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延边黄牛CAPN3基因多态性与氨基酸含量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应用PCR-SSCP检测了96头延边黄牛CAPN3基因多态性,并采用SPSS软件对各基因型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CAPN3基因发生G55556A突变,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其中AA基因型油酸含量显著低于GG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个体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络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表现为AA基因型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GG基因型。[结论]CAPN3基因与延边黄牛氨基酸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黄牛BMPR-IB基因外显子8的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技术,对秦川牛(QC)、鲁西牛(LX)、南阳牛(NY)、郏县红牛(JXR)4个品种共计459个个体BMPR-IB基因第8外显子进行SNPs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基因型与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在QC、LX和NY中分别检测到AA、AB和BB 3种SSCP多态型,且QC、LX和NY 3个品种中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949/0.5051、0.4663/0.5337和0.4118/0.5882。测序结果显示,A等位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NC_007304.3)相比在43 933位发生T→C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3个品种中BB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在LX和NY中,BB型个体的腰高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体长方面,LX中BB型个体大于AA和AB型个体(P0.05),NY中BB型个体大于AB型个体(P0.05),但与AA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对黄牛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以作为黄牛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
以利木赞牛为父本,延边黄牛为母本,得到利延杂交F1牛,将其生长性能与役肉兼用型延边黄牛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从6~24月龄的体重、各项体尺指标,利延杂交F1牛均极显著高于延边黄牛,说明利延杂交F1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比延边黄牛快,且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为延边黄牛分子生物学选种提供依据。[方法]以46头纯种延边黄牛血样为试材,利用PCR-SSCP技术对GHR基因的第8外显子进行检测并测序,检测了延边黄牛群体内GHR的遗传变异。[结果]对扩增产物进行的SSCP检测发现,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B,其中AA、BB为纯合子,AB为杂合子。以AA和BB个体为样本的测序分析发现,有一个新多态性位点。GHR基因多态位点遗传分析表明,AA型个体较多,AB型和BB型个体较少。GHR基因的AA基因型效应在部分生长性状上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研究提示,GHR基因有可能作为延边黄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在育种时应结合多个基因位点才能达到有效选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鲁西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郏县红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对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MyoG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黄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RFLP方法在鲁西黄牛H-FABP基因内发现了1个变异酶切位点,为in tron 2上的H aeⅢ-RFLP。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不同分子标记基因型效应值间肉品质大理石花纹评分和嫩度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鲁西黄牛H-FABP基因中BB纯合基因型对牛肉嫩度剪切力值有较大的影响(P<0.05);对大理石花纹评分来说,3种基因型AA、AB和BB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SCNT)胚胎编码过氧化氢酶(CAT)、锰超氧化物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mRNA表达情况,以孤雌激活(PA)胚胎为对照,利用反转录PCR扩增延边黄牛SCNT胚胎编码CAT、Mn-SOD和GPx的m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延边黄牛SCNT胚胎编码CAT的基因在2细胞期开始表达,且与PA胚胎存在显著差异(P0.05);编码Mn-SOD的基因在8细胞期开始表达,与PA胚胎在16细胞期以上时期差异显著(P0.05);编码GPx的基因在4细胞期开始表达,与PA胚胎在4细胞期差异显著(P0.05),8细胞期以上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与孤雌激活胚胎的差异表明SCNT胚胎抗氧化酶表达的异常可能是由核移植操作过程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RFLP方法对玉山黑猪的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417、0.300、0.017,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其中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1.21头,多于AB型0.91头;BB型经产仔猪数也高于AB型和AA型,但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567、0.333、0.100,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0.80头(P<0.05),多于AB型0.43头(P>0.05);BB型的经产仔猪数也是3种基因型中最高的,但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ESR和FSH-β基因在初产仔猪数及经产仔猪数上都具有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P<0.05)。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RFLP方法对玉山黑猪的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417、0.300、0.017,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其中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1.21头,多于AB型0.91头;BB型经产仔猪数也高于AB型和AA型,但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567、0.333、0.100,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0.80头(P<0.05),多于AB型0.43头(P>0.05);BB型的经产仔猪数也是3种基因型中最高的,但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ESR和FSH-β基因在初产仔猪数及经产仔猪数上都具有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鲁西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郏县红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对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MyoG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黄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选择3头安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延边黄牛母牛为试验动物[(375±20)kg],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饲料添加剂Penac-T对延边黄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enac-T组和石粉组与对照组相比,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0.05);纤毛虫数量和NH_3-N浓度有降低的趋势,但各试验组9 h内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BCP含量在9 h内差异显著(P<0.05),石粉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Penac-T有提高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合成的作用,可促进瘤胃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2.
秦川牛及其杂种牛POU1F1基因多态与生长性能相关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首次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相同季节4月(±10 d)龄纯种秦川牛(QQ)及杂种牛秦安(AQ)、秦德(DQ)、秦利(LQ) 4个群体164个个体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QQ及AQ、DQ、LQ群体POU1F1-HinfI基因座的451 bp 的PCR产物被限制性酶HinfI消化后表现多态性,它们的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232/0.768、0.333/0.667、0.178/0.822和0.181/0.819,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4个群体POU1F1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群体内AB、BB基因型个体在胸围、十字部高指标上显著高于群体AA型个体(P<0.05),即BB、AB>AA(P<0.05),可作为秦川牛体尺指标(胸围、十字部高)候选基因之一。但在体长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不宜作为体长指标候选基因。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相应地B为优势等位基因,对选择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3.
