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含水杨醛缩苯甲酰腙的一维链状镍配合物[Ni(C14H10N2O2)(Mf)]n(Mf=C4H9NO,即吗啡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9708(4)nm,b=1.4783(7)nm,c=1.2275(4)nm,β=95.728(14)°,V=1.7528(12)nm3,Z=4,Mr=384.07,Dc=1.455 g.cm-3,μ=1.129 mm-1,F(000)=800,R=0.0759,wR=0.2155.中心镍离子与水杨醛缩苯甲酰腙配体提供的2个氧原子与1个氮原子以及1个配位吗啡啉的氮原子配位,形成了N2O2的平面四边形的配位构型.晶体内每个配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与相邻另一个配合物分子缔合成一个沿c轴方向的一维链状结构,N…N氢键键长为0.3239(10)nm,N-H…N氢键键角为173.56°.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新型超分子化合物[HN (C2 H5)3]2 H [PWl2 O40]·4H2 O ,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 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学参数:三斜晶系,C2/C空间群, a=2.4689(5) nm , b=1.0831(5) nm ,c=2.2482(5) nm ,α=90.00°,β=121.094(5)°,γ=90.00°,V=5.148(3) nm3,Z=4,R1=0.0456,wR2=0.1471.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2个质子化的三乙胺分子、4个水分子、1个质子和1个Keggin型杂多阴离子[PWl2 O40]3-组成.不同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修饰型的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等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969 4(11),b=14.025 0(11),c=24.518 0(19),α=86.511 0(10)°,β=83.033 0(10)°,γ=62.777 0(10)°,V=3 936.4(5)3,Z=1.配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双帽双支撑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它是由双帽假Keggin[PMo7ⅥMo5ⅤO40(VⅣO)2]^4-单元,{Co(2,2′-bipy)2(H2O)}和[Co(bipy)3]^2+部分组成.其中,两个金属有机阳离子{Co(2,2′-bipy)2(H2O)}和两个盖帽的钒原子上的末端氧原子通过共价连接在[PMo7^ⅥMo4^ⅤV^ⅤO40(V^ⅣO)2]上,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氢键复合物中存在较强的N—H…O与C—H…O红移氢键.经过基组重叠误差和零点振动能校正后,D1的氢键相互作用能为-30.71kJ/mol.热力学计算显示,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D1气态氢键复合物分子的形成过程是放热、熵减小的非自发过程,但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D1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98.7,474.4kJ/mol.  相似文献   

5.
采用CuBr与4-氨基-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体(4-abpt)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uBr(4-abpt)],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Cu(Ⅰ)呈现四面体配位几何,4-abpt采取μ3-桥连模式与μ3-Cu(Ⅰ)在ab平面形成了具有(4.82)拓扑结构的[Cu-(4-abpt)]层,相邻层间通过N-H…Br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768 97(6)nm,b=1.332 70(10)nm,c=1.263 38(9)nm,β=91.388(2),V=1.294 34(17)nm3,Z=4,S=1.050,R1=0.023 1,wR2=0.056 7[I〉2σ(I)].  相似文献   

6.
采用CuBr与4-氨基-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体(4-abpt)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uBr(4-abpt)],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Cu(Ⅰ)呈现四面体配位几何,4-abpt采取μ3-桥连模式与μ3-Cu(Ⅰ)在ab平面形成了具有(4.82)拓扑结构的[Cu-(4-abpt)]层,相邻层间通过N-H…Br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768 97(6)nm,b=1.332 70(10)nm,c=1.263 38(9)nm,β=91.388(2),V=1.294 34(17)nm3,Z=4,S=1.050,R1=0.023 1,wR2=0.056 7[I〉2σ(I)].  相似文献   

