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不同节位段丝瓜留种种子质量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南京蛇形丝瓜为试验材料主蔓21-30节、31-40节、41-49节留种,以主蔓20节以下留种作对照,比较不同节位段种子的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量、发芽率、发芽势、酶活性及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主蔓留种节位段的升高,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而单瓜种子数,则呈上升趋势,单瓜种子重量以41-49节最高,其它节位段则无明显差异。田间发芽率和发芽热以对照最高,其次是31-40节,不同节位段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氨酶(PAL)活性差异性不一致;不同节位段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无显著差异,在生产上可留20节以内的种瓜作原种,留30节以内的种瓜作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2.
长茄制种,通过坐果处理、种茄成熟度及后熟度处理、单株留种果处理、试验密度及整枝方式处理,分别对种茄不同层次花型结实率、不同授粉时期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不同单株留种层次和留种方式、种茄不同成熟度和后熟度的千粒重及发芽率、不同整枝方式和密度等性状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蕾期9~11时授粉、花期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单株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数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单株留种层次不宜超过4层,否则影响当代及后代种子质量;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0 d、后熟15 d的种子质量最好;单株坐果数11~12个的种子千粒重3.36 g,发芽率≥90%,采种量最高;以双秆整枝666.7m2种植密度2 700株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一、坐瓜节位选择一般早熟品种在主蔓第12~15节留瓜,也就是在第2雌花;中晚熟品种在主蔓第20~25节位留瓜,即第2或第3雌花。对肥料不足,植株生长势较差的,应适当推迟留瓜节位;对肥料充足,植株生长势较强的,留瓜节位则可提前。  相似文献   

4.
一、坐瓜节位选择一般早熟品种在主蔓第12~15节留瓜,也就是在第2雌花;中晚熟品种在主蔓第20~25节位留瓜,即第2或第3雌花。对肥料不足,植株生长势较差的,应适当推迟留瓜节位;对肥料充足,植株生长势较强的,留瓜节位则可提前。  相似文献   

5.
1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瓜率及质量的有效途径. 2掌握在适当节位坐瓜.主蔓上20~30节(即第三、第四雌花)和子蔓上1O~15节(第二、第三雌花)所形成的果实最大.及早摘除畸形幼瓜,可在后续节位留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普通丝瓜品种江蔬1号的父、母本为试材,分析了柱头活力与结瓜率的关系,不同授粉方式与结瓜率、单瓜种子数、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雌花开花当天授粉的结瓜率为80%,第二天授粉的结瓜率为40%,第三天授粉的结瓜率仅为10%。随着每朵雌花授粉量的递减或柱头授粉面积的递减,均表现出结瓜率和单瓜种子数递减而千粒重递增的趋势,但处理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单株连续授粉雌花朵数的增加,结瓜率、单瓜种子数和千粒重随之下降,但单株结瓜数及单株种子产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农民种植瓜类蔬菜,习惯于自己留种。对于常规良种,农民自己留种是可行的。但不少农民在留种时,不认真选择,有些甚至用温室栽培的瓜或食用瓜的种子作种,以致一个好的新品种不出几年便混杂退化,种性变差,经济性状变劣,品质和产量下降。现将留种防退化的经验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一、选择优良种株低位雌花作为留种对象从苗期到根瓜(即主蔓第一朵雌花结的瓜)开花结果期间,留意观察,确定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尤其是始花节位低、抗性好、生长势强、瓜果大的优良单株作为种株,挂牌标记,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作为早熟品种的种株,不但要求始花早、雌…  相似文献   

8.
该品种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极早熟杂交黄瓜品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登记(编号为XPD001-2008),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特征特性植株生长旺盛,主蔓长2.1米~2.6米,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3节~5节,雌花率50%~60%。瓜条圆筒形,皮白色缀浅绿色条纹,白刺,瘤小而稀。瓜长25厘米~30厘米,单瓜重250克~300克,心腔小,果肉厚,  相似文献   