对成年同源兴义矮脚鸡和兴义高脚鸡体重和体尺指标进行测定,表明成年兴义矮脚鸡除胫长明显低于兴义高脚鸡外(P<0.05),体重和其他体尺指标无差异(P>0.05).兴义矮脚鸡出壳即表现矮脚特性,且生长过程中各周龄胫长均明显低于兴义高脚鸡(P<0.05).设计不同杂交组合对兴义矮脚鸡矮脚遗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兴义矮脚鸡矮脚控制基因为常染色体上1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矮脚型控制基因为显性,正常型控制基因为隐性;当矮脚控制基因纯合时,后代在孵化期即死亡,所观察到的矮脚鸡为杂合子类型.  相似文献   

14.
白香猪血液蛋白多态性与若干性状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白香猪群体的血液中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后白蛋白(Po),后转铁蛋白(Ptf)4个蛋白座位的多态性。其中Tf、Po、Ptf发现了多态性而Hb没发现多态性。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检测了各种基因型猪生产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Po、Tf各种基因型之间的体长、体高无差异(P>0.05)。Ptf的AA型的体长长于AB(P<0.05),而2基因型之间的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Ptf的多态性与香猪某些体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测量了延黄牛(阉牛)6,12,18,24,36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比较了24月龄和36月龄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随着育肥时间的延长,延黄牛体重、体高、体长、坐骨端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逐步提高,但体高、体长的增长幅度逐渐降低,体重、胸围、坐骨端宽、管围的最快增长期分别为18~24,6~12,12~18,6~12月龄。与24月龄延黄牛相比,36月龄个体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精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24月龄(P0.05),赖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24月龄(P0.01)。不同育肥时间对延黄牛体重、体尺、产肉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延黄牛育肥至36月龄其牛肉品质更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小梅山猪生长发育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2003~2006年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进行,对小梅山猪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观察分析。试验分析了120头公猪和280头母猪的生长发育记录,结果表明:小梅山猪体重体尺变化,公母猪间比较和生长各时期间比较,与其他地方猪种的发育规律基本一致。公母猪体尺和体重指标在180~360日龄期间的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360日龄以后(P<0.05);180日龄时除体高外其他体尺母猪超过了公猪(P<0.05),360日龄时体重和体尺公母猪之间比较除管围外,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60日龄后体增重母猪为40.07kg,显著低于公猪的49.79kg(P<0.05),360日龄后体尺增长公猪显著快于母猪(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延边黄牛和韩延牛血液中分离Exosome(外胞体),研究2种外胞体对延边黄牛垂体细胞中GH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高速离心等方法,从延边黄牛和韩延牛血液中分离Exosome,并以100 ng/m L的浓度分别转染给原代培养的延边黄牛垂体细胞培养12、24和48 h,对细胞上清液中GH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电镜下延边黄牛与韩延牛血液Exosome均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层膜小囊泡,直径均为30~100 nm,膜结构完整。韩延牛Exosome处理组的延边黄牛垂体细胞GH mRNA表达显著高于延边黄牛Exosome处理组(P0.05)。韩延牛血液Exosome处理组垂体中GH的含量显著高于延边黄牛血液Exosome处理组(P0.05)。[结论]延边黄牛和韩延牛血液中的Exosome对延边黄牛垂体细胞中GH含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基因(zyxin)8个外显子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zyxin基因的多态性与鸡生长和屠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zyxin基因外显子1有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用AA、AB和BB表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B型的公鸡腹部脂肪重、屠宰率显著高于AA型与AB型(P<0.05),AA型与AB型差异不显著。AB型的母鸡心重、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AA、BB型,而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低于AA、BB型。公鸡、母鸡的生长和屠体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比较,除了半净膛率以外,其余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zyxin基因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部分内脏组织、器官和屠宰率等相关指标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血液外胞体中miRNA对延边黄牛垂体细胞中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在延边黄牛和韩延牛血液外胞体中显著差异表达的miR-6523a,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miR-6523a对延边黄牛垂体细胞中GH分泌水平的影响及miR-6523a与靶基因间的调控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结果显示,miR-6523a靶向了SSTR5的3′非翻译区(UT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miR-6523a-mi能极显著提高延边黄牛垂体细胞中GH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而添加miR-6523a-in,GH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所降低,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miR-6523a-mi能极显著抑制SSTR5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而添加miR-6523a-in,SSTR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所提高,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miR-6523a可通过调节SSTR5基因的表达而调控垂体细胞中GH的分泌,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外胞体miRNA调控动物生长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分析研究延边黄牛阉牛和母牛不同部位的肉质差异,旨在为探究性别对肉质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母牛不同部位的肉品利用率。选取体况良好,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延边黄牛阉牛和淘汰母牛各10头,育肥期10个月,屠宰后取西冷、上脑、三角牛霖、三筋和肋条这五个部位的肉样,对肉质性状(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剪切力、pH、肉色)和背膘厚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延边黄牛中母牛在西冷、三角牛霖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阉牛(P0.05),在上脑、三筋、肋条这三个部位的水分含量与阉牛无显著差异(P0.05);阉牛在上脑、西冷、三角牛霖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母牛(P0.05),在三筋、肋条两个部位的脂肪含量与母牛无显著差异(P0.05);母牛在肋条的剪切力值、亮度(L*)显著高于阉牛(P0.05),其余部位与阉牛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在上脑、三筋、肋条、西冷的黄度(b*)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在三角牛霖与母牛无显著差异(P0.05);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母牛(P0.05);阉牛和淘汰母牛各部位的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pH、红度(a*)均无显著差异(P0.05)。母牛的肉品品质虽然总体逊色于阉牛,但是含水量和肉色却优于阉牛,是很有利用价值的牛肉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