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蔬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白粉病多发于瓜类,可用70%托布津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多硫合剂(40%多菌灵加硫磺胶悬剂)10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2.
用40%氧化乐果乳油、45%马拉硫磷乳油、2.5%天王星乳油3种药剂喷雾防治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fraxinus Tang.)雌成虫。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和2.5%天王星500~2000倍液防治白蜡绵粉蚧雌成虫,其防效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拉萨地区的日光温室,用4种杀菌剂进行防治西瓜白粉病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喷药两次,50%翠贝3000倍液的防效最高,达82.61%;60%世达瓜粉安1000倍液和20%铲锈除粉8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9.44%和79.29%;15%三唑酮500倍液的防效相对较低,为73.13%。  相似文献   

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吡虫啉对秋季十字花科蔬菜上常发性害虫小猿叶虫、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二虫并发时,用10%可湿性粉剂1250倍液喷雾,药后7天、14天校正防效分别为98.8%、99.8%和93.1%、97.6%,明显优于速灭杀丁1500倍液。如单独防治蚜虫,用2500~5000倍液,即可有效地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5.
经病苗组织分离培养确定,杉苗猝倒病的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占59.7%、Fusarium spp.占38.9%、Pythium spp.占1.4%。在室内通过Trichoderma harzianum(Fo60)对敌克松(Dexon)耐药性测定表明,Fo60对敌克松有极大耐性;经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同对照相比,每平方米施敌克松4克三天后再施Fo60菌粉50克,只施菌粉50克和只施敌克松4克处理,三种病原菌引起的杉苗猝倒病分别减少71.1%、53.4%、43.8%;由R.solani导致的杉苗猝倒病分别减少99.5%、92.2%和43.8%。其中均以敌克松同Fo60菌粉联合防治最好。  相似文献   

6.
月季白粉病药剂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药效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月季白粉病效果最好的药剂是质量浓度为50%的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500倍液,其防效均达100%;防治月季白粉病较好的药剂及质量浓度是高脂膜5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及500倍液,50%硫悬浮剂800倍液,50%代森锰锌800倍液,15%粉锈宁1500倍液、50%我菌灵800倍液,其防效达83.2%-93.1%。  相似文献   

7.
采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5%结晶石硫合剂、50%代森锰锌等9种常规农药,对薇菜白粉病的分生孢子进行毒力测定和对薇菜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5%结晶石硫合剂179倍液(0.2°Be)和扑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种药剂对薇菜白粉病防效良好。3种药剂可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一、白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开始在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大呈圆形白色粉状斑,以后变为灰白色,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叶柄、嫩茎上症状与叶片相似. 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在发病初期用力亮(75%十三吗林)5000倍液、纯通(25%腈菌唑)4000倍液、泰高(60%腈菌·锰锌)1000倍液或千清(45%硫磺胶悬剂)800倍液等喷雾,要避免高温时间用药,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交替选择药剂.  相似文献   

9.
30%戊唑醇SC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30%戊唑醇对江苏建湖县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的防效及适宜用量,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齐穗期用30%戊唑醇SC40-50g/667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87.02%-97.76%,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为87.52%~90.66%,千粒重增加1.3~1.5g。试验期间各处理均未见药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稀释液和稀释倍数对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鸡人工授精中两种稀释液及其不同稀释倍数对受精率的影响。测定了输精后一周内不同集蛋天数的受精效果.结果表明,用1%NaCl液的受精率显著高利6.7%葡萄糖液(P<o.05)。用1%NaCl波稀释,以1:1的稀释倍数的受精率与原精液无显著差异,而以1:2稀释的受精串则较低。输精后的受精率以第三天为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输精间隔以4-5天为宜。  相似文献   

