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奶牛业的现状、问题和出路兰州奶牛繁殖场(730020)董正心,赵少平,胡生芳,安文龙兰州奶牛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奶牛业贯彻“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发展方针,使国营奶牛业充分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集体奶牛业不断巩固发展;个体奶牛业从小...  相似文献   

2.
办好奶牛综合服务站是农村发展奶牛业的关键○天津市奶业办公室(300050)曲金铎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奶源不足的问题,我市实行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奶业发展方针,并借助欧盟奶类项目,加快了农村养牛的发展步伐。随着农村奶牛数量的增加,卖奶难、奶牛...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个体奶牛业始于40年代,是小规模的个体奶牛业群体。解放后,逐步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成为天津奶业发展的基础。 到90年代中期,全市个体奶牛头数已达到1.5万头左右,数量上已超过国有企业。与此同时,集体奶牛业,经过了一个由发展到衰落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定和完善的情况下,个体养牛由于规模小,效益低,产量和质量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管理跟不上,宏观调控难,科技含量少等弊端,已经成为制约个体奶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如何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已是刻不容缓解决的问题。经充分调查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养牛业基本上是以国营和集体养牛场为主体,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个体养牛业迅速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的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个体养牛户成为我国养牛业队伍当中一支生力军,为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也为我国的养牛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作为奶业工作者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加快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正确引导个体养牛业的发展是奶业工作者的历史责任。1 当前我国个体养牛业的现状及其在奶业生产中的地位。当前我国个体养牛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贵州奶牛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贵州省农业厅农场局(贵阳550001)王筱丽近年来,贵州省奶牛业稳中有升,鲜奶产量逐年提高,奶牛基地初步形成,发展形势越来越好。1奶牛业生产发展成效显著1.1牛奶产量稳步增长。我省现有10个国有奶牛场,3个个体养牛基地,19...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奶业很快也参与了国际竞争。如果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上还沿袭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就不能适应现代奶牛业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养牛目标,以适应国际竞争和奶牛业发展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由于奶牛饲草饲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饲料价格高于鲜奶价格,奶牛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出现了大量宰杀奶牛的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奶农养牛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奶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6月初.我们到山西省养牛大市朔州市的山阴县、应县、怀仁县进行了调查,现将导致奶牛业严重滑坡的问题和原因及奶牛业发展建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站带户发展个体奶牛业的做法大连市奶类项目办公室(116021)范颖“八五期间,我市利用欧共体奶类援助项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在市郊甘井子等3个区奶农较集中的乡、镇、村兴办了4个集体性质的奶牛生产服务站。服务站贯彻“分散养牛、集中收奶、计划指导...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的奶牛业出路何在、如何科学养牛是每住奶业同仁所共同思考的课题。我们针对目前的奶业现状,提出走”苜蓿型奶牛业”发展之路的模式,是保障原料牛奶质量安全的正确之路,使奶业得到优质优价的公平竞争,提高奶农的收入,促使奶牛业真正步入规模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奶业发展和奶源基地建设大致可分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国有、集体奶牛场为主,国家每年给一定的“以奶换料”补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大农民纷纷涉足奶牛养殖业,个体养牛数量日增;2003年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我市奶牛发展进入“奶牛养殖小区时代”。2005年,大连市奶牛数量为20070头,奶类产量12万t,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23%左右。  相似文献   

11.
南京奶业产业化的优势,推动了郊县个体养奶牛业的蓬发展。不论在奶牛存栏量和生鲜牛奶的产量上,都已形成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并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好势头。据统计,截止6月30日,全市郊县个体奶农已突破二千户发展到2190户,比去年又增加了440户。存栏奶牛6940头,同比增长267%,占全市存栏总数12500头的555%;生产鲜奶1140万公斤,同比增长243%,占全市生奶总产量2050万公斤的556%。其中最突出的是栖霞区发展较快,该区个体奶农、牛群数和产奶量又分别占全市个体奶牛业的575…  相似文献   

