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农业     
正固氮基因研究获突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该校研究人员通过移植固氮基因,成功使一种光合作用细菌获得从空气中吸收氮的能力。这将有助于研究植物固氮技术,培育不需要施氮肥的农作物。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相似文献   

2.
三龙生物肥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研制的生物颗粒肥 ,含有固氮、解磷和解钾微生物。三龙生物肥施入土壤中 ,固氮细菌能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转化成植物能够利用的无机氮 ,解磷和解钾细菌能将土壤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磷、钾素转化成植物能够利用的可溶性磷、钾。 2  相似文献   

3.
植物仅仅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还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必须施用化学肥料作补充。一些固氮细菌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而植物则不能直接利用。1971年,生物学家Ray Dixon成功地用克氏杆菌将固氮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产生了一种新的固氮细菌。  相似文献   

4.
钼肥及钼磷互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微量元素钼的作用 1.参与植物体内氮的转化和豆科作物的固氮过程。植物体内硝态氮必须转化成铵态氮以后才能继续转化,合成蛋白质。缺钼会引起叶片中硝态氮积累,蛋白质合成受阻。钼能促进根瘤菌和自生固氮微生物对空气中氮素的固定,它可以将固氮菌的固氮能力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某些固氮菌没有钼就完全丧失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5.
联合固氮工程菌E7是定植在植物根际的固氮细菌,其主要作用是能产生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刺激植物发根和生长,增强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同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有机氮,菌体死亡后其体内的有机氮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增加植物的氮素营养.由于施用固氮菌后可节省部分氮肥,从而减轻了由于氮肥的过多施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联合固氮工程菌E7在玉米、水稻等作物多年试验示范中效果显著,为研究联合固氮工程菌E7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2001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阐明混合接种蚯蚓及植物促生根际细菌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接种蚯蚓、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对甘蓝生长的影响以及甘蓝对氮和钾的吸收。[结果]7种接种方式均明显促进了甘蓝根上部分的生长,其中混合接种蚯蚓、固氮细菌和钾活化细菌处理下甘蓝根上部分生物量最大。5种接种方式(接种蚯蚓、双接蚯蚓和固氮细菌、双接蚯蚓和钾活化细菌、双接钾活化细菌和固氮细菌以及混合接种)下甘蓝地上部分氮的吸收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混合接种方式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技术,可以用来减少蔬菜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英国农业技术公司Azotic Technologies面向全球市场销售其固氮技术产品,其中具备固氮技术的产品N-Fix■/Envita^TM(Envita^TM为北美区产品名)源于天然存在的食品级细菌——葡萄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diazotrophicus),能够帮助植物从空气中固定氮元素,可减少氮肥使用高达50%。该产品非常环保,可减少种植开销,并已证明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李斌  谭方权 《农友》2002,(2):13-13
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通过与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作用,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并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植株吸收、利用。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后,根瘤菌从根毛侵入根部,在主根和侧根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根瘤给植物的氮肥不会有环境污染,不需长途运输,使用过程中没有氮流失。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最主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紫花苜蓿根系着生根瘤,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通过根瘤菌利用太阳能转化的化学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变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氮。每公顷紫花苜蓿可固氮素255~305kg,并能使土壤中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积累增多、氮素增高,也可以起到种地养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优化种植业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琪 《河北农业》2011,(7):18-19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豆科牧草之一,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紫花苜蓿根系着生根瘤,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通过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转变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氮.每公顷紫花苜蓿可固氮素255.305千克,种植紫花苜蓿并能使土壤中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积累增多,氮素增高,也可以做到种地养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优化种植业结...  相似文献   

