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翻古籍,对古人食蕈事颇多注意。尤其对叙写生动形象者,则信手抄写,而后加以比较,情之所至,缀之而成“趣闻”,愿与知音共享。元朝“松阳(旧县治,在浙江省西南部,今划入遂昌县)县诗人程渠南,滑稽之士也”(《草木子》)。他就曾“与僧信道元,同斋食蕈”。吃过后,并应信道元之请,写了首题为《食丁蕈戏作》的七言绝句,  相似文献   

2.
《养小录》为清代顾仲所编著。顾仲,浙江嘉兴人,字咸山,又字闲山,号松壑,又号中村。他对庄子学说特别爱好,曾“著说庄千万言,剖从前之芒昧”,故人亦称他“顾庄子”。顾仲除有《养小录》外,还有《历代画家姓氏韵编》、《松壑诗》等著作。《养小录》共三卷,记载了饮料、调料、蔬菜、水产、家禽、糕点等一百九十余种,内容丰富,制法简明,既讲究肴馔的实用性,又注意清洁卫生,在风味上,以浙江风味为主,兼及中原和北方的风味,是一部颇具影响的烹饪典籍。“蕈”条列在该书卷中的“蔬之属”,共记载了两种食用菌的四种吃法。它们是:“香蕈粉”、“熏蕈”、“酱麻菇”和“醉香蕈”。除“香蕈粉”外,后三种均为冷菜,分别采用了“熏”、“酱”、“蒸”、“炒”、“醉”五种烹调方法,味不雷同,  相似文献   

3.
《人工种蕈法》一名《蕈之栽培》,是民国时期出版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专著。《人工种蕈法》的作者为棉业专家胡竟良,该书于1923年首次出版发行,1942年由“中国农业书局”的“中国新农业”系列丛刊三版发行。此书对菌类文献进行了梳理,引进了国外先进种植技术,推广食用菌种植以改善农业经济。《人工种蕈法》是国内介绍科学种菇技术的第一部公开出版作品,填补了民国食用菌产业萌芽期的诸多空白。  相似文献   

4.
蕈菌学     
蕈菌学是研究蕈菌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蕈菌英文是mushroom,但mushroom一词可译成蕈、菌、菇或蘑菇等,缺少一个统一的名称。研究mushroom的科学也在名称上出现了蘑菇学、食用菌学、药用菌学等等不同的提法。由于对mushroom的理解不同,很多学者所下的定义也不同。公元一七○三年吴材著的《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蕈”和“菌”皆指具有显著子实体的高等真菌。在分类上,我们一般把不同的微生物称为不同的菌(当然,每一种类都有其专一的学名),如Bacteria称为细菌,Actinomyces  相似文献   

5.
九百多年前,徐州城中有一家以经营素食闻名遐迩的饭店——“虚白斋”。当时的知州苏轼,待客会友,常往此斋用膳。这纪事出自东坡铮友,著名高僧道潜《参寥子集》一首诗的小序中。《食用菌》82年第二期曾刊辛文同志《精神副食品——菌蕈诗》一文内所引苏轼《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这首诗,就是他们之间过从甚密,情趣相投艺术形象的再观。  相似文献   

6.
蕈,在《随园食单》中的地位,确乎举足轻重。这位“论文赋诗,享文章之盛名达五十余年”的“小仓山房随园”主人袁枚(1716~1797),深深懂得”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而“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的道理。所以,蕈类在他的食单中也就迭迭出现。雅可作燕窝衬底,拌海参入馔;俗能同炖家常豆腐,亦可单独成菜。无论成菜,抑或  相似文献   

7.
蕈菌学是研究蕈菌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簟菌英文是mushroom,但mushroom一词可译成蕈、菌、菇或蘑菇等,缺少一个统一的名称。研究mushroom 的科学也在名称上出现了蘑菇学、食用菌学、药用菌学等不同的提法。由于对mushroom 的理解不同,很多学者所下的定义也不同。公元1703年吴材著的《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蕈”和“菌”皆指具有显著子实体的高等真菌。在分类上,我们一般把不同的微生物称为不同的菌(每一种类都有其专一的学名),如Bacteria 称为细菌,Actinomyces 称为放线菌,Yeast 为酵母菌,Rust 为锈菌,Smut 为黑粉菌,Fungus 为真菌。为了与上述微生物名称相适应,拟将mushroom 译成“蕈菌”。笔者认为,蕈菌是指那些具有显著子实体以资鉴别的一类  相似文献   

8.
1981年秋,去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查找资料,翻阅到一些菌蕈诗,心有所感,写成此篇,不揣浅陋,谨就教于大方。人非草木,熟能无情。我想,在诗人的眼里,一草一木,土菌木蕈,都可以托物寄兴,述志书怀,沟通人们心灵的。因此,欣赏古人吟詠菌蕈的诗,可以说是享用一种精神副食品。最早以菌蕈入诗的诗人当推屈原。他在《九歌·山鬼》中吟詠的“三秀”,就是灵芝。诗中以灵芝喻贤哲,以葛石喻谄谀  相似文献   

