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溶液pH值对水稻幼苗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10mg/L Cd的营养液培养水稻幼苗,设置pH4.0至7.5的不同处理以研究溶液pH对幼苗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0时,两个水稻品种茎的Cd含量和累积量达到最高;根的Cd含量和累积则随pH值上升而增加,至pH7.5时达最大值。这两种变化趋势都能用二次方程加以描述。此外,Cd胁迫使水稻的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而MDA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因此,在一定Cd浓度下,溶液不同pH对水稻根和茎吸收Cd影响也不同,而10mg/L Cd抑制了水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黄连木幼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单施尿素以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不同组合配比施肥对黄连木幼苗进行处理,通过对苗高、干重、茎根比三个形态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幼苗单施氮肥,施肥量以株施0.5~1g/kg为宜;黄连木幼苗应多施氮肥;对黄连木幼苗综合施肥,施肥比例以N∶P2O5∶K2O=12~6∶1∶2,苗木生长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营养液更换频率对水培小白菜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栽培过程中监测营养液的pH 值以及EC 值变化情况研究营养液的3 种更换频率,10 d,F10, 20 d,F20,30 d,F30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10 相比F20,F30 处理在叶片数、株高及叶绿素含 量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和干重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维生素C 的含量升高硝酸盐的含量 显著降低,且F30 处理好于F20 处理生产上选择30 d更换1次营养液,不降低小白菜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番茄幼苗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温对番茄幼苗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具4片真叶的幼苗在5℃/5℃(昼/夜)、10℃/10℃(昼/夜)低温条件下胁迫6d后,光合色素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CK)25℃/18℃(昼/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根鲜重、茎叶鲜重、根干重、茎叶干重均低于CK,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和根冠比与CK有显著性差异,在5℃/5℃条件下,根鲜重、根干重分别为CK的61.6%、76.2%,10℃/10℃下分别为对照的82.2%、94.0%;低温胁迫3d后,番茄幼苗的各项光合参数与CK相比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作物对酸、碱的抗逆机制,探讨提高作物营养元素含量和广适性的途径,选用5个pH值水平(4.0、5.0、6.5、8.0、9.0)的营养液,对2个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和百农3217)进行处理,通过测量单株根长、根数、根干质量以及P、Fe和Zn的含量,研究环境pH值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其对营养元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幼苗根系对P、Fe、Zn的吸收和转运在不同pH值处理间以及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pH值呈酸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及Fe、Zn的吸收和P转运,呈碱性有利于Fe、Zn转运;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但受环境pH值和品种的影响,而且存在pH值处理与品种间的互作,但地上部不存在互作。小麦根系通过调控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的效率来应答环境pH值的变化,但调控程度不同导致了品种酸、碱抗性和适应范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园试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02-2303,2317
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在自动化温室试验环境下,用5种不同浓度(50、1001、50、200、300倍)的标准园试营养液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其对生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50~300倍),营养液浓度越高,生菜各产量因子(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株鲜重、根鲜重、株干重、根干重)数值呈不同程度增加。经显著性分析发现,各浓度处理间叶片数差异不显著,而叶长×叶宽、株高、株鲜重、根鲜重、株干重、根干重差异较显著。综合考虑,园试配方营养液浓度以150倍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pH值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pH值溶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在南方地区通过科学育苗减少土壤酸胁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pH值6.0~8.0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6、12 h,观察绿豆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当溶液pH值为7.5时,绿豆种子萌发速度最快、数量最多,2d后浸种6、12h的发芽率分别为87.5%和92.5%;浸种6、12h,播种4d后分别以pH值7.5和7.0处理的幼苗株高最高.浸种6、12h时,分别以pH值6.5、7.0处理的绿豆幼苗鲜重最高,而均以pH 8.0处理的幼苗干重最高.[结论]在广西贺州地区,适宜绿豆发芽及苗期生长的浸种溶液pH值为7.0~7.5,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绿豆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8.
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干旱是影响薏苡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鉴定薏苡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指标,筛选抗旱种质,促进薏苡产业发展。【方法】以50份薏苡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干旱对幼苗存活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干旱存活率与茎粗、叶宽和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干重、根鲜重、叶宽、根粗、根长、幼苗干旱存活率、地上部干重、茎粗、地上部鲜重、叶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主成分可代表薏苡抗旱性91.40%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薏苡种质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根干重、叶宽、根鲜重、茎粗、根粗、幼苗干旱存活率、根长、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长,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薏苡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17份、Ⅲ级9份、Ⅳ级20份、Ⅴ级1份。除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幼苗干旱存活率、株高、叶宽、根长和根鲜重。【结论】苗期抗旱性强的薏苡种质yy18-1、yy14-3和yy13-1,可作为薏苡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研究材料。幼苗存活率、株高、叶宽、根长和根鲜重可作为评价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的指标性状。  相似文献   