7.
在水热条件下采用硝酸铜和2,4,6-三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u4(2,4,6-opyta)2(H2O)8](1)和[Cu4(2,4,6-opyta)2(H2O)6].2H2O(2),并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配合物互为超分子异构体,结构中都包含有[Cu2(2,4,6-opyta)2]基本单元,且均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7.008 8(9),b=8.055 0(10),c=10.979 0(10),α=73.419(2)°,β=87.934(2)°,γ=85.127(2)°,V=591.86(12)3和a=6.980 2(7),b=7.067 6(7),c=13.234 6(14),α=82.698(2)°,β=76.977(2)°,γ=79.960(2)°,V=623.74(11)3.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水杨醛缩苯甲酰腙的一维链状镍配合物[Ni(C14H10N2O2)(Mf)]n(Mf=C4H9NO,即吗啡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9708(4)nm,b=1.4783(7)nm,c=1.2275(4)nm,β=95.728(14)...  相似文献   

9.
在甲醇体系中合成了化合物[CuCl4](thiamH)(thiamH为盐酸硫胺阳离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还进行了X—ray单晶结构测定.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948(2)nm,b=1.685(3)nm,c=1.203(2)nm,β=107.25(3)°,V=1.835(6)nm^3,Z=4,μ=1.893mm^-1,Dc=1.707g·cm^-3,F(000)=956,R1=0.0249,ωR2=0.0655.此外,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O2^-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其IC50为12.46μg·mL^-1.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Al2O3-P2O5-H2O反应体系产物三聚磷酸二氢铝Ⅰ型二水物[AlH2P3O10.2H2O(Ⅰ)]吸附水中Ni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考察了温度、浓度、粒径、pH和搅拌速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热力学性能的变化,计算了吸附焓、吸附熵和自由能。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AlH2P3O10.2H2O(Ⅰ)对Ni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过程受颗粒扩散控制,反应级数为1.88,298.15 K时的热力学数据为:Ea=11.561 kJ/mol,ΔH=35.75 kJ/mol,ΔS=190.58 J/(mol.K),ΔG=-21.07 kJ/mol,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其吸附动力学总方程为:1-2/3x-(1-x)2/3=0.36r02C01.88exp(-11 561/RT)。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正丁基黄原酸钠与硝酸镉形成的二维网状聚合物 [Cd(S2 CO -n -C4H9) 2 ]n 的合成与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c,晶胞参数 :a =2 .5 6 4 9(4)nm ,b=0 .5 810 (7)nm ,c=1.1348(41)nm ,β=10 1.70 1(2 ) 0 ,V =1.6 5 6 6 (4)nm3 ,Z =4 ,Dc =1.6 4 7mg/m3 ,F(0 0 0 ) =82 4 ,R1=0 .0 711,wR2 =0 .175 5。  相似文献   

12.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复合物C5H5N…CHX3(X=F,Cl,Br,I)分子间C—H…N和C—H…π氢键。研究表明,在MP2/SDD水平下,分子间C—H…N氢键的形成均使CHX3分子中C—H键伸长,伸缩振动频率减小,形成红移氢键;分子间C—H…π氢键的形成均使CHX3分子中C—H键收缩,伸缩振动频率增大,形成蓝移氢键。振动光谱分析表明,不能根据质子供体分子CHX3的固有偶极矩对C—H键长的导数来判断红移氢键和蓝移氢键。NBO分析表明,超共轭效应占优势,因此形成C—H…N红移氢键;重杂化效应占优势,因此形成C—H…π蓝移氧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一种香味更持久的新型香料。[方法]以4-甲基-3-硝基苯甲酸为起始物,通过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4-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2),又经过缩合反应、氧化反应、醛基保护等步骤合成2-(3-硝基-4-甲氧甲酰基)-苯基-1,3-二硫戊烷。[结果]目标产物及某些重要中间体的结构已通过红外光谱、质谱、H1NMR进行表征。[结论]目标化合物2-(3-硝基4-甲氧甲酰基)-苯基-1,3-二硫戊烷具有微弱的油脂香气和肉味,总收率达46.8%。  相似文献   

