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笃斯越桔的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笃斯越桔嫩枝及硬枝扦插,用生根剂处理插穗,在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桔扦插用河沙作为基质最好,生根剂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越桔嫩枝扦插以ABT 1mg/L、NAA 1mg/L和IBA 1mg/L效果最佳。笃斯越桔嫩枝扦插比硬枝扦插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生根剂处理插穗,并在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河沙作为基质最好,生根剂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笃斯越桔组培繁殖育苗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笃斯越桔去叶带芽嫩茎为试验材料,对长白山笃斯越桔组培繁殖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 2ip3.0 mg.L-1,分化率可达73%;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为WPM 2ip15.0 mg.L-1 NAA0.2 mg.L-1,增殖系数达7.2倍;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4MS IBA0.10 mg.L-1,生根率达97%以上。生根小植株在阔叶腐殖土上,经温室炼苗45 d,圃地移栽成活率可达85.7%以上。  相似文献   

4.
浑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1988年春季开始,在大阳岔所实验基地进行了越笃斯桔的野生引栽、种子育苗、无性繁殖等项试验。现栽种的越桔成活率达到90%。这一试验,为进一步研究越桔的繁殖栽培技术和生长条件奠定了基础。为了把这一试验推向前进,浑江市林科  相似文献   

5.
对野生笃斯越桔采取排水、疏灌、修剪等经营措施,可提高笃斯越桔产量。并可通过平茬更新复壮、埋根埋干、移栽等繁殖措施扩大其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笃斯越桔天然群体果实性状变异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进行林分类型间植株生长、单株结实量的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确定"白桦+赤杨+柴桦+柳树+笃斯越桔+越桔+杜香"、"白桦+柴桦+柳树+笃斯越桔+杜香"及"白桦+柳树+笃斯越桔"林分类型内的笃斯越桔为优良群体。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单株结实量、果实类型及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初步认定:生长在"白桦+赤杨+柴桦+柳树+笃斯越桔+越桔+杜香"林分类型内的笃斯越桔为优异种质。同时,创新提出优异种质组织培养规模化苗木繁育的关键技术,为笃斯越桔遗传改良和优异种质的创新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给笃斯越桔的遗传改良和优异种质的创新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在笃斯越桔天然群体果实性状变异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进行林分类型间植株生长、单株结实量的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确定"白桦+赤杨+柴桦+柳树+笃斯越桔+越桔+杜香"、"白桦+柴桦+柳树+笃斯越桔+杜香"及"白桦+柳树+笃斯越桔"林分类型内的笃斯越桔为优良群体。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单株结实量、果实类型及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初步认定:生长在"白桦+赤杨+柴桦+柳树+笃斯越桔+越桔+杜香"林分类型内的笃斯越桔为优异种质。提出了优异种质组织培养规模化苗木繁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和越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26个林业局野生笃斯越桔和越桔资源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面积、蕴藏量及生长环境等情况,总结出大兴安岭地区野生笃斯越桔和越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黑河市大岭林场笃斯越桔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岭林场笃斯越桔资源非常丰富。利用最新卫片调查可知 :大岭林场的笃斯越桔资源集中、成片分布的地方主要在伊沙营林区 ,仅这里就集中分布 83 2 2 hm2 。经调查 ,笃斯越桔密度为每平方米 2 4株。每年可采笃斯越桔 1 73 92 98kg(按 2 0 0 2年的产量计 )。建议对笃斯越桔资源加强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 ,确保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栾兆平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4):11-12,16
对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的生长条件进行分析,探究主要的立地条件因素,为野生笃斯越桔拟自然栽培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SPSSClementinel2.0软件,以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全氮为输入神经元,以野生笃斯越桔植株高为神经网络输出神经元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以BP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各立地条件因素的敏感度来评价各因素对野生笃斯越桔植株高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影响野生笃斯越桔生长高度的主要立地条件因素大小排序依次为土壤类型、全氮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应用BP神经网络对野生笃斯越桔生长立地条件进行研究,为笃斯越桔的人工栽培与繁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