11.
固氮蓝藻是利用光能和无机物进行生长繁殖的一类低等原核植物,它可将分子态氮还原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氮素化合物,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不断分泌出氨基酸、多肽等含氮化合物和活性物质,且固氮蓝藻死亡后释放出大量的氨态氮,可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促进植物生长。随着研究的深入,固氮蓝藻的利用还扩展到食品、畜禽饲料、日化、医疗、植物修复、新能源等领域。梵净山固氮蓝藻资源种类丰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并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对梵净山固氮蓝藻植物资源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梵净山固氮蓝藻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虽然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而花生、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共生固氮“合作关系”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科学界一直在豆科植物中寻找相关的调控基因。豆科植物在种子发芽生根后,根瘤菌从根毛入侵植物根部,在一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1品种与类型按菌种及特性分为自生固氮菌肥料、根际联合固氮菌肥料和复合同氮菌肥料。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给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微生物.根际联合固氮菌是既依赖根际环境生长.又在根际中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作用的微生物.联合固氮微生物生活在植物的根内、根表.可以利用一些禾本科植物.尤其是植物根分泌的一些糖类繁殖、固氮.也能进行自生固氮。  相似文献   

14.
一、固氮的细菌种 集约农业的发展导致人们十分重视生物固氮的研究,以便节约能源。含有固氮酶的细菌能固定大气氮,使气态氮(N_2)还原成铵态氮(NH_4~+)。一些细菌不需任何帮助自身就能固氮,另一些则需共生寄主的作用才能固氮,这些共生寄主通常是真核物种。 在固氮方面,除了豆科植物和细菌的共生关系外,也有证据表明固氮细菌和非豆科  相似文献   

15.
衡水湖湿地土壤氮素利用细菌区系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总体分布情况为氨化细菌>脱氮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氨氧化细菌>固氮细菌;水平分布数量为氨化细菌、固氮细菌及硝化细菌是东湖芦苇湿地>西湖芦苇香蒲沼泽,反硝化细菌与脱氮细菌分布则相反;垂直分布数量为氨化细菌及硝化细菌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固氮细菌、反硝化细菌及脱氮细菌随土层加深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10日宣布,最新发明了一种能够帮助植物提高固氮能力的技术,这意味着将向实现以空气取代工业氮肥的"清洁农业"迈进一大步。现代农业生产中,施用氮肥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但目前普遍使用的氮肥多由工业固氮制成,容易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蓝藻又称为蓝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生存时间最长的低等原核生物之一,部分蓝藻具备固氮能力。名古屋大学生命农学研究科的一个研究小组尝试向不具有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固氮菌在植物固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固氮效率一般都较低,因此联合固氮菌对植物的主要贡献不是提供氮化合物,而是分泌植物激素,促进宿主的生长。植物内生固氮菌的发现为从事植物固氮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植物内生固氮菌是指那些定殖在植物内部,并且可与植物宿主联合固氮的细菌。由于这些微生物定殖在植物体内,周围有充足的碳源和适合固氮的低氧分压,因此它们在固氮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空气中有80%分子态氮,如何利用这些分子态氮来做植物的氮素营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根瘤菌、固氮菌、兰藻等是重要的固氮微生物,根瘤菌是和豆科植物共生而固氮的,豆科植物有一万多种,是一个大植物群。我们用硫酸铬[Cr_2(SO_4)_3·6H_2O)对大豆根瘤菌的影响做了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19.
氮是植物的“主粮”,土壤缺氮是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大气中氮素含量约占80%,是丰富的氮素资源。遗憾的是,这些氮气是以分子状态存在,大多数植物无法把它们变成氮肥,供自己“食用”。可是,某些固氮微生物却有着奇特的固氮本领,能够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吸收,然后再转化变成作物可利用的“氨态氮”。人们把这一过程叫做“生物固氮”。  相似文献   

20.
非豆科植物固氮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新宁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26-127,129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氮肥生产工厂,其中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结瘤固氮已为人们所熟知。非豆科植物与与之共生的微生物组成的两大类固氮系统,一是共生结瘤固氮系统,分别由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弗氏放线菌、非豆科双子叶植物与根瘤菌、裸子植物与细菌组成;二是联合固氮系统,分别由单子叶植物与联合固氮菌、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联合固氮菌组成,它们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