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一、情况:春季蚕种生产的准备工作是抓得比较好的,表现在三级蚕种生产计划基本落实下去了,蚕前的消毒防微工作多数地市和种场搞得比较好;原种出库前的补正检查工作比较逗硬;质检体系逐步形成,包括质检队伍和我们制定的带有法规性的文件。二、特点:蚕种生产包括防微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强了领导,各级蚕种生产的机制开始建立。防微工作开始进入了消、防结合和长、短结合的新阶段。在原蚕基地建设和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上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防治微粒子病纳入科研进行论证。我们已经开始重视新蚕  相似文献   

2.
全面高效防微粒子病是成功经营原蚕区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苏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处苏州高新区的江苏省浒关蚕种场场内桑田日益减少,从 1996年开始,每年95%以上的一代杂交种都在十多个农村原蚕区生产,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原蚕区蚕种场。但是,每年总有几个原蚕点的微粒子毒率偏高或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蚕种时有淘汰。原蚕区大都分布松散、设施落后、饲养水平参差不齐,一旦有微毒,极易增殖扩散污染整个生产  相似文献   

3.
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菊 《四川蚕业》2011,39(2):39-39,55
<正>防微工作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蚕种场提高产品质量的首要课题,其好坏直接影响种场的兴衰成败。而作为"蚕种生产第一车间"的农村原蚕基地在防微控微方面又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种场因原蚕区微毒侵染而造成蚕种超毒烧种甚至停产停业的现象已司空见惯。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原蚕区防微工作必须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故在蚕种生产中加强防微措施落实是生产优质、无毒、低毒蚕种的基础,是决定蚕种场生死存亡的关键。目前蚕种供大于求,蚕农及蚕业管理部门对蚕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而净化的养蚕制种环境越来越难找。面对现实,我们蚕种场加大了防微力度,从思想上提高职工及原蚕点农民防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组织上强化了生产责任制,从技术上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微措施,层层把关,把防微措施落实到全年的桑园管理之中,贯串于蚕期的始终。因此近3年我场生产76批计52万张蚕种,无一批微毒超标,平均毒率0.22%…  相似文献   

5.
桑叶全程浸渍消毒在生产中的防微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珣琰 《江苏蚕业》2003,25(3):23-25
<正> 目前,微粒子的危害是蚕种生产中的第一大敌,有许多蚕种场因防微工作过不了关,而导致关闭,绝大部分场也因微粒子的原因在经济上蒙受了很大损失。为此,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多年来摸索出许多防微工作的经验与措施,借助先进的检测工具,找到了最根本的毒源,根据切断传染途径这一思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应用了对桑叶进行全程浸渍消毒这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微粒子病的技术和方法,使微粒子病的危害在生产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武进场在2001年的蚕种生产中应用了桑叶全程浸渍消毒方法,使防微工作取得了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省个别地区蚕农对蚕种质量问题颇有微词,认为蚕种质量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单产低、难饲养、易发病。而从质检部门检验的孵化率、杂交率、良卵率、“微毒”率(下称“四率”)来看,我省的蚕种质量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见表1)。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反差的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1991—1999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原蚕区微粒子病发病比较严重,蚕种超毒淘汰数量较多;20世纪90年代末期,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认真总结约10年的防微经验,制订了一套符合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生产实际的原蚕区防微(细则)技术体系,2000—2006年,微粒子病的危害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有了明显好转,但年平均超毒淘汰蚕种量仍高达1.23万张,年蚕种超毒淘汰率高达5.03%;为此,2007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再次根据生产实际开展技术创新,突破防微瓶颈,对防微技术体系加以修改并进一步完善,2013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发病率均控制在1. 50%以内,微粒子病防治技术体系趋于健全。  相似文献   

8.
提高蚕种质量,也就是制出蚕种达到“三高、三低、一无、一彻底”,即孵化率高,蚁体强健,卵质充实;变性卵率(生种、再出卵)低,不授精卵率低,死卵率低;种无毒;彻底杂交.但是,近几年由于我省制种业遭受了微粒子病的严重危害,对于蚕种质量的提高,着重放在降低蚕种毒率上,加之超负荷生产,忽略了蚕种质量其它方面的提高,致使蚕种综合质量有所下降.同时,随着各级领导对“扑微”的重视,各级种场不断改进“防微”措施,微粒子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当前应在努力降低毒率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蚕种综合质量,为大面积生产制出优质、高产、好养的优良蚕种.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在蚕种质量上最突出,最重点的问题是防微,我场至1994年所生产的蚕种还没有一批、没有一张蚕种因“超毒”而淘汰.但1995年春期生产的蚕种,因微粒子病毒率超标而有不同程度的淘汰.因此抓防微,特别是抓农村原蚕点生产的防微工作,是保证蚕种质量,恢复蚕种声誉,提高种场经济效益的迫切、紧要的中心任务.结合目前原蚕点实际生产情况,谈几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建国后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经下传染和胚胎传染而寄生子蚕体内所造成的一食种传染性病害、该病对蚕桑生产影响极大,轻则降低养蚕收入,重则全部失收,并严重威胁着蚕种生产,是一种列为国家检疫对象的蚕病。解放前,江苏省家蚕微粒子病危害严重,使农村蚕茧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建国后,在政府领导下,成立了蚕种监管机构,强化了蚕种检验,实行全部袋蛾集中镜检,坚决淘汰超毒蚕种,不断提高合格毒率标准,并制定了防微措施,落到实处,杜绝传染途径。从而至1954年起江苏省实现了母蛾  相似文献   

