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莲花菜在生产中往往由于环境条件影响以及栽培措施不当造成品质发生劣变,出现早期抽苔,不结球、空松、裂球等现象,影响了莲花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下面对这几种常见的莲花菜品质劣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止对策,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罂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它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以罂粟壳入药,处方又名"御米壳"或"罂壳"。罂粟有毒,内含吗啡、可待因等30多种生物碱,可制为镇痛、止咳、止泻药,且开花比较艳丽。河南省唐河县上屯镇居民多是在农村生活,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仍存在部分农户种植罂粟现象。初夏正是罂粟开花成熟的季节,为有效遏制非法种植罂粟现象,杜绝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行为,营造无毒平安村庄,  相似文献   

3.
冰岛罂粟植株高雅清秀、花大而艳丽又具芳香,是一种优美的观赏花卉,适宜于花坛、花径、草坪、路边条植或片植,也可盆栽陈设观赏。   ……  相似文献   

4.
莲花菜学名结球甘蓝,又称莲花白、包包菜、圆白菜、卷心菜等,在全国各地都普遍栽培.它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甘蓝的一个变种.它品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广大城乡居民喜食的蔬菜之一.生产中往往由于环境条件影响以及栽培措施不当而造成莲花菜品质发生劣变,出现早期抽苔、不结球、空松、裂球等现象,影响了莲花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几种常见的莲花菜品质劣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止对策,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罂粟种子活力丧失规律,为妥善保存罂粟种子资源和防止种子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5~2007年采收的14份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贮藏10年后,罂粟2号的种子发芽率低于60%;4℃风冷式冰箱和-18℃除霜式冰箱等低温冷藏库内保存的罂粟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在常温库存条件下,罂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在贮藏相同年份时,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降幅低于罂粟2号;在现有条件下,罂粟种子保存在干燥器中能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罂粟(Papaver somnifemmL.)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下主茎不同叶位叶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的测定。分析了罂粟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对罂粟叶片SPAD值的影响,并确定SPAD值在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罂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在本试验设置的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中,罂粟上部4片叶的SPAD值较高,SPAD值随叶位的下降而下降。因此,在考虑叶片大小的因素后,测定罂粟叶片SPAD值时,以选择倒3叶或倒4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罂粟种子活力丧失规律,为妥善保存罂粟种子资源和防止种子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5~2007年采收的14份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贮藏10年后,罂粟2号的种子发芽率低于60%;4℃风冷式冰箱和-18℃除霜式冰箱等低温冷藏库内保存的罂粟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在常温库存条件下,罂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在贮藏相同年份时,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降幅低于罂粟2号;在现有条件下,罂粟种子保存在干燥器中能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野罂粟的产量构成要素。[方法]调查承德坝上野生野罂粟及人工种植一年生、二年生野罂粟的单株鲜重、干重,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的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含量,总结出野罂粟的产量构成要素。[结果]野生野罂粟的单株干重差异较大,干重产量为1650.0 kg/hm2。一年生、二年生野罂粟的鲜重产量分别为9354.0、11638.5 kg/hm2,干重产量分别为1402.5、2034.0 kg/hm2。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在野罂粟植株各部位的分布顺序均为壳>种子>花>叶>莛>根,但各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7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野罂粟植株中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含量最高的时期。[结论]野罂粟产量的直接构成要素是单株产量、单位面积植株数,间接构成要素是不同的采收时期和采收部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野生和人工种植的野罂粟调研观测,研究了野罂粟开花规律、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以及野罂粟的花期调控方法和采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化学防除罂粟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罂粟生物学特征和罂粟毒品原植物危害,介绍了杀灭罂粟毒品原植物的方法,指出了利用除草剂灭杀罂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野罂粟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GA3、6-BA、PEG溶液浸种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变温(25℃12 h,15℃12 h),发芽率为78%;0.10%~1.00%KH2PO4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10%时最高,发芽率为94%;赤霉素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野罂粟种子在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3%;不同浓度6-BA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不太显著。在变温(25/15℃)、2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野罂粟种子发芽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代国内罂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攀升,中国近代茶叶经济却逐步走向衰落。茶园和罂粟种植历史性的交叉在一起。种植罂粟对茶叶经济影响巨大,罂粟与茶竞争田亩沃地、水肥资源、分流农村劳动力等农业资源,间接影响了茶叶的品质,阻碍了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罂粟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2,4-D丁酯对罂粟进行茎叶喷施处理,研究2,4-D丁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4-D丁酯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和2,4-D丁酯浓度的增加,罂粟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也均显著降低,说明2,4-D丁酯对罂粟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国内罂粟种植面积及产量的不断攀升,中国近代茶叶经济反而逐步走向衰落。茶园和罂粟种植历史性的交叉在一起。种植罂粟对茶叶经济影响巨大,罂粟与茶竞争田亩沃地、水肥资源、分流农村劳动力等有限的农业资源,间接影响了茶叶的品质,阻碍了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卡那霉素(Kan)抗性筛选在转基因野罂粟上的应用,以含有几丁质酶(Chi)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野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卡那霉素叶喷、叶片涂抹试验,筛选卡那霉素的最佳浓度;对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卡那霉素筛选,并用PCR检验其阳性植株。结果表明:培养皿幼苗最佳叶喷浓度为50 mg/L;土培苗最佳叶喷和涂抹浓度为6.5g/L,连续叶喷或涂抹5d,每天1次。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12株转基因野罂粟植株,通过PCR检测,有4个株系已将Chi-Glu双价抗病基因整合进野罂粟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2甲4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研究了除草剂2甲4氯56%可湿性粉剂对罂粟蕾期植株叶绿素含量(CCI)、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筛选出了2甲4氯灭杀罂粟的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甲4氯均显著地影响了罂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罂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甲4氯对罂粟光合作用的影响速度较快,喷药后2 h即有显著变化,这一结果与这种除草剂的作用特点是一致的。8 g/L这一浓度可快速、高效地影响罂粟光合作用,并导致其形态畸变、代谢停滞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为国际禁毒合作和云南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通过对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在系统分析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促进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罂粟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为罂粟抗盐性综合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罂粟种子进行处理并模拟盐胁迫环境,测定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NaCl浓度的增加促使罂粟幼苗的苗高、根长、根冠比、根系含水量、茎叶含水量均明显下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高浓度下上升幅度大于低浓度。[结论]60~90mmol/L是罂粟的耐盐临界点。当盐浓度增加到180mmol/L时,幼苗基本枯死。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省北部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基点,调查了野罂粟的生态环境,并进一步研究确定了人工种植野罂粟的播种深度、播种量、播种时期、幼苗移植方法及移植时期。  相似文献   

20.
以罂粟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对罂粟抗氧化酶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烯效唑处理对抗氧化酶各项指标的影响显著地高于低浓度处理;烯效唑处理后罂粟的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