12.
虎林市地处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近年来奶牛业有了较快发展。为指导个体农民养牛,安全越冬。我们提出了冬季养牛必须抓好的十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奶牛业认真贯彻“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以个体养牛为主的原则,跃居全国首位。截至1992年6月,这个省良种和改良种奶牛存栏64.3万头,其中国营农场16万头,农户33万头,奶牛专业户15.3万头。据统计,目前全省奶牛专业户共4.3万户,市、县、乡村办奶牛场231个,饲养奶牛6500头;企事业办奶牛场88个,  相似文献   

14.
DHI报告学习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基本情况济南农工商集团,是市政府确定的大型菜篮子工程骨干企业,下属十七个大中型企业,涵盖了济南市肉、蛋、奶、副食、蔬菜供应的主渠道。其中奶业是集团公司的主导产业,以两个国有牧场为龙头,带动着集体个体7000头奶牛业的发展,鲜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但由于科技水平低和牛场搬迁等因素,致使奶牛单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1997年有的国有牧场单产不足4500千克,直接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1998年,在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的帮助下,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奶牛单产为中心,以增加效益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5.
“奶农学校”可以称之为奶牛业的公益性项目,作为一名关注奶业发展.志愿服务奶农的记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奶农对知识的渴望。“奶农学校”这种形式无疑为我国奶农获取养牛专业知识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我国的奶牛养殖正处于转型时期。散养户大量存在,组织结构松散,粗放式经营,管理水平低.议价能力低,导致收益低下。“奶农学校”把视线转向了乳业源头,希望通过学界、业界以及政府部门三方联手最终解决这一制约奶业健康发展的顽疾,探索奶牛养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南平市(地区)大力发展奶牛业决策的指引下,邵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奶业项目办,下发了《关于扶持奶牛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规模化奶牛生产的发展,把发展奶业作为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基本策略,突出奶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使其成为畜牧业中新的发展“亮点”。1发展奶业的好处首先,发展奶业是我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佳选择。奶牛是草食家畜,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50—90%,对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率分别为25.8%和33.6%,比肉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合肥市奶牛业已有50年的历史,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及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国有、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以国有牧场为骨干,积极扶持集体、个体发展奶牛生产。为了加强奶业管理,1980年合肥市牛奶公司成立,至1992年合肥地区集体奶牛场达27个,个体户29户。奶牛发展增长较快,奶牛存栏3314头,产奶量8162万千克,比1978年奶牛存栏头数增长445倍,产奶量增长677倍。1992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粮…  相似文献   

18.
奶牛业产业化,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畜牧业经营体制上的创新,也是建设发达的现代化奶牛业长期的战略举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按照产业化思路,大力发展奶牛业,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服务一体化的奶牛产业化发展格局.1996年乳品加工业产值18297万元,年末良种及改良种乳用牛存栏289848头,其中可繁母牛占43%,鲜奶总产量19.4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52%、3.6%和7.1%。一、奶牛业产业化是实现奶牛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奶业的发展过程,所走的都是产业化发展道路。其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南京市个体奶业发展已经超过国营和集体,1991年上半年,郊县1824户个体农户饲养的奶牛数和鲜奶产量都跃居国营和集体之首,打破了1990年“三足鼎立”之势。今年,南京市奶业主管部门对个体奶业经济继续执行原来制订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仅上半年,用于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的提高,城郊农业正在向都市农业推进。杭州市如何借都市农业建设的契机,积极发展奶牛业,为奶牛场(户)增收增效服务,笔者于2002年7月对余杭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下沙区、临安等共计42家奶牛场(户)13390头奶牛的生产现状和区域发展前景进行了调查,提出都市农业中奶牛业的发展对策。1奶牛生产的现状分析通过对42家奶牛场(户)从1999~2001年3年奶业生产的调查,杭州市的奶业生产具有3个特点:1.1从数量上看,奶牛存栏逐年增加,产奶量提高。2001年与1999年比,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