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再生力及其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稻亚种间杂种再生力与头季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表明, 出穗期和有效穗数对杂种再生力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出穗期的直接作用最大。每穗粒数通过有效穗数间接影响杂种再生力,亚种间杂种的超亲晚熟和超亲优势普遍存在并呈极显著正相关。讨论了作为复合性状的再生力的遗侍基础的复杂性及其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程氏指数法分析和划分13个亲本和48个亚种间组合(F1)的籼粳属性表明: 原认为是爪哇型的CPSLO17应归属偏粳型;亚种间F1可以划分为4类.即粳、偏粳、籼和偏籼,但主要以偏粳和偏籼为主,完全为粳型或籼型的极少;亲本细胞质对F1分类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育种实践中,欲选育籼型杂交稻组合时,以籼稻为母本容易成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3.
水稻亚种间杂种配子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水稻亚种间杂种配子育性的研究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646100)关键词亚种间杂种,雄性不育,雌性不育GameFertilityofF_1betweenIndicaandJaponica¥HEGuanghua...  相似文献   

4.
5.
对18个水稻亚种间杂种及其21份亲本材料进行了光温反应测定,分析了F1与其亲本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亚种间杂种的感光性强和短日高温生育期短表现为超显性遗传或显性遗传;感温性的遗传关系比较复杂。并从光温反应特性的角度对我国主要稻区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的亲本配组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7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型品种及其杂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23℃时,亚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显著降低,不同组合花粉育性存在明显差异,而品种间杂种和常规品种的花粉育性受影响较小;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常规品种和品种间杂种的花粉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与组合间存在差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温度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与花粉育性呈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种与常规品种的相关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减数分裂期的花粉育性受温度影响,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较常规品种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Pgi-1同工酶的异常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或偏粳型广亲和性品种的杂交后代F2集团8个,分析了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Pgi-1同工酶的分离情况。其中4个F2集团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离正常的孟德尔分离比例,带粳稻标记基因Pgi-1的配子明显减少,只占总受精配子的41.4%±2.8%。而另4个F2集团则保持正常分离比例。分析结果表明, Pgi-1的异常分离与雌性育性无关,也不是由于花粉形态性败育而致,在第3染色体Pgi-1附近,存在一个独立于ga-2和ga-3的新的配子体基因,控制花粉的受精竞争。在该配子体基因位点上,一些粳稻品种或偏粳型广亲和性品种具有的等位基因可以消除籼粳交后代中由于受精竞争而导致的粳配子败育。  相似文献   

8.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in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R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yields of rice crop increased drastically after the beginning of rice green revolution symbolized by utilizing semi-dwarfing gene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hybrid rice. The increase in rice yield not only can handle the food crises in China but also ac…  相似文献   

9.
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形态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细胞形态观察,籼粳亚种间杂种结实的亲和性及籼粳亚种间分化与亲和性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花生库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通过对花生库源关系研究结果得出:花生叶片间具有较强的补偿效应。花生单叶光合强度随库源比的上升而增加,随库源比的下降而降低;荚果库具有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改变库源比,对植株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建立了花生荚果产量与库源比的数学模型,认为在花生产量形成中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赣亚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赣亚1号是江西省滨湖农科所用广亲和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粳型恢复系Hb-01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是目前国内亲缘关系最远的实用型亚种间组合。2001年12月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002年2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株型理想、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强、耐肥抗倒、弱感光、易制种、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以常规稻特育和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对5个亚种间组合种子吸胀过程胚中ATP含量与呼吸强度的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2个亚种间组合U2/89-1与W6184S/1078表现出明显的种子主理代谢优势;进一步对幼苗生长势观察发现;吸胀种子胚中ATP含量及呼吸强度与营养生长旺盛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亚种间杂种营养优势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率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2个籼稻品种间杂交组合和4个亚种间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结实率稳定性。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组合比品种间杂交组合和亲本在育性敏感期更易受温度的影响而造成结实率不稳定;父本与杂交组合的育性稳定性没有必然的联系;花粉败育是亚种间杂交组合遇低温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亚种间优质米组合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交组合及其亲本的稻米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水稻亚种间优质米组合时,亲本中必须有1个优质米亲本,另一个为高产中等米质亲本;配制偏粳组合时,最好选用粳型不育系作母本;反之,配制偏籼组合时,应选用籼型不育系作母本;双亲垩白度都高的亲本不宜选用;另外,在选配偏粳组合时,不宜选用直链淀粉含量高(24%以上)的籼稻作父本,最好直链淀粉含量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5.
滇型籼粳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杂种优势强。为了选育出竞争优势很强的籼粳杂交稻,首先应用籼、粳亚种的品种或材料进行杂交,以选育出籼粳交的保持系、恢复系或材料;其次用籼粳交的保持系或材料转育成不育系或材料;第三用籼、粳稻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测交;第四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稻品种或材料测交;第五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进行广泛测交,再从中选出竞争优势强的籼粳杂交组合;第六,经过试种、鉴定,选出竞争优势极强的籼粳杂交稻。  相似文献   

16.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冈优88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寿  李平  李仁端 《杂交水稻》2000,15(3):7-8,22
首先用密阳46作母本与明恢63杂交选育出恢复系6323;然后从恢复系6323与粳稻天然杂交后代选育成籼粳亚种间重穗型恢复系蜀恢881,其穗平重可达4.31g,它与三系不育系冈46配组,培育出了籼粳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强优势组合冈优881。该组合产量高,米质好,抗瘟性强,适应性广,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两系亚种间杂交早稻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凯明 《杂交水稻》1997,12(1):18-22
根据测定分析,初步表明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早稻组合干物质积累量大,且具有明显的中、后期优势,尤以生育后期优势显著。干物质的分配较合理,根系和穗部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稻。叶面积适中。后期光合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近几年两系法和三系法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展望了亚种间杂交稻发展的光辉前景。文章认为,F1低结实率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向两系或三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或广亲和不育系;同时,选择合适的广亲和亲本,可以大大提高亚种间组合的籽粒充实度;选择弱感光性的亲本,可以解决生育期超亲问题,进而有助于植株偏高问题的解决;理想株形育种在等位半矮秆基因的导入,对亲本株形及源流库特性等的选择,及对米质均优、粒形相近亲本的选择等问题上的具体运作,可致F1株高适中,籽粒充实度提高,米质分离现象减弱。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等学科的协作攻关,将推动亚种间杂交稻由试验向生产更大规模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