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黎族藤编技艺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是黎族同胞勤劳智慧的结晶,被列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手工产品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所替代,黎族藤编技艺的发展面临着困境。赋予传统藤编产品以时代元素,探寻传统藤编转型发展路径对于发扬光大传统藤编技艺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传统黎族藤编特点的基础上,从藤编材料、编织技艺和纹样3个方面阐述了黎族藤编转型发展的路径,可为传统藤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钻孔压浆成桩法的工艺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钻孔压浆成桩法”新技术大兴安岭筑路工程局谢恩远正阳河木材加工厂郭力伟肖山市市政园林设计所李克基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郭长源黑龙江省建委总结了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引进、应用“钻孔压浆成桩法”建造桩基础的成功经验,组织专家会审,以黑建科字(1994)5号文...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日本人工林面积达1千万公顷,使得人工林的抚育工作成为日本整个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份。作为抚育作业中培育优质树木必不可少的整枝工序,也随之经历了手工工具——手持机械——自动爬树机械的发展过程,技术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现将其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手工工具手工工具是日本的传统整枝机具,直到现在仍然是日本整枝作业中的主力机具。主要有以下几种。1、树上型这类工具是爬到树上进行整枝的工具。有手斧、砍刀、手锯,整枝镰等。为减轻体力消耗,更适于长时间连续作业,手斧和砍刀均特制成轻型,一般手斧重约0.6kg,砍刀重约0.5kg。同时从适于整枝作业考虑,  相似文献   

5.
木质颗粒燃料生产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颗粒燃料比其他生物质能源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最适宜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对比分析表明,我国木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总成本不到国外的三分之一,规模化生产木质颗粒燃料价格略低于煤炭。  相似文献   

6.
干旱地区坐水泥浆法造林坐水泥浆法造林较先栽树后浇水造林成后军提高28%一30%,并且质量高,林相好。方法:(1)向预先挖好的植树坑内填表土。(2)先向坑内浇水7.5一10kg(坑50×50×50cm),然后搅拌成泥浆,浆深12cm。(3)将树苗直接插...  相似文献   

7.
早在20年代,国外就以285℃(约7MP_a)的高压蒸汽爆破木材得到褐色纸浆。随后爆破法制纤维板的专利也投入了生产。近年日本、加拿大、美国等用爆破法在生产木质饲料及制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日本报道,阔叶树爆破饲料反刍动物的消化率可达60%;加拿大化学预处理爆破浆得率高、能耗少、污染轻,浆的质量可与化学浆妣美。国内在爆破制浆、纤维板、秸秆饲料方面有人也在进行研究。我国农业副产秸秆年约5亿多吨,若能爆破成饲料,对畜牧传统食物结构的改变有很  相似文献   

8.
目前,废纸板的再生技术大部分是经过化浆造 纸,然后用纸板再加工成纸箱。过去对旧纸箱的翻新, 基本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缝合、粘补,表面处 理,整体处理,重新印刷图案;二是将大纸箱拆散,重 新组合改制成小纸箱,再整形处理。这两种方法都存 在工序多、浪费大,改造后的纸箱平整度达不到要 求。为尽量节省,充分发挥废旧利用的优势,我们在现 有的基础上,将废旧纸板再利用技术进行了改进,该 技术的具体实施步聚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学灌浆补强法就是将一定的化学流浆材料配制成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流入缝隙内,使其充分扩散,经凝结固化达到补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CJ-50高空作业采种机的研制李朝维,聂淑萍(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就当前国内林业采种来说,大部分是手工作业,其作业手段落后,工效低,满足不了林业生产对种子的需求。采种员上树后还达不到直接摘取球果的目的,常常还要用刀砍、锯割和棍打树冠上的果枝,果枝?..  相似文献   