9.
不同pH对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蕾  曹福磊  丁云洁  王景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70-8272,8310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pH,优化甘草中药材产业化栽培技术。[方法]用不同pH溶液(pH3,5,6,7,8,9,10,11)处理甘草种子7 d,分别计算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测定胚根胚芽长度及整株幼苗鲜重;采用水培法,以不同pH的营养液(pH为5,6,7,8,9)培养甘草幼苗,30 d后测定其生物量、药用成分,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淀粉,丙二醛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结果]pH为6时甘草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出苗整齐,且发芽后胚芽长度及幼苗鲜重均有最大值;溶液培养pH为6时,甘草生物量、甘草酸、蛋白质、淀粉等含量最高,同时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最大。[结论]pH6时最利于甘草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药用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乳液-超声乳化法处理,制备海参营养素纳米悬浮剂,观察不同浓度海参营养素溶液处理下的小麦种苗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经纳米海参营养素制剂处理的小麦种子,其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浓度增加其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150mg·L-1纳米海参营养素制剂的促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基质(草炭∶蛭石=2∶1,体积比)高温灭菌和不灭菌条件下Glomus mosseae(GM)真菌对芦笋幼苗的作用效果,以"泽西奈特"为试材,研究了两种条件下GM真菌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GM真菌接种均可显著促进芦笋幼苗的生长,形成对芦笋幼苗根系较高强度的侵染,增强芦笋幼苗对9种矿质元素的吸收;不灭菌条件下接种GM真菌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效果更好,作用更明显。因此,基质不灭菌状态更利于芦笋菌根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心里美萝卜生长动态和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心里美萝卜生长动态及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表明:播种后37~46 d(肉质根膨大初期)整株鲜、干重增长最快,吸收氮磷钾养分量最多。不同时期吸收量及比例不同。肉质根产量在75 812 kg/hm2时,平均每生产1 000 kg肉质根植株需吸收N 3.49 kg,P 0.39 kg,,K 3.46 kg,比例为1∶0.11∶0.99. 收获时植株吸收的各种养分主要贮存在肉质根中。  相似文献   

14.
日本落叶松容器苗不同控释肥营养元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落叶松容器播种苗为对象,对其施不同配方控释肥,进行育苗基质营养元素含量及苗木生长量、生物量、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值法选出落叶松育苗的专用配方控释肥。结果表明:配方2控释肥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及pH值均能够满足日本落叶松生长营养及环境酸碱性要求;隶属值综合评价显示配方2控释肥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对照(高价进口美国控释肥爱贝施)。因此,配方2控释肥的施用能够提高苗木质量,使日本落叶松设施育苗工序得以简化,避免不当施肥对环境的污染,可作为落叶松温室育苗专用肥。   相似文献   

15.
兰考泡桐幼苗稳态矿质营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在温室内对兰考泡桐实生幼苗营养的试验.结果表明,稳态营养能按指数增长地供应营养物;幼苗每天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增加及其分配、营养物利用率等均明显地优于传统营养.揭示出稳态营养为生理学及生态生理学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手段,为施肥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营养元素、土壤消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而成的水稻育苗床土精,可通过多元全量营养和化控技术实现壮秧。用床土精配制床土育苗,基本不得立枯病,秧苗高度降低2cm左右,叶数增加0 5叶左右,根数增加2~3条,百苗干重增加0 5~1 3g。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对水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09-6410,6477
[目的]研究光合细菌对水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为水培黄瓜苗期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数量(浓度)的光合细菌,研究光合细菌对水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光合细菌对黄瓜幼苗根、茎和叶等部位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使得幼苗鲜重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的的最适添加量为:100 ml菌液(109cfu/ml)+900 ml黄瓜水培营养液。[结论]光合细菌能促进水培黄瓜苗期根、茎、叶的生长,增加黄瓜幼苗的生物量,且对叶绿素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含量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状况、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茎增长率、茎叶鲜重、根数、根系鲜重、根长随pH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根茎增长率以pH 6.54最高,茎叶鲜重、根数、根系鲜重、根长以pH7.42最高。土壤pH对滇重楼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规律各异:土壤pH对新老根茎、根系氮含量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茎叶氮含量影响不大;新老根茎磷含量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而茎叶和根系磷含量则有相反趋势;土壤pH对根系和茎叶钾含量的影响远大于对根茎钾含量的影响。新老根茎总皂甙含量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营养状况、药用部位生物量积累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建议在滇重楼人工栽培中,土壤pH应控制在中性范围(6.50~7.50)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多样性,以福油128(P1)、福油158(P2)、宁杂19(P3)、金油杂158(P4)和华油杂62(P5,对照)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饲料油菜品种在相同播种量处理下的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干质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饲草产量。结果表明:收获时,P4的单株干质量与P5的无显著性差异;P4、P3、P2的株高、茎粗、SPAD值与P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油菜生长过程中氮磷钾养分含量下降,但养分累积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本试验中,P1的地上部鲜草产量最低,为46 200 kg/hm~2,P5的鲜草产量最高,为57 200 kg/hm~2,P3、P4的鲜草和干草产量与P5的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P4、P3、P2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