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在南美洲、美国东南部,引进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因其生长迅速,能耐瘦瘠,适应性强,干型通直,出材率高,而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湿地松母树还比较少,种子来源缺乏,为了充分利用种子,笔者采用小块面积“沙床催芽育苗”方法,比大田育苗出苗量高2~3倍。现将湿地松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为良种基地建设提供良种苗木,以湿地松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嫁接繁殖方法(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切接法和舌接法)、3种嫁接时间、3种接穗外露长度和2种底盘枝保留方式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繁殖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不同嫁接时间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4月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接穗外露长度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嫁接膜包扎后接穗外露长度小于1 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砧木保留底盘枝对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表现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基质培育1年生湿地松容器苗,并对不同基质引起的苗木地径、高度、根、茎、叶、顶芽干重以及针叶叶绿素含量差异作了调查分析,指出草炭土加少量松林表土培育湿地松容器苗效果较好。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长江流域湿地松容器育苗采用中壤质、微酸性、有效氮含量0.2%以上的基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明用6×14cm特定容器育苗,半年生湿地松各器官生物产量叶为45—50%,茎27—30%,根20—25%,这种比例苗木优质健壮质。生物量随苗高、地径呈幂函数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对苗木的总生物量影响不显著,而对地上部份生物量影响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比大田苗造林优越一年四季均可造林,变季节性营林生产为全年性作业生产,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综合效益好.2000年浙江省淳安县推广容器苗造林569.6 hm2,占全县用材林造林面积70.2%.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湿地松容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8.
采用5种基质培育1年生湿地松容器苗,对不同基质培育的苗木地径、高度、鲜干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方对湿地松容器苗质量影响明显,表现较好的配方是Ⅳ号、Ⅱ号、Ⅲ号基质;同时,容器大小选择B型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稳态营养对湿地松容器苗Pt外生菌根形成及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同、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菌剂在油松育苗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志鹏  张良谱 《林业科学》1993,29(5):401-407
将工业液体发酵法生产的厚环乳牛肝菌固体菌剂与彩色豆马勃孢子粉剂,细菌菌剂及磷马以不同的模式进行组合。应用到油松容器育苗中,并将生长百天的菌根化油松苗在山西黄土高原造林。结果表明,将厚环乳牛肝菌与细菌混合接种并施磷肥效果最佳。接种菌根真菌并施肥的处理优于菌根真菌单接种的处理,单施肥处理优于驿照但不及其它处理。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尤其是增加苗木的干重和对磷元素的吸收,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22)P示踪法测定了油松和豆科植物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数据,并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据测定,油松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排出率为15~23%,豆科植物为5~14%。含磷根系分泌物中。水溶性组分约占66~76%,脂溶性组分15~19%,其余为含磷蛋白质。试验证明,在油松与豆科植物之问,存在着明显的含硫化合物交流现象。根据上述材料,作者认为油松与沙打旺、草木间作,在磷素营养方面可能比与小冠花间作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湿地松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分中养分元素总积累量为127383~161588kg/hm2,树干约占60%,积累速率为11146~13339kg/hm2·a,高于杉木和马尾松,归还量仅有9043~10509kg/hm2·a,其周转期长,养分循环速率低,每生产1t有机物需要上述养分元素共1319~1481kg。可见湿地松具有高养分利用率、低循环速率的循环机理,经营过程中应处理好养地与用地的关系,才能防止林地退化。不同密度湿地松林以密度为3200株/hm2的生产力、养分积累量和吸收量最大,其养分利用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人工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茜  项文化 《林业科学》1998,34(3):11-17
在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湿地松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在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采伐迹地上试种湿地松(Pinuselliottii) ,以丰富沿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营造湿地松林分对沿海沙地土壤性质及肥力水平的影响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湿地松林分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规律 ,为防止地力衰退 ,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沿海沙地土壤的生态管理提供依据。1 研究区概况东山赤山林场位于福建沿海南部 ,东经 1 1 8°1 8′,北纬 2 3°40′。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干、湿季节明显 ,年平均降水量 945mm ,大部分降水集中于 5…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火炬松木材密度变异和优树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轩  夏晓敏 《林业科学》1996,32(3):248-253
研究了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木材密度变异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对木材密度进行综合选择的选优方法,选出湿地松,火炬松优良单株73株。  相似文献   

18.
杉木营养平衡与苗木干物质的分配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详细研究了不同营养 (N、P、NP)条件下杉木苗木干物质在根冠的分配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的营养条件可导致苗木光合产物在根冠发生明显再分配 ,苗木的营养状态和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规律可应用异速生长模型y =axk 来描述和刻划。基于营养与光合产物在根冠的再分配规律及异速生长模型参数k值对营养胁迫反应的敏感性变化规律 ,提出了新的营养平衡理论和营养诊断方法 (称之为苗木群体营养诊断法 )。营养诊断法则为 :(1)在某一营养条件下 ,如果苗木异速生长模型参数k <1时 ,表明根系相对生长速率高于冠层相对生长速率 ,苗木处于营养亏缺状态 ;(2 )当k >1时 ,表明苗木冠层相对生长速率高于根系 ,苗木处于营养过剩状态 ,一般在自然条件下 ,k >1是不会出现的 ;(3)当k =1时 ,表明根系和冠层相对生长速率相等 ,苗木处于营养平衡状态。根据新的营养诊断方法 ,制定了杉木叶片和土壤营养诊断标准 ,并通过大量的杉木幼、中、近熟林施肥试验结果验证了营养平衡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尾叶桉 湿地松1~6年生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尾叶桉、湿地松1~6年生幼林施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缺P的立地上,施P肥的效应极其显著。施P各处理在1~6年生时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对照,其中以施NPK全肥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分别增长35%,69%,243%。而施NK肥的生长与对照差别不大。湿地松1~2年生的幼林施肥效果不大显著,3~6年生时才达显著差异,其中以施NPK全肥的效果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仍分别增长13%,18%,52%。2.尾叶桉、湿地松施P肥的各水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N、K肥的只在个别年度有差异。3.偏相关和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施肥肥效主次顺序是P、N、K,湿地松是P、K、N。两树种均在5,6年生时,N、P、K的肥效最高。4.最优施肥配方:尾叶桉1~3年生以施N3P3为好,5~6年生以施N3P3K2为佳。湿地松1~2年生不用施肥,或薄施N肥;3~6年生以施N1P3K1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黄红壤立地上湿地松幼林施肥种类、施肥量及施肥配比对生长量、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施用N肥对湿地松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K肥处理材积明显下降 ,P肥和P肥与N、K配比施肥及N、P、K配比施肥显著地促进湿地松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 ;(2 )施肥处理对木材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纵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 5个气干干缩性状的影响没有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 ,但单施P肥、NP配比施肥使木材差异干缩、纵向干缩率明显减小 ,单施K肥、单施N肥使木材纵向干缩率增大 ;(3)单施P肥或P肥与N、K配比施肥及单施一定量的K肥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木材晚材率、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 ,且P肥量与材性提高量成正比 ,而N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木材性质 ;(4)施肥处理对生长量与木材性质间相关性的影响因施肥种类而异 ,树高、胸径、材积因子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基本上呈正相关 ;晚材率、木材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呈正相关 ;(5 )林分内优势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明显优于中庸木 ,中庸木木材性质优于劣势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