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1):i001-i001
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隶属于北京市农业局,1990年10月正式对外开展工作。主要职能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负责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并对其标志进行认证管理。设有业务室、监测室、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科和办公室四个科室。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和整理土壤调查、土壤分析的数据,系统设计采用B/S结构,利用Java1.4和Arcinfo开发软件,以ArcIMS9.2为发布服务器,构建了基于GIS的农产品产地安全数字化预警系统,实现产地环境质量长期预警和突发农业环境污染事件预警。农产品产地安全数字化预警系统的开发将为农业产地环境质量的监控、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决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提供基础平台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土壤学报》2003,40(3):479-479
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为依托部门 ,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已于日前启动。该项目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目标 ,阐明长江三角洲 (沪苏杭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加入WTO的需要,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经过努力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农产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伞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土壤》2003,35(2)
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为依托部门、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已于日前启动。该项目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目标,阐明长江三角洲(沪苏杭)、  相似文献   

6.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对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随着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升级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进一步提升农业环境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与管理决策平台关键技术,构建融合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的农田污染监管平台,是及时准确把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动态,实施农田污染分类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这一管理需求,科技部联合农业部审批通过了第一批“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包括“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与监管平台研发”在内的共11个专项项目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全面客观地评价和预测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于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0年临汾市尧都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相关数据,从农业自然环境状况、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构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并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临汾市尧都区未来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尧都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质量等级从2001年的"差"变为2015年的"优";尧都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空间差异明显,不同乡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态保护力度等因素不同,导致全区农业生态环境格局分布的差异性以及空间演化的异质性;农业生产投入子系统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影响最大,表明了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显著影响;针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度,尧都区应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提高林地指数,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合理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改善农田排水系统,逐步加大生物农药施用量的比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预测研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F0004-F0004
农业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源头。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AEMC)作为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的网头单位.和全国33个省级和800多个重点地、县级农业环境监测站一起,肩负着保护农业环境的重任。30多年来。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AEMC)在全国农业环境质量调查、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信息平台建设、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 国家对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5250亿b以上、农民收人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在工作着力点上,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突出“巩固、加强、优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耕地被占用,耕地用养失调及化肥和农药等化工产品过量使用,导致农田面积减少,耕层土壤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养分不均衡,水土流失加剧,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酸化加重,土壤退化和污染加速,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威胁我国农产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的不均衡。本文评述了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成因,分析了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为尽快实现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从6个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