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边缘边科,1985年Volker Rusch对微生态学提出了一个基本定义:“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它是研究人类、动物、植物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微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科学。最近几年来,根据微生态学合理研制的一些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具有投入小、收益大、无残留、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刚 《水产科学》2002,21(3):34-36
微生态学是人们从宏观生态学向微观层次进行研究发展起来 ,是生态学的微观分支。四川农业大学何明清教授将微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科学”。微生态制剂 (microecologics)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 ,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调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和特异性预防制剂 (如疫苗等 )不同 ,其作用广泛 ,且具非特异性。2 0世纪 70年代前 ,由于抗生素的问世 ,无菌动物饲养成功以及厌氧菌在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确定等都对…  相似文献   

3.
<正>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agents,MIC)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活的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以达到调整机体及养殖水域微生态平衡的目的。根据微生物种类把微生态制剂分为芽孢杆  相似文献   

4.
正2.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的关系目前,肠道菌群与动物免疫的关系仅在人和畜禽上有过报道,而关于水产动物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一般认为,肠道免疫作用的产生依赖原籍菌群。当微生物菌群在新生命期发展并延续整个生命的时候,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也开始进行(程茜和刘作义,2003)。肠道菌群重要的生理意义包括抵御病原体侵袭、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统及参与合成多种维生素、调节物质代谢等。(1)菌群屏障作用: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  相似文献   

5.
胡明德 《畜禽业》2004,(12):51-51
EM为一类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有益微生物制剂。用于饲料中可通过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和内分泌激素等物质,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畜禽生长,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饲料报酬和消除粪尿恶臭等。为探讨EM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性,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水产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水环境、动物肠道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体,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它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实际应用的微生态制品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代谢产物及活性生长促进物质。主要被  相似文献   

7.
陈为民 《内陆水产》2006,31(8):25-26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等,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正常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具有防治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增加体重等  相似文献   

