供应集中于7月中旬-9月底;2)非洲狗尾草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5);3)4种牧草品质营养期优于开花期,适宜于营养期刈割。对各指标综合评价后初步认为,4种牧草的种植表现由好到差依次为非洲狗尾草、臂形草、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刈割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和留茬高度(0,5,10,15,20 cm)对杂交臂形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杂交臂形草种植试验,测定了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拔节期留茬15 cm草产量最高,为每公顷232.00 t;其次为拔节期留茬20 cm,产量为每公顷217.64 t。营养含量均以拔节期表现最高。留茬高度对拔节期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影响,拔节期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在留茬0 cm和15 cm时分别为13.08%、5.62%、25.79%、9.88%与12.20%、4.14%、28.63%和10.47%,无显著差异(P0.05);但留茬15 cm时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留茬0 cm(P0.05)。说明杂交臂形草的最佳刈割期为拔节期,最佳留茬高度为15 cm。  相似文献   

8.
吕云云 《中国饲料》2022,1(15):123-137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以(1.28±0.26)g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组养殖试验,其投喂频率分别是2次/d、1次/d、投喂1 d停喂1 d、投喂2 d停喂1 d、投喂3 d停喂1 d ,标记为A、B、C、D、E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鲍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成活率以B、E组最高,与A、D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显著高于C组(P < 0.05)。B组增重率(45.83%)和终末平均体重(1.87 g)最高,较C组分别提高了4.68个百分点、0.06 g(P < 0.05),和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2)C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A、B、E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B组粗蛋白质含量较C组和D组分别提高了0.53个百分点和0.51个百分点(P < 0.05),与其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胃蛋白酶活性以C组(12.09 U/mg prot)最高,较A、B、E组分别提高了0.48、0.41、0.12 U/mg prot(P < 0.05),C、D、E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综上所述,1次/d的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的生长性能最佳,但投喂3 d停喂1 d组的生长性能与其无显著性差异,生产上为节约养殖成本,可采取投喂3 d停喂1 d的投喂频率,该结果可为皱纹盘鲍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南部地区半干旱条件下,对4种臂形草属牧草(Brachiaria spp.)进行区域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杂交臂形草(B.hybrid CIAT9201/1873),年鲜草产量达9 127kg/亩,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的7 061kg/亩相比增产29.26%。且杂交臂形草是株丛型草,生长速度快、草层密度大、耐酸性瘦土、耐旱性强,可用作刈割型饲料和人工草地建植,同时也适合人工放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和覆盖用草。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利用化学分析法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对5种人工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瘤胃降解及发酵特性的研究。试验采集饲用谷子、甜高粱、全株玉米、高丹草、小黑麦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其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然后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测定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48 h累积产气量以及24 h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氨态氮(NH3-N)浓度。营养成分含量上,5种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总能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全株玉米叶片的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和总能均高于其他牧草;体外发酵参数差异亦显著,甜高粱和高丹草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累积产气量最高。饲用谷子在6、24、48 h三个时间点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全株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饲用谷子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牧草(P<0.05),小黑麦乙酸与丙酸比值最低。小黑麦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NH3-N浓度最低。综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燥方法对热带牧草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热带牧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烘干(180℃,10min)、晒干(5d)、晒1d后烘干(180℃,10min)和阴干(15d)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选择各种牧草的最佳利用期样品(豆科牧草采用开花期、禾本科牧草采用抽穗期),研究样品营养物质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燥方法来说,牧草的烘干样品粗蛋白(CP)、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在这4种干燥方法中烘干是最佳的干燥方法,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12.
干旱在我国广泛分布,筛选抗旱型牧草对充分利用干旱土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3种臂形草属植物四生臂形草[Brachiariasubquadripara(Trin.)Hitchc.]、臂形草[Brachiariaeruciformis(J.E.Smith)Griseb.]和多枝臂形草[Brachiariaramosa(Linn.)Stapf]为材料,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0%,5%,10%,15%,2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含水量、鲜重、胚轴长和根长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3种臂形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含水量、鲜重、胚轴长整体呈递减趋势。多枝臂形草的抗旱性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含水量、鲜重、胚轴长在低PEG-6000浓度处理下维持较高的水平,并且根长在10%、15%及20%的PEG-6000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P0.05)。四生臂形草抗旱性较好,臂形草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在牦牛养殖中合理使用狼尾草属杂交牧草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体外方法 对狼尾草属杂交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与全株玉米青贮作比较,探究狼尾草属杂交牧草在牦牛养殖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1)比较两种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2)应用CNCPS体系评价并比较两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3)应用体外产气技术测定并比较两种粗饲料的体外发酵产气量和养分降解率。结果表明:(1)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粗脂肪、粗蛋白质、淀粉和磷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1),分别低55%、25%、51%和46%。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1),分别高44%和67%。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非蛋白氮和中性洗涤不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5),分别高38%和59%。(2)CNCPS评定结果表明,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中速降解部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低于全株玉米青贮50%和50%且差异极显著(P <0.01),慢速降解部分含量比全株玉米青贮高78%且差异显著(P <0....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利用臂形草属牧草,解决放牧草品种缺乏问题,从适应性、基肥与生产性能及越冬率等对俯仰臂形草在江西种植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基肥用量对俯仰臂形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干草总产量为1.72~4.51kg/m2,可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高温干旱季生长良好,但越冬率为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疆伊犁河谷不同草地类型天然放牧草场营养成分,确定不同草地类型放牧家畜的补饲量,试验采集了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海拔、不同草地类型、不同区域草地上的混合牧草,同一草地类型山地草甸7种不同牧草,以及不同海拔同一种牧草伊犁绢蒿进行营养价值评定。