11.
通过5种杀菌剂对玫瑰白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玫瑰白粉病均有较好防效,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5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9.19%和88.51%。45%硫磺悬浮剂300倍液、40%福星乳油1000倍液、12.5%腈菌唑水剂3000倍液和20%三唑酮苯水乳油1200倍液对玫瑰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0.28%、87.64%、88.47%、79.41%,各药剂之间的防效均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防治玫瑰白粉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1、瓜类枯萎病发病时或发病前,可用多菌灵500~700倍液,或50%硫菌灵600~800倍液,或抗枯灵400~600倍液灌根,每穴用药液0.2~0.25公斤,病害发生期每周1次,连续灌3~5次。2、瓜类白粉病用70%的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用200~300倍农抗120液,或50%多菌灵500~700倍液进行喷施。3、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安全起见,在蔬菜上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尽量不用中毒农药,大力推广低毒农药。可推广的低毒杀菌剂主要有: 农抗120又名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剂,适用于防治瓜、果、蔬菜、花卉、烟草、大麦、小麦的白粉病,西瓜和蔬菜的枯萎病,瓜类、水果、蔬菜的炭疽病。一般于发病初期用2%水剂2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再喷1次。防治瓜类、茄子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可用2%水剂130~200倍液灌根,每蔸灌药液500毫升左右,隔5天1次,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要点以及防治效果,在小麦拔节期间应用5种杀菌剂进行一次喷雾,并在小麦抽穗期再次喷雾一次。五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在50%以上,其中以5%烯唑醇微乳剂1500倍液最高;而增产率则以20%丙环唑微乳剂600倍液最高,5%烯唑醇微乳剂2000倍液的效益(产出/投入)最高。5%烯唑醇微乳剂2000倍液用于小麦叶锈病治疗的预防效果显著,兼顾了高防效、高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6,(11):7-7
一、白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250~300克分放在棚内4~5处,点燃闭棚熏1夜,次晨通风,7天熏1次,视病情连续熏3~4次;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40%硫磺悬浮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50倍液,或“农抗120”200倍液喷雾;采用27%高脂膜乳剂70~14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7~14天喷1次,连喷3~4次。二、灰霉病烟熏法同白粉病。也可以每亩用6.5%万霉灵粉尘1千克喷粉,7天喷1次,连喷2次;发病初期喷洒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天喷1次,连续喷2…  相似文献   

16.
2%武夷菌素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2%的武夷菌素水剂在黄瓜白粉病上的防治效果。[方法]以2%武夷菌素180倍液2、60倍液3、40倍液喷雾为处理,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为常规对照,以清水喷雾为空白对照,施药2次,每次间隔7 d,分别于药前、第1次药后7 d、第2次药后7 d、第2次药后14 d调查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并计算防效。[结果]2%武夷菌素水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可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蔓延;2%武夷菌素水剂各处理均未对黄瓜产生药害,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且对其他病虫害或有益生物无直接影响;2%武夷菌素水剂260~340倍液喷雾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结论]2%武夷菌素水剂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一种有效无公害生物农药,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利用Recharge+Dynamic F、百净(3.0%氨基寡糖素AS)、百勇(25%己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几种杀菌剂(菌肥)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依据。结果表明:Re-charge 500倍+Dynamic F500倍溶液与百勇750倍溶液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7d防效达70%以上,推荐使用;3.0%氨基寡糖素水剂750倍溶液对黄瓜白粉病效果一般,连续3次用药后防效为48.96%。  相似文献   

18.
<正> 1.白粉病:拨节至孕穗期病叶率达10%以上,齐穗至扬花期病叶率达20%以上,或齐穗期病指达4以上,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40—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53—66克喷药。 2.赤霉病:在小麦开花到灌浆阶段进行防治。一般小麦扬花期发现病穗,气温在15℃以上,有连续3天阴雨天气,或在10天内有5天以上降雨天气;同时,正是大量病菌预散发期,即有赤霉病发生,应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或50%多菌灵乳剂1000倍喷雾,还可用80%多菌灵微粉,每亩50克加水10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对个别重病田应喷两次药。 3.麦蚜:在抽穗至扬花期,百穗蚜量在300头以上,应用50%抗蚜威5克,或2.5%敌杀死乳剂10—15毫升,或20%速灭杀丁15—20毫升加水10—15公斤,用低量喷雾器喷洒。但要注意保护天敌,当蚜虫与瓢虫或食蚜蝇及草蛉比例在100:1左右,或蚜茧峰寄生率达80%以上时,天敌可控制蚜害,均勿用药。 4.小麦吸浆虫:在小麦吸浆虫发生地方,要根据淘土测报确定是否防治,淘土每小方(5寸见  相似文献   

19.
1小麦病害 1.1麦类白粉病 田间植株发病率达到50%时,用20%粉锈宁2000倍液或安麦净500倍液或2%农抗120~250ml对水40~50kg麦收后清洁麦田,翻耕灭茬;小穗抽浆期,在药中加1%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或麦多微肥喷施.麦种10kg用水润湿后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g拌种,晾干播种.发现病叶后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挑治.抽穗灌浆期:当植株顶3叶病叶率达10%~20%时,用40%禾枯灵75g,于小麦齐穗期杨花期对水50kg喷雾;0.5~0.8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北京枝瘿象虫(Coccotorus beijingensis Lin et Li)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研究结果。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3月上旬,越冬成虫出蛰、交尾。中旬产卵。4月上旬,卵孵化。幼龄幼虫为害小叶朴树(Celtis bungeana BL.)的新梢,形成虫瘿。幼虫期150天左右。三龄幼虫有停育越夏的特性。8月中旬,幼虫化蛹。9月上旬羽化。10月上旬,成虫在虫瘿前端咬一圆形羽化孔越冬。成虫期240天左右。成虫出蛰期用40%氧化乐果1000倍+24%万灵500倍;或50%甲胺磷1000倍+90%敌百虫1000倍等混合药剂,连续喷药两次,间隔7天,累计防治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