8.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一种重要的大型褐藻,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藻类的附生微生物既能通过代谢产物调控宿主藻类的生长发育,特定条件下又可能导致病害。了解裙带菜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对研究裙带菜与附生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以及防治藻类病害等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海带和紫菜,关于裙带菜的附生微生物,特别是不同生活史的对比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裙带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附生细菌群落组成有明显差异,配子体样品中的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大于孢子体。配子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6.67%)为第一优势菌门,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3.48%)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11.13%),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34.58%)为第一优势菌纲,其次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31.01%);而孢子体中蓝细菌门(95.67%)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65%)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48%)。裙带菜样品经18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出链形植物(Streptophyta)、纤毛虫门(Intramacronuclea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顶复亚门(Apicomplex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其中,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毛霉菌门属于真菌,孢子体的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大于配子体。本研究确定了裙带菜配子体和孢子体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不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2个世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后续研究藻类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海带目褐藻种质保存技术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理论在兽医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守兴 《畜禽业》2000,(12):16-17
自从1997年联邦德国的Voeker Rusch博士首先提出“微生态学”这一术语以来,微生态学在生命科学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微生态平衡是微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地球生态平衡的组成部分。   动物体微生态平衡是保持动物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微生态系统包括宿主——正常微生物群——微环境三个方面,组成微生态系统的微生物不仅仅是细菌,也包括病毒(同细菌一样,其实绝大多数病毒都是有益或无害的。如内源性病毒、火鸡疱疹病毒HVT)。动物体微生态也不仅仅存在于消化道,而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机体内,按照正常微生物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空间不同可把微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类:口腔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泌尿道微生态系统、生殖道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系统、呼吸道微生态系统。过去认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依靠机体的屏障作用。从生理学观点出发,动物对外来感染的屏障可分为皮肤、粘膜屏障,吞噬细胞屏障和血清屏障三道防线。现在从微生态学观点出发,完全有理由增加正常微生物群防线,即一切外来致病菌的侵入都必须首先突破第一道位于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正常微生物群防线,然后再突破上述的生理性三道防线,才能在宿主的体内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0.
海水鱼和淡水鱼的消化道内都有一个规律的微生物菌群,它可分为土著微生物菌群和外来微生物菌群.恒温动物消化道中优势菌群为专性厌氧菌,而水生生物中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优势菌群,尽管也在一些鱼类的消化道中发现专性厌氧菌.鱼类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在疾病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致病菌进入组织.胃肠道细菌参与营养物质的分解,为宿主提供生理活性物质,如酶、氨基酸和维生素.本文综述报道肠道细菌提供营养物质的益生作用及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多糖对水产动物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微生物多糖主要指葡聚糖、肽聚糖和脂多糖。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这3种微生物多糖在水产动物(鱼类、虾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经分析认为,微生物多糖对提高水产动物抗病力有一定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9,(12):14-16
中药是传统的兼具防治疾病与保健功能的天然植物,功能广泛、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它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广泛,但研究基础薄弱,且大多数中药产品价格贵、见效慢,其发展面临减量增效的重大关键技术瓶颈。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能使微生物和中药的功效得到双重提升。经微生物发酵后,中药中的活性大分子物质转化为能够被动物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动物体内充分代谢,避免了药物残留。发酵后由中药产生的益生元促进微生物繁殖,微生物也可促进中药的吸收利用,两者协同增效。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作为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替代品,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将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就发酵中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微生态制剂(Animal 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s,AMEA或Microbial Preparation)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将从动物体内分离的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活菌或者包含细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动物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的良好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4.
吴毓群 《畜禽业》2000,(8):28-29
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些是有害的,而有些是对人类有益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被发现是有益的。在动物养殖中,人们也开始使用有益微生物,以促进生产和提高效益,同时保护人类食物链免受污染。目前日益为大家所接受的益生素,通称直接饲喂微生物,就是其中之一。直接饲喂微生物在养殖中被用于防止动物消化道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增进健康,促进生长。被誉为饲料抗生素的天然最有效的代用品。经过严格挑选的直接饲喂微生物是对人和动物体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可以避免如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和在动物肌体中存留的问题。另外,人们还广泛使用有益微生物于青贮中,以提高青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猪肉生产是国家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猪肉食品的安全则首先表现为饲料的安全。现代生猪生产中通常采用抗生素类药物作为抗菌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虽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甚至滥用,产生的药物残留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必然会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影响及危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微生物标准的定义,食品微生物标准组成,食品微生物标准的目的和应用,综合考虑制定和应用微生物标准的有关准则,标准中的微生物,抽样计划,方法等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仔猪来说.断奶使其饲料结构由液态的奶转变为固态的饲料.其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和消化酶系统都将发生相应变化,由于断奶引起的腹泻、生长停滞和死亡率的提高,是限制现代养猪业生产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畜禽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的组成、定植规律及其与宿主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来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也成为动物营养学家探讨的热点。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简写为FOS)又称为果寡糖。近年来.由于低聚果糖被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证实具有低热值.稳定.无残留及耐药性.且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脂类代谢等功效.因而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微生物饲料,统称为生物饲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从微生态理论和绿色食品意识出发,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与饲料混合经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性或无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安全、无污染的、无残留的优质饲料。该饲料通过发酵功能降解饲料的有:毒有害成分、丰富营养、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卫生,又能预防疾病,治理环境污染,是动物的“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9.
1989年美国批准噬菌蛭弧菌(简称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上使用,1994年我国批准在动物上使用该制剂。蛭弧菌是一类细菌寄生菌,具有独特的寄生和溶解宿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国内外至今已发表论文800余篇,但对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还不够系统。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促进剂,能够增强动物对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的抗感染能力,增加动物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适应性,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而且它以刺激动物自身免疫反应、提高动物抵抗能力为根本,因此安全性高,在水产动物中的使用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因此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非常深远的意义。1 细菌性脂多糖(LPS) 细菌的结构成分包括脂多糖、脂肽和糖蛋白三类物质。其中,细菌性脂多糖是目前已知的最具潜力的免疫促进剂。它是细菌的内毒素,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的,它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