结果显示:(1)不同草地类型牧草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山地草甸草原以上的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占干物10%以上,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总体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也升高|(2)同一草地类型(山地草甸)上4个科7种牧草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豆科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钙(C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ADF、粗脂肪(EE)及磷(P)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 < 0.01)|禾本科牧草DM、CP差异不显著,其他化学成分都差异明显|(3)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的天然牧草CP要显著高于巩留县和察布查尔县(P < 0.01),且Ash、Ca、P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无论营养价值还是适口性,都表现为较高海拔地区的牧草饲用价值较高|(4)同一气候期高海拔生长的伊犁绢蒿,其CP和P含量高,粗纤维、EE含量低。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新疆伊犁河谷不同草地类型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夏季放牧高寒草甸在CP含量上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而纤维含量显著下降|在同一草地类型上红三叶、黄花苜蓿等豆科牧草营养价值要高于其他典型草种类|特有牧草伊犁绢蒿随海拔升高营养价值有所提升。 [关键词] 新疆伊犁河谷|山地草地|天然牧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13.08±0.01)g的虎斑乌贼幼体180只,随机分成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每天1、2和4次,分别命名为F1、F2和F4投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F2和F4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均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F1和F4投喂组的饵料效率显著低于F2投喂组(P0.05)。2)F4投喂组的肝脏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1投喂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和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1投喂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3)各组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1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F2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与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F1投喂组的肌肉和肝脏的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含量和DHA/二十碳五稀酸(EPA)显著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而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和肝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F1投喂组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F1投喂组的前肠α-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虎斑乌贼幼体养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以肠道健康膨化饲料(蛋白水平30%、脂肪水平4%)为试验饲料,采用三种投喂方式:自动投喂(AF)、人工投喂(MF)和自助摄食(SF),在室外小池塘(10 m×10 m×1 m)条件下,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鲤草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每种投喂方式设置3个重复,每个小池塘放养300尾鲤鱼、100尾草鱼、200尾鲫鱼,鲤鱼初始体重为(93.03±0.20)g、草鱼初始体重为(176.61±6.79)g、鲫鱼初始体重为(75.83±0.08)g,每天按照相同的投喂量(体重的2%~3%)投喂4次,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显示:在鲤草鲫混养条件下,自动投喂组、人工投喂组和自助摄食组的鱼类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自助摄食组的鲤鱼和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人工投喂组和自动投喂组(P0.05),而草鱼的情况刚好相反(P0.05)。池塘鲤草鲫混养条件下,鲤鱼由93 g生长到318 g,草鱼由177 g生长到526 g,鲫鱼由76 g生长到155 g,肠道健康膨化饲料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37。试验表明:池塘中鲤草鲫混养时,三种投喂方式不影响鱼类的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自助摄食方式利于鲤鱼和鲫鱼的摄食。根据本试验,建议在混养池塘中采用不需要电力又省力的自助摄食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L-肉碱对草龟(Chinemys reevesii)摄食生长和身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 mg/kg和500 mg/kg的L-肉碱配制成6种试验膨化饲料,分别投喂6个试验组(分别用L0、L1、L2、L3、L4、L5表示,其中L0为对照组)的草龟,每组设8个重复缸,每个重复缸内养殖10只龟,养殖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试验L2、L1组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61%、8.13%、15.54%、14.79%(P < 0.05)|摄食率、总消化率和饵料系数在各组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 >0.05)。草龟龟体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和能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肝脏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其中L3组的肝脏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降低25.72%(P < 0.05)。综上,添加L-肉碱可显著提高草龟的生长性能,根据特定生长率与L-肉碱添加剂量的效应关系,通过非线性回归可以得出草龟配合饲料中L-肉碱的适宜添加量为132.4 mg/kg。 [关键词] L-肉碱|草龟|生长性能|身体组成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鹦鹉鱼为研究对象,探究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肝脏及血清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其中S组持续投喂配合饲料;S3H1组投喂3次饲料、1次黑水虻;S2H2组投喂2次饲料、2次黑水虻;S1H3组投喂3次黑水虻、1次饲料;H组持续投喂黑水虻;SH组1 d投喂黑水虻、1 d投喂饲料。每天饱食投喂4次,周期60 d。结果表明,S、SH组肝脏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S组T-AOC显著高于SH组(P0.05),H组溶菌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S组NO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血清中,S、SH组T-AOC、SOD、ACP和AK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SH组CAT和GSH活性显著高于S组(P0.05),H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SH、S1H3、S3H1、S组(P0.05),但与S2H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SH组的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基本不受影响,且CAT、GSH、LMZ优于S组,说明间歇性投喂黑水虻幼虫(SH组)的策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武帆  杨振才 《中国饲料》2022,1(7):96-100
为解决草龟(Chinemys reevesii)养殖中存在的脂肪代谢紊乱等问题,本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500 mg/kg的L-肉碱配制成6种试验膨化饲料,分别投喂6个试验组(分别用L0 ~ L5表示,其中L0为对照组,其他为肉碱添加组)的草龟,每组设8个重复缸,每个重复缸内10只龟,养殖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L1组草龟肝脏的肝脂酶活性和脂蛋白脂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4.87%和92.86%(P < 0.05)。草龟血浆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各添加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活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中L2组和L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L-肉碱的添加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L2组和L3组的谷丙转氨酶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2.57%、45.87%。各组之间血浆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因此,饲料中添加100 ~ 300 mg/kg的L-肉碱能促进草龟的脂肪代谢,对肝脏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关键词] L-肉碱|草龟|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