9.
日本江户后期本草学家佐藤成裕在其《惊蕈录》中引用了一段自称出自南宋陈仁玉《菌谱》的文字,涉及中国古代食用菌栽培中的惊蕈技术.由于这段文字不见于现存各版本之《菌谱》,因此长期以来,中日学者或认为这段文字为《菌谱》之佚文,或认为出自另一未知版本之《菌谱》.实际上,《惊蕈录》中的这段文字系转引自方以智《通雅》的“芝栭”条,因作者断句之误,误以为出自《菌谱》.《通雅》“芝桶”条又和方以智《物理小识》的“菌栭”条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对比,再结合其他史料,可知《通雅》“芝柄”条中的相关文字其实源自方以智自己的耳目见闻,而非引自他书;其中前半部分述及明末清初广西平西山山农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后半部分述及当时福建的惊蕈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玉蕈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族,玉蕈属,是日本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近年来,外商以“真姬菇”的名称引入我国山西、福建、吉林等省栽培。很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高档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天花蕈”名源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花”为古代名菌,累见于史乘典籍,文人呤詠。经刘波(1958)考订,认为古籍所载之“天花蕈”即今日所指之平菇。这一论断已被国内菌学工作者所接受。在我国历史上,天花蕈曾一度被认为是山西五台山特产。南宋陈仁玉《菌谱》(1245)称赞“五台‘天花’,亦甲群汇”。这一说法从宋、元文人笔下亦可得到佐证。南宋初年,朱弁奉使全国,在朔北被羁留十六年之久,曾留有“谢崔致君饷‘天花’诗”,其中有云:  相似文献   

12.
菌蕈拾零     
松花着处蕈花生,雨后崖前采几茎, 吩咐山妻好珍重,姜芽篱笋共为羹。这是277年前《吴菌谱》中的诗章。它不仅描述了食用蕈的生态习性,而且还介绍了同姜笋一起做羹的烹调方法。我国人民采食野生菌蕈的历史是悠久的,在古代的三本著名菌蕈专书中,已记载着美味可口的野生食用蕈就有40余种。如餹蕈、奶汁蕈、猪血蕈、姜黄蕈等。直到今天,各地的土特产里,仍有一批  相似文献   

13.
《素食说略》,清薛宝辰(1850~1926)所著。宝辰,陕西长安县人。辛亥革命后,闭门读书,籍医术自养,著述甚丰,《素食说略》为其谢世作。《说略》有四卷,共记述清末“陕西、京师”一带较为流行的一百七十余品素食制作方法,较之《齐民要术·素食》、《本心斋蔬食谱》以及《山家清供》等古代素食论著,不只制法考究,而且内容丰富,为喜嗜素食者所欢迎。《说略》中,对蕈的种类、性质、处理及制作,所述甚详。有些确属珍贵品种,肴馔既成,身价百倍;有的则随手拈来,耗资不多,却极富营养。现将有关内容作一介绍,佳馐愿与君共尝!《说略》卷二开章  相似文献   

14.
从晚清《农学报》中查阅的有关食药用菌文献20篇,按近代食药用菌及其栽培技术、近代食用真菌知识、食用菌罐头加工与国内食药用菌土产及贸易、我国蕈菌古籍四个方面作出简要介绍。从中反映出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进入近代食药用菌科技萌芽期,遂使我国食药用菌生产进入到依靠经验的传统栽培与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科学相交融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21,(3)
正2021年4月19日,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庆元县副县长吴小军,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食用菌产业中心、庆元县龙溪乡、县图书馆、县香菇博物馆代表、该书编委成员、菇民代表、读者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首发式上专著作者叶庆德讲述《蕈山客》编写历程,与会代表交流了读后感。  相似文献   

16.
正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属伞菌目口蘑科玉蕈属,又名真姬菇、蟹味菇、海鲜菇,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珍稀食用菌[1]。目前,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一些大型食用菌企业都在工厂化生产斑玉蕈。工厂化瓶栽斑玉蕈是采用先进的工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智能化的出菇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斑玉蕈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周年生产。现将斑玉蕈工厂化栽培的设施栽培条件、关键  相似文献   

17.
祝愿全国食用菌同仁事业发达、财源广进 经营宗旨:格守信誉、保质保量、面向菇农、优质服务 为推动食用菌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扩大食用菌经营市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菌蕈展销部愿提供以下服务:批零兼营各种菌蕈器材,食用菌生产原辅材料;邮售各种菌蕈生产技术资料;代购、代销各种菇类产品,并提供食用菌产销信息;开展食用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设食用菌病虫害门诊部,提供各种防治药剂;开展真菌文献、档案、资料查询;批量销售各种食用菌优良菌种;批零兼营各种自研真菌药物(天麻片、银密片、猴菇菌片等);经销食品、副食品、干菜食品及其他物资;打字、复印、摄像。  相似文献   

18.
这一期《浙江食用菌》为祝贺张树庭教授八十寿诞,收到了来自不同层面、地域和范围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张树庭教授是如何在国际讲坛上神采奕奕讲演、传播、引导蕈菌业发展;在菇农的菇棚里细细询问、观察、指导蕈菌的生产;在药用菌企业的车间里研究高科技产品的前沿探索;在艾滋病蔓生的国度里关注其患者身心的健康;在香港中文大学不懈地吸引、培训中外蕈菌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祝《食用菌》公开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认识与利用真菌资源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诗经》、《礼记》、《春秋》、《本草》都有记载;朱熹、朱弁留下了赞美紫蕈、白蕈、天花蕈风味的诗句;陆仁玉、潘之恒写下了《菌谱》《广菌谱》专著。食菌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醣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及一般蔬菜所短缺的物质,人们自来当作珍贵食品。我国食用菌种类很多,可达数百种,如木耳、银耳、香菇、冬菇、牛肝菌、口蘑等,为广大群众所喜食;猴  相似文献   

20.
谁将紫芝苗,种此槎上土。 便学商山翁,风餐谢肥羜~[2]。 [1]紫蕈:一种紫色的蘑菇。 [2]肥羜:出生五个月的小肥羊(见《说文·羊部》)《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