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旦感染会引起雏鸭急性死亡.成年鸭也会患病,虽不常见,但是一旦感染,造成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笔者日前接诊一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鸭肝炎俗称"花肝病",是由鸭肝炎病毒(DVH)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雏鸭一旦感染,会迅速发病出现死亡。该病已成为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帮助养殖场更好的防治本病,结合笔者诊断过的一例鸭肝炎病例,做一下对该病的详细阐述,希望对养殖户朋友有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鸭瘟病毒病,简称鸭瘟,又名大头瘟或鸭病毒性肠炎。是鸭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致病力强,鹅与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致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但鹅群感染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本病是养鹅地区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鹅群鸭瘟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养鸭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感染后会出现急性死亡,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治疗,会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介绍。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也要做好也预防工作,对鸭子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采取免疫预防措施,降低鸭感染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 ,鸭的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该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 ,一旦发病就会造成雏鸭发育迟缓 ,增重缓慢 ,饲料报酬降低 ,尤其是本病难以扑灭而长期存在 ,可引起不同批次鸭的感染发病 ,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病因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 ,又称鸭败血病、鸭疫里氏杆菌病等 ,本病主要引起幼鸭急性或慢性败血症 ,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2 流行特点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发生。主要侵害 1~ 8周龄的雏鸭…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的传染源。2005年8月份修水县义宁镇芦塘村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一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不久即抽搐而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过对发病鸭群的临床及剖检诊断,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来.发现许多送检病鸭有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的情况。两者都是鸭的常见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症,其特征是引起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该病可通过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鸭霍乱则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中常见混合感染。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专业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家鸭、野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主要病理特征,感染鸭多出现食欲废绝、精神不振、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严重阻碍病鸭的生长。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其中尤以10~30日龄的雏鸭最为易感,近年来随着我国鸭饲养量的不断增加,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一旦感染鸭群发病率可高达70%,死亡率可高达80%,因此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当前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败血性三种、主要侵害1~4周龄的鸭。其特征是纤维素心包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性很快,死亡率高、给养鸭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