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旱作农业是指依靠和充分利用降水及有限灌溉水源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和集雨补灌两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利用各种农艺技术和工程措施,尽可能地提高降水的保蓄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是世界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以秸秆覆盖和少免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有节约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既能发展农业生产,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既能立足当前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能培肥地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显然,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生产与生态“双赢”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维持并改善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农业生态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耕作习惯,通过试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丘陵半丘陵旱地区土壤深松机械化技术和与之相配套的生产工艺,减少土壤的流失,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一、保护性耕作的内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作用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它有利于保水保土。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冰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保护性耕作是一场新的耕作革命,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未来10~20年中,保护性耕作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向人类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的产业,是人类社会有组织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基础。所以如何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完成农田耕作的基本任务,解决耕作方法的优化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适合张掖市冷凉风沙灌区农业生产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但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是其中最为薄弱环节之一。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首先,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造成产量严重损失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随着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但在很多地方,由于人们习惯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土壤暴露,风蚀剧烈,加剧了土壤贫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由于长期对土地的掠夺式种植,造成农田土壤物质与能量的收支失衡,土壤肥力日趋下降,土地得不到休养生息,农业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制约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从建设良好农业生态系统入手,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由于传统的深翻深耕种植方式,致使其农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因此,为实现湖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改革传统的种植方式,积极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农业生产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两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最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机械深松,以及杂草、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言是重大的变革,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者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及河南省镇平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业是农业大省,也是典型的干旱缺水及旱作农业省份之一,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为主。全省年平均降雨量为522mm,仅占全国平均降水量的80.6%,并且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间集中、地域分布不均,造成地上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代表了现代土壤耕作发展的新趋势。该技术可减少机具进地次数、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给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此。分析了少(免)耕的机理及作用。介绍了实施要点。指出了实施中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浅旋播种机与带状旋播机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具特别是免耕播种机是否适用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使用的小麦免耕播种机主要是部省推荐的带状旋耕免耕施肥播种机。从实践看,推广工作并不顺利。第一年因有补贴,机手高高兴兴购回机具,经过一年的使用,第二年即废弃不用或改作它用。出现这种现象固然有机手及农民耕作观念、气候、播种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机具性能、播种效果及经济效益差等原因,机手不愿意用。而机手及农民对1999年引进推广的浅旋施肥播种机比较欢迎。根据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要求,我们对浅旋播种机及带状旋播机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证明浅旋播…  相似文献   

13.
<正>2003年喀什地区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后,在英吉沙县项目示范区,开展一系列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工作,收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2006年3月通过了农业部的验收。项目验收后在英吉沙县苏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保护性耕作和保护性耕作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性耕作是世界上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体现核心技术主要靠的是硬茬播种机。实施的结果是,因减少了作业次数而降低了成本;因减少了水土流失、培肥了地力而提高了抗旱增产的效果,同时也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它的可贵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15.
垄作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技术中玉米根茬处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玉米根茬处理技术的现状,结合垄作保护性机械化耕作的特点,提出了苗带浅旋处理玉米根茬模式及大垄多行种植技术避茬播种模式,并分析了两种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及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南北美洲、澳洲国家的主流耕作方法,欧、亚、非洲国家也在应用推广.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农艺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相对较晚.1991年以来,研究了大批轻型以及驱动型免耕播种机具,通过农艺农机结合的田间试验形成了一批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角度看,保护性耕作与保护性种植结构无论如何也不能相提并论.之所以把它们放到一起,完全是出于"保护性"这个共同基点.众所周知,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和价值是通过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锄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的目的.其明显特征是,既保护和改善了作物生长的立地条件,也保护和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周边环境-当然,也保护和改善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言之,保护性耕作的可贵之处在于以"保护性"作为农业节本增效的前提而存在.  相似文献   

18.
刘芳  叶进  李卓  袁志德 《农机化研究》2013,35(5):246-248,252
农业机械要适应我国市场,必须要有更轻便、更经济、更高效的特点.如何在农业机械的设计上突破创新,是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目标之一.为此,综述性地阐述了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在微耕机等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并且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重点介绍了创新设计、模糊评价法、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人机工程设计及其它现代设计方法等在微耕机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东北平原棕壤土区合理耕层耕作模式与配套机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传统耕作机械田间作业频繁,增加了土壤坚实度,使土壤容重增加,造成了土壤的板结,犁底层加厚上移,影响作物产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东北平原棕壤土区辽宁省铁岭县的实际情况,结合联合整地、深松、深松联合整地及免耕播种4种耕作模式,与当地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合作,对4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在距地表5、10、15cm土壤深度时,深松模式土壤温度高于联合耕整地模式1.6、1.5、1.1℃;免耕播种比联合耕整地模式的土壤温度分别高了2.8、2.2、1.9℃。土壤含水率方面,免耕播种含水率最高,在垄台、向阳面、向阴面分别比联合耕整地模式高6.9%、12.2%、15.2%;在土壤容重与土壤紧实度方面,深松模式在深度10~30cm范围内土壤容重低于未深松模式0.3g/cm3。根据土壤理化特性,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现有配套机具进行优化配备,并对配备后进行效益分析,得出深松覆盖模式的收益最高,达到1.29万元/hm~2;其次是免耕播种模式,达到1.25万元/hm~2;深松联合整地模式与联合整地模式分别为0.90万元/hm~2和0.74万元/hm~2。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当地土壤性质的耕作模式与合理配套机具。  相似文献   

20.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吉林省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