14.
以对甲基苯磺酸和碱式碳酸镍为原料,合成了对甲基苯磺酸镍,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对甲基苯磺酸镍[Ni(H_2O)_6](p-CH_3C_6H_4SO_3)_2的结构中,金属镍离子和6个配位水配位,形成畸形的八面体空间结构.磺酸基团中的氧原子与配位水形成氢键,对甲基苯磺酸基团以抗衡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695 64(14) nm,b=0.629 68(13) nm,c=2.517 6(5) nm,α=90°,β=91.420 (4)°,γ=90°,V=110.24(4) nm~3,Z=2.以Biginelli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对甲基苯磺酸镍的催化性能,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赵丽萍  冯纪南  黄红英  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34+13418-13334,13418
[目的]研究[La(C9H6NO)2(C6H5COO)].H2O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05×10-3、时,则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结论]适当浓度的[La(C9H6NO)2(C6H5COO)].H2O可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0.010×10-30、.050×10-3、0.100×10-3、0.300×10-3 mol/L)的[La(C9H6NO)2(C6H5COO)].H2O水溶液处理水稻种子。[结果][La(C9H6NO)2(C6H5COO)].H2O浓度为0.005×10-3~0.100×10-3mol/L时,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浓度大于0.300×10-3 mol/L时,则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结论]适当浓度的[La(C9H6NO)2(C6H5COO)]·H2O可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柔性配体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用一种芳香三酸N,N’,N”-三(羧基甲基)-1,3,5-苯基三甲酰胺(H3TCMBT)和硝酸钙在吡啶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a3(TCMBT)2(H20)6]·6H20}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配体中酰胺基团的引入有利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从而为有机二聚体的形成创造条件;由于柔性配体结构的多变,与Ca2离子结合时出现了多种配位模式;该晶体在C轴方向出现了微孔,这为利用柔性配体构建孔性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紫外光照射下,Keggin型杂多化合物β2-(NH4)6SiW11Co(H2O)O39·nH2O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结晶紫的效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和紫外光可分别使结晶紫溶液不同程度地提高降解效率,但均低于催化剂/紫外光体系的脱色效果。催化剂最佳加入量为6mg/L;溶液初始浓度为7mg/L时,降解效果最佳;溶液最适宜的初始酸度为pH值=1。β2-(NH4)6SiW11Co(H2O)O39·nH2O光催化降解结晶紫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MP2/6-311++G(d,p),MP2/6-311++G(2dr,2p),MP2/6-311++G(3df,3pd)和QCISD/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H2PF和H2POH作为质子给体与Nz,HF,HC1与C1^-作为质子接受体的分子间双接触弯曲氢键PH2…Y,计算结果表明:6种复合物中都存在2个P-H…Y(Y=N,F,C1,C1^-)氢键,P-H键收缩,伸缩振动频率增大,形成蓝移氢键,NBO分析表明,在这些复合物中,弯曲氢键的特殊结构使得分子间超共轭减小到可以忽略;质子接受体的电子密度没有转移到σ^*(P-H)上,而是转移到了σ^*(P-Z)(Z-F,O)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杂化,Alabugin的超共轭与重杂化理论与Hobza的理论都能成功地解释这些蓝移氢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6个新的烯唑醇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97 6(2)nm,b=1.355 1(3)nm,c=1.5 381(4)nm,α=92.128(3)°,β=99.029(3)°,γ=106.509(7)°,V=1.764 9(7)nm3,Z=1。在配合物1中,六配位的镉离子都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与分别来自烯唑醇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氯原子配位。1由分子间氢键连接成一维链结构。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配体烯唑醇,而且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甘氨酸和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合成了甘氨酸亚铁。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了晶体,并通过红外谱图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晶体的结构。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59949(3)nm,b=0.67626(4)nm,c=1.33192(6)nm,α=85.453(4)°,β=82.914(4)°,γ=83.115(5)°,V=0.53085(5)nm3,C4H30N2O22Fe2S2,Mr=634.12,Z=1,R1=0.0219,wR2=0.0640[I>2σ(I)],S=1.005。化合物中铁(Ⅱ)配位数为6,配位多面体为变形的八面方体构型。结构式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