11.
12.
渗透剂对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渗透剂对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渗透剂对桉木浸渍性能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类渗透剂S4对桉木浸渍性能改善程度最高,渗透剂用量为0.4%时,可以使木片的吸液量和Na OH吸收率分别比对照样提高7.34%和9.97%。渗透剂对桉木化学机械浆的性能影响如下:浸渍段添加0.4%渗透剂S4,制取加拿大游离度(CSF)为300 m L的纸浆,可以使磨浆电耗降低10%以上,浆中的细小组分减少9个百分点以上,纤维束减少46%;纸浆的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及撕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分别提高11.4%、14.3%和15.6%,但对纸浆的白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用桦木制浆很有潜力,研究桦木制浆的纤维分离点,对造纸企业得到最佳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树种相同,但工艺不同,纤维分离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麦草经碱法蒸煮后,所得浆料不经洗涤,直接通入氧气进行处理。以黑液黏度,浆料卡伯值为考核指标,设置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作极差分析发现,在用碱量0~2%、氧压0.2~0.6 MPa、温度70~100℃和时间30~90 min内得到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氧压0.6 MPa,温度85℃,时间60 min。氧碱蒸煮结果为:黑液黏度3.4 mPa.s,浆料卡伯值17.9。与第一段碱法蒸煮相比,黑液黏度降低33.3%,浆料卡伯值降低11.8%。  相似文献   

15.
以杨木和白腐菌为研究对象,测定白腐菌预处理前后杨木化学组成与纤维形态的变化,找出合适菌株和最佳的预处理时间,进行硫酸盐法制浆前的预处理,比较制浆后浆料的卡伯值、得率、黏度和纸张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对木质素降解程度由大到小为香菇菌、云芝菌、杂色木云芝菌、脉射菌、佛罗里达侧耳和糙皮侧耳,香菇菌对综纤维素的降解程度最大,杂色木云芝菌的降解最小;预处理后,杨木纤维平均长度略有降低,纤维的长宽比得到了提高,壁腔比下降;与参照样相比,经脉射菌、杂色木云芝菌和佛罗里达侧耳预处理后制得的浆料,卡伯值降低、得率增加、黏度增加、脱木素选择性提高,纸张的撕裂指数和抗张指数均增加;经过香菇菌预处理后得到的浆料,虽然卡伯值降低、脱木素选择性增加,但是黏度和得率却在下降,纸张的撕裂指数和抗张指数减小.经过这4种白腐菌预处理后,纸张的耐折度和白度均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造纸固废物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副产物, 将其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文中在分析制浆造纸固废物的种类和组成特点的基础上, 综述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未来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黑荆木材硫酸盐法制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对6年生黑荆木材硫酸盐法制浆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浆工艺为:用碱量15%,硫化度20%,最高温度165℃,保温时间120min,细浆得率51.61%,硬度12.08K值,黑液残碱4.70g/L,纸浆纤维平均长度0.845μm,平均纤维宽度15.84μm,长宽比为53.33,接近黑荆木材的纤维形态;利用该纸浆手工抄纸,定量为5.86g/m2,纸张拉力为3.34kg,裂断长度为3842m,表明黑荆木材适宜作为造纸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以马尾松化学浆打浆度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对磨浆次数、磨浆浓度和盘磨间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磨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盘磨间隙30 um、磨浆次数2次、磨浆浓度8%。在此条件下,马尾松的打浆度可以达到45.2°SR,与预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19.
桤木制浆造纸研究现状与我国桤木浆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桤木商用种植的生产潜力、制浆造纸和材性研究现状等进行综合评述。桤木是一种商用种植较有发展前景的阔叶树种,生长迅速、固氮能力强,木材性质类似于杨木和桦木,可用来开发研制不同的浆种,与针叶木浆或其它阔叶木浆配抄可以生产高质量的印刷纸和书写纸等。鉴于我国丰富的桤木遗传资源和现有的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发展桤木纸浆原料林,开发利用桤木木浆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缓解针叶木浆之不足,降低纸浆生产成本,使我国造纸业  相似文献   

20.
卞立平 《林业研究》1996,7(3):66-72
Traditionallykraftwasusedaslinerforlinerboard.Thekrafpulpingyieldwaslow,andairpollutionhigh.SomeresearcheshaveshownthattheyieldofAS-AQpulpwasmuchhigherthanthatofkraft,andthestrengthwasequaltothatofkraft,exceptforasome-whatlowertearstrength.Thewashingprofi-clencyofAS-AQpulpwashigherandairpol-lutionwasmuchlowerthanthoseofkraft.SoAS-AQpulpwasthoughtasapromisingre-placementofkraftforlinerboard.lntheresearchPinuskoraiensiSandLarljgmehniwereusedasrawmaterials,withtheL,(3')experimentaldesign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