9.
正鑫帅为早熟一代杂交苦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雌花节率高,以主蔓结瓜为主,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0~11节。瓜长棒形,瓜表面有圆瘤突起,瓜色浅绿、光亮。瓜纵径25~28厘米、横径6.2~6.4厘米,瓜肉厚1.2~1.3厘米,单瓜重320克左右。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10.
红籽瓜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9份红籽瓜自交系为试材,对其植物学性状、品质性状、产量性状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植物学性状间的相关最密切,其次是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品质性状与植物学性状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单瓜种子重、单瓜种子数,其次是千粒重、单瓜重、主蔓长、叶片数。以多个性状为目标的选择育种过程中,通过控制主蔓长和叶片数,从而提高单瓜种子重、单瓜重、种仁重和出仁率。  相似文献   

11.
从四川省8个主要栽培区选择50个优良单株采集种子,分析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及发芽能力。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种子纵径、横径、纵横比、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生活力间差异均显著;种子性状及发芽能力与地理、气候等环境因子有相关性但不显著;旺苍、昭化、青川、峨眉产地的种子纵径、横径、纵横比、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生活力表现较优,可作为杜仲采种基地;其中昭化6号、2号和青川7号等单株可作为优良母树加以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田间农艺性状,为优质多倍体黑皮冬瓜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和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叶、茎和主蔓分枝性能,花器官、果实及种子性状,并比较其性状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宽、叶柄粗、叶厚和茎粗极显著大于起源二倍体,增幅分别达14.81%、33.07%、14.50%和16.15%;主蔓分枝减少27.13%,极显著少于起源二倍体;第一雄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2.2 d,第一雌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0.6 d;第一雄花开花节位平均为15.9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2节,第一雌花开花节位平均为24.7节,比起源二倍体低3.7节;主蔓40节内雌花总数4.1朵/株,比起源二倍体多1.5朵/株,主蔓坐果节位平均为29.8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6节;成熟雌花长度、横径和雄花花瓣比起源二倍体大;单瓜重、瓜纵径、瓜横径、肉厚、果肉硬度、肉质致密性和种腔纵径均比起源二倍体大,增幅分别达32.44%、13.95%、6.96%、15.89%、7.94%、2.22%和12.97%;单瓜种子明显变大,平均产籽量比起源二倍体少85.56%.[结论]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性状优势明显,可作为商品种或育种中间材料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用节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了种子萌发中乙烯释放量,过氧化氨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品种性型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刚吸胀的种子无乙烯释放,将萌发时乙烯量迅速上升,萌发盛期出现第一个高峰,们根出现时达最高峰,后陡降,CAT和POD活性在种子萌发中波动上升;三者均与雌花节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5**,0.9768“,0.9481“。乙烯直接影响性型,CAT和PO D通过乙烯影响性型,与乙烯释放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964”“和0.9959””·  相似文献   

