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 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 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小春作物秸秆走道式生态还田新技术是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根据都江堰市生态条件和粮油作物麦(油)—稻两熟制茬口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民习惯性露天"焚烧"油菜与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的难题,研究出一项秸秆生物质资源生态还田综合利用新技术。该技术是一项绿色低碳的创新型现代农业新技  相似文献   

4.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1):1-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支撑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写并印发了《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张家港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以及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艺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机械化还田生产工艺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炭化还田作为土壤改良与循环农业的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与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炭化还田在土壤改良与循环农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是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修复土壤污染等方式对农业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围绕生物质炭理化特性及炭化还田改良土壤这一基本途径,系统分析了生物质炭用于改良土壤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提出了生物质炭化还田技术利用模式,探讨了生物质炭在植烟土壤保育和营养管理等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将秸秆直接还田变为‘收储-炭化-产品化-还田’的技术链条,以炭化技术为基础,通过炭基农业投入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实现农田土壤碳封存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日前,秸秆炭化还田固碳减排技术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9月27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9"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绿色农业试验示范观摩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成功举行。盐碱变良田良田更高产观摩会选取了渠口乡水闸村盐碱改良田和姚伏镇小店子村的基本农田两处观摩点,分别对"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绿色农业生产试验示范田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本课题组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从农机的角度来看,秸秆利用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部分的秸秆需要采用机械还田技术进行消化。为实现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制定科学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实施方案,推广和使用适应本地区的秸秆还田机械,这就让还田技术有了很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1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用技术及意义分析1.1主要还田技术及装置分析农作物秸杆实施机械化还田技术已经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1.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例如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土壤结构。近年来,靖边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作物秸秆处理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全新任务。本文对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方法以及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紧扣促进农民增收,瞄准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突出强化科技支撑,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的新技术,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充沛动力。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省着力推广的新技术之一,这项技术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并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的先进农耕技术。实行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要从前茬作物收获开始考虑,主要有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化学除草和农机深松等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3.
秸秆机械化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对地表、水源及大气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当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对于保护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含山县2个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对耕地土壤及农作物产量等的影响,进而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各种农林废弃物总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生物质炭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化并以稳定的碳形式固定形成新型的生物炭产品。生物炭不仅在固碳减排、改良土壤与肥料增效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在土壤修复与水污染处理等一系列环境资源领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以及生物质炭化及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质特征,重点探讨生物炭产品在农业及环境资源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对生物炭技术领域及其在未来农业及环境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为农林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化提供新的思路,为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处理利用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炭化还田,不仅可以解决秸秆废弃或在田间焚烧的环境问题,而且能改善土壤,使得作物的产量增加,并且达到农业固碳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再生资源.通过介绍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分析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影响,总结了当前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秸秆还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正式发布。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分别是: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蔬菜流水线贴接法高效嫁接育苗技术、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床场一体化养牛技术、池塘小水体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秸秆炭化还田固碳减排技术、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秸秆是一种生物质资源,种类多、产量高、分布广。国家农业部于2010年对全国农业秸秆资源专项调查显示,全国秸秆可搜集的资源量为6.87亿t,全国秸秆的利用率为69%。要想进一步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秸秆还田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对农作物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西方的发达国家,秸秆还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非常普遍,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炭化利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结构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每年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有秸秆肥料化技术、饲料化技术、能源化技术、材料化技术等,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生物质炭化技术作为公认的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可行技术措施之一,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通过把数量巨大的农作物秸秆热解炭化后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可以解决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领域面临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构建低碳高效经济发展模式,对保障国家环境、能源、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含碳、氮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秸秆仅作为燃材或就地焚烧,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减缓肥料转化速度,降低肥效。已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碳、碱解氮含量,还对促进磷素循环有积极作用。因此,秸秆还田成为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农业耕作措施。笔者就近年来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影响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目前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以期为该项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