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层布式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应用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以及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在恒温((20±2)℃)、恒湿(相对湿度(60±5)%)条件下的干缩率和质量损失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干缩率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和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在龄期180 d时,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干缩率降低了26.9%,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降低了40.2%;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在龄期180 d时,增加了18.3%,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其质量损失率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层布式混杂纤维的掺入,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提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拉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是克服混凝土开裂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掺入粉煤灰补偿因聚丙烯纤维的粘滞作用而导致混凝土流动性的降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变截面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对普通沥青混凝土、玻璃纤维沥青混凝土、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凝土和3个掺量的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进行了3种应变率的冲击压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具有应变率增强效应,其动力抗压强度及韧性指标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纤维沥青混凝土动力抗压强度及韧性指标增长率随应变率提高有递减趋势;纤维含量对沥青混凝土在动力条件下的动力行为有显著影响,聚酯纤维掺量为0.25%的沥青混凝土动力抗压强度及韧性指标最优;3种纤维都可以增加材料的动力抗压强度及韧性指标,聚酯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佳,木质素纤维次之,玻璃纤维最差;聚酯纤维提高沥青混凝土韧性指标最佳,玻璃纤维次之,木质素纤维最差.  相似文献   

4.
将处理后的油菜秸秆纤维切成10 ~ 15 mm、>15 ~ 20 mm、>20 ~ 25 mm、>25 ~ 30 mm等4种长度,以体积掺量分别为0.2%、0.4%、0.6%、0.8%掺入混凝土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观察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25、50、75、100次的表观形貌,测定其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研究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并对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油菜秸秆纤维长度>15 ~ 20 mm、体积掺量为0.2%时,混凝土的抗剥落能力最强,冻融循环100次后,其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93.1%,较普通混凝土的提高34.4%,抗冻性能最佳;威布尔分布模型和一元二次函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过程,一元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精度均大于0.98;仅考虑冻融劣化作用,抗冻性能最佳组的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约为普通混凝土的2.4倍,在哈尔滨使用寿命可达16.7 a、拉萨可达17.3 a、石家庄可达36.7 a、长沙可达136.1 a、上海可达189.3 a。  相似文献   

5.
运用正交试验,制作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试件,探究水灰比(0.45、0.50、0.55、0.60)、油菜秸秆纤维长度(15~20、>20~25、>25~30、>30~35 mm)和秸秆纤维体积掺量(0.50%、1.00%、1.50%、2.00%)对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因素对油菜秸秆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灰比、秸秆纤维长度、秸秆纤维体积掺量,最优组合为水灰比0.45、秸秆纤维长度为>30~35 mm、秸秆纤维体积掺量1.50%。取最优水平组试件作电镜扫描观察,发现油菜秸秆纤维的掺入,能够改善水泥浆体内部孔隙结构,使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多可减小35.31%,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立的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验证离散系数接近0.05。  相似文献   

6.
在基准混凝土中同时定量掺入玻璃纤维及玄武岩纤维,即通过水泥基材料的复合化,实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强.本试验通过对比在基准混凝土中分别掺入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以及同时定量掺入上述2种无机非金属纤维,通过对掺量的调整,确定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掺入0.1%的玄武岩纤维后,试块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7.
8.
经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聚丙烯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减少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因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规程》规定的收缩试验方法,适用于限制混凝土的收缩对比试验,采用改进的收缩试验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建议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合理掺量为0.8~1.0 kg/m3,这对聚丙烯纤维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配制试验,研究水胶比、高效减水剂、硅灰、钢纤维掺量及砂子种类对RPC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使得试件破坏时裂而不散,试件的延性性能及强度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依据试验过程与结果,讨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作为铺面结构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质。结果认为钢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韧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试验,对发生冲切破坏的钢纤维砼方板的变形性能进行了探讨.由于纤维的增强阻裂作用,板的裂缝推迟产生,裂后特性改善,破坏呈现良好延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40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轴拉构件及对比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对构件初裂荷载的影响,推导出构件抗裂度的计算公式,并用本次试验结果对公式进行了验证。所给公式模型清晰,计算简便,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钢筋钢纤维轴拉构件的受力变形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根钢筋纤维混凝土轴拉构件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筋钢纤维砼轴拉构件在受力变形过程中,钢纤维的掺量对构件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太原某钢纤维砼筒仓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应力计算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有限元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了路面板长度、厚度、钢纤维掺量、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中层素混凝土模量等因素对荷载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配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薄壁箱形截面纯扭构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空间软化桁架理论,结合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本构关系及其软化系数方程,编制了软化桁架模型分析程序,并对试验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在考虑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作用时,能较好地模拟试验构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不仅能较准确地得到极限扭矩,而且可以获得开裂扭矩,其结论也得到相关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纯扭构件试验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耐久性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大功能指标之一,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水利工程中建筑物工作条件的分析,进一步研究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裂缝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以及结构和技术控制等提高结构耐久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预成型软管内衬玻璃钢修复管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预成型复合材料软管内衬修复技术及在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φ219×7输油管道上的实际应用。预成型复合材料软管内衬修复技术是管道内修复技术之一,该技术采用浸渍树脂的预成型复合软管,以压缩空气作动力沿管内壁使其翻入管道,经加温固化后,形成紧贴在管内壁上的具有防腐抗渗、强度高的“管中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的可靠指标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设计,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Chen—Teng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由使用功能改变引起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抗弯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按此方程设计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可靠指标基本大于3.7,满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可以按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相似性原理,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柱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相似条件进行推导,确定了模型试验中模型构件配筋率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理论取值,并采用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对承载力相似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模型试验时,宜采用与原型相同的配筋率.对于轴心受压柱,模型保护层厚度不产生误差;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模型保护层厚度取原型保护层厚度除以0.5倍比例系数,此时误差可以控制在10%;对于大偏压柱,建议保护层厚度取原型保护层厚度除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