14.
花后DA-6处理调控小麦种子活力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高活力的种子萌发迅速整齐,抗逆性强,具有很大的生产优势。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作为叔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调节碳氮代谢,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目的】分析花后喷施DA-6对小麦籽粒物质积累、物质代谢和抗逆关键基因表达、种子千粒重、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的影响,明确DA-6调控小麦种子活力的机理,为DA-6在小麦高活力种子生产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小麦品种良星77和山农23号为材料,于花后2和6 d进行DA-6田间喷施。试验于2017—2018年、2018—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马庄试验基地(117°E;36°N)进行,设置2个处理浓度(0和6 g·L-1 DA-6)和2个处理时期(花后2和6 d),设置3个区组,每个小区面积6 m×3 m。于籽粒灌浆前期和中期(花后12和22 d)取籽粒、穗下节和旗叶鲜样,用于物质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检测。于籽粒发育的不同天数取样(花后25、30、35和40 d),自然晒干后脱粒测定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等;对于成熟期收获的小麦穗,取小麦整穗、不同穗位(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粒位(下位粒和上位粒)的种子测定发芽活力指标。【结果】花后6 d喷施6 g·L-1DA-6可大幅度提高千粒重及种子蛋白质含量,使2个小麦品种的穗上部和上位粒种子的单株干重显著增加,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花后6 d喷施DA-6有效降低了不同穗粒位之间的种子活力差异,使小麦不同穗位、粒位种子的活力得到整体提高,尤其以穗上中部籽粒及上位粒的种子活力提高更为明显。而花后2 d喷施DA-6则使种子活力显著降低,千粒重及种子蛋白质含量也有降低。良星77和山农23号的千粒重均表现为随着籽粒灌浆期的延长,千粒重先升高后降低;但相对蛋白及绝对蛋白含量则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渐升。同时,两品种均表现为花后6 d喷施6 g·L-1的DA-6时千粒重及蛋白质含量最高。此处理下,良星77花后40 d收获时,千粒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相对蛋白质含量、绝对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山农23号花后6 d喷施6 g·L-1 DA-6后千粒重、绝对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两品种花后2 d喷施DA-6对千粒重、相对蛋白质含量、绝对蛋白含量及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花后6 d喷施DA-6可诱导叶片蛋白磷酸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茎秆中Ⅰ类hsphsp70表达量显著提高,籽粒中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和hsp82的表达也显著上调。花后6 d喷施DA-6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期α-淀粉酶活性检测表明,山农23号的对照和处理组均表现为其α-淀粉酶活性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喷施DA-6可显著提高2个品种的种子萌发72 h的α-淀粉酶活性。【结论】花后6 d喷施DA-6促进小麦中蛋白和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及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利于促进种子贮藏物质合成,使种子蛋白质含量升高,最终导致千粒重提高;同时还显著增加2个小麦品种穗上中部及上位粒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单株干重,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降低不同穗粒位之间种子活力的差异,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物质转化能力,促进幼苗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种子活力。小麦种子花后6 d喷施6 g·L-1 DA-6是提高小麦种子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柴胡种子的生物学性状,探讨柴胡种子发芽进程的变化规律,测定了l2种柴胡种子的大小、千粒重、生活力、发芽率,并对其千粒重、生活力、发芽率3项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种柴胡种子的3项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和生活力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6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的发芽率差别很大,发芽进程也不相同,‘中柴一号’等高发芽率品种的发芽起始日早,发芽延续时间长,且有发芽高峰期;‘左权柴胡’等低发芽率品种发芽起始日晚,发芽延续时间短且日发芽数较恒定,无发芽高峰出现。筛选出的高发芽率品种,对柴胡良种选育和实际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提高丝瓜(Luffa cylindrica)产量的途径。[方法]以义乌白皮丝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施肥处理,对丝瓜单瓜重、单株结瓜数、产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基肥450 kg/hm2,定植10 d后追肥112.5 kg/hm2,始花期追肥112.5 kg/hm2,始收后每10 d追肥一次75 kg/hm2的施肥方案中丝瓜的产量最高,且商品性佳。[结论]该研究为丝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沼液浸泡稻种育秧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可提高发芽率、成秧率和分蘖率,叶面喷施沼液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两者并用,更能提高水稻产量,是生产上值得推广的一项辅助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瓜自交系数量性状分析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Poiret]37个自交系的茎节间长、主蔓粗、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柄粗、主蔓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主蔓20节内着生雌花数等8个数值数量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有差异,主蔓20节内着生雌花数的变异系数达69.15%,最小的是叶柄长的变异系数,只有12.00%。主蔓第1雌花着生节位与主蔓20节内着生雌花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主蔓粗、叶柄粗均与主蔓第1雌花着生节位呈显著负相关,叶柄粗与主蔓20节内着生的雌花数呈显著正相关。37个南瓜自交系经聚类分析,可分为2个类群4个大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商洛连翘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以便控制其质量,规范种子供需市场,采用连翘种子检验方法,测定不同来源连翘种子的发芽率、千粒重、净度、含水量和生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商洛地区连翘种子的净重为50%~58%,平均值为48.35%;千粒重为2.7244~2.8312 g,平均值为2.7687 g;含水量为5.69%~6.37%,平均值为6.12%;发芽率为26.69%~50.00%,平均值为42.0%;5 d内的发芽势为0~20%,平均值为8%。种子的颜色为褐色和黑色2种,其中以褐色种子为佳。根据K类中心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以发芽率和千粒重2项指标为主要标指,以净度和含水量为参考指标的4项指标3个等级的连翘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分为1、2、3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20.
对展毛野牡丹的种子特性和花粉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展毛野牡丹的种子细小、数量多,千粒重约0.053 g,每果种子数3 000粒左右;种子为不规则三角形,有深浅2种颜色,浅色与深色种子数量比约为1∶1.45。展毛野牡丹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可达64.73%;能萌发的是浅色种子,深色种子基本不萌发;光对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展毛野牡丹的异型雄蕊中,具有紫色花药的较长雄蕊的花粉活力要高于具有黄色花药的较短雄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