11.
我区桑蚕种生产防治微粒子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焕生 《广西蚕业》1997,34(1):31-33
近年来,微粒子病对我区的蚕种生产威胁很大,1993年各蚕种场生产普通种795780张,超毒淘汰蚕种47803张,淘汰率6%。1994年生产蚕种603037张,超毒淘汰133990张,淘汰率22.21%。1995年生产蚕种922342张,超毒淘汰127510张,淘汰率13.82%。1996年生产蚕种572204张,超毒淘汰31872张,淘汰率5.57%。由于受微粒子病严重危害,不少蚕种场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虽然几年来备蚕种场在防微工作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从全区来说,病毒逐步下降,但是在1996年秋各场生产蚕种190589张,超毒淘汰26047张.淘汰率达13.76%,病毒又有所回升,且有蔓延趋势,出现制种批或段超毒的蚕种场较多。  相似文献   

12.
邵宝根 《江苏蚕业》2003,25(1):47-48
<正> 目前,全省的蚕种生产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蚕种场为确保生产安全,蚕种生产已从场外转向场内。但苏南地区仍有一些蚕种场由于种种因素,原蚕生产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近几年蚕种场下大力气,通过对原蚕区加大防微力度,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微毒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出现原蚕区无淘汰批段的可喜局面,蚕种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陈旧的管理模式的长期运作,制约着原蚕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25日,全省蚕种质检工作会议在绵阳召开。全省各市州蚕业站、质检站、蚕种冷库及省属蚕种场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年全省质检工作,学习防微技术、蚕种检验检疫相关要求,通报了蚕桑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情  相似文献   

14.
<正> 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于1999年2月3日在绵阳市召开了全省蚕种质量检验监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州)蚕种站、质检站站长、各蚕种冷库主任、省属蚕种场质检负责人、西南农大、省蚕研所、省蚕丝校的专家,共40余人。会议重点对全省蚕种统管后进一步强化蚕种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进行了讨论;省站曾华明站长总结了1998年质检工作,指出蚕种统管后的质检工作必须从建立完善检验体系。监管体系和评价体系着手,本着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15.
崔世明  许锦忠 《江苏蚕业》1992,(1):31-33,46
<正> 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种茧生产上呈现抬头蔓延的趋势。积极采取对策,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与蔓延,已成为蚕种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我们海安蚕种场建场三十三年来,曾发生过两次比较严重的微粒子病。第一次是在1974年秋季,四个批次的蚕种,每批都有微粒子病,微毒率低的0.076%,高的达到10.5%,淘汰蚕种8000多张。第二次发生从1989年春种生产开始,检验到部分批次有微粒子孢子,个别批次微毒率超标淘汰,1990年春种微毒率急剧上升,淘汰原种6856张,普通种18610张,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危害,1974年发生微粒子病为害后,我场分析了发病原因,采取了综合防微措施,使微粒子病得到  相似文献   

16.
陶健 《江苏蚕业》2002,24(4):35-35
<正>微毒率已经成为检验蚕种质量的首要标志。现在蚕种场所生产的一代杂交处,大部分是在农村原蚕基地生产,防微工作也就涉及到了千家万户。技术指导人员在指导生产时往往力不从心,原因就是方法上与蚕户不能紧密配合。有些蚕区并非单一种桑养蚕,而且大蚕期又是蚕农养蚕最忙的阶段,因此选取好的叶面消毒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产的发展,原蚕生产的比例逐渐增加,宜兴市和桥蚕种场由1978年100%场内制种,发展到1995年81.7%场外原蚕区制种.微粒子病传染面从小到大,危害程度从轻到重,超毒淘汰率逐年增加.1996年原蚕饲养2100克蚁,生产39800张蚕种因微毒超标而全部淘汰.如何有效地防治原蚕区微粒子病制造无毒蚕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1997年全场职工思想统一,措施到位,在原蚕区生产的蚕种合格率达97.8%.总结近几年来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对原蚕区微粒子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一九八二年省蚕种生产会议的决定,全省各蚕种场、站于一九八三年设立了蚕种品质检验小组(下称质检小组),加强了蚕种品质的检查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当年蚕种质量的提高。为了及时总结经验,讨论研究一九八四年如何进一步开展蚕种质检工作,广东省丝绸公司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至十七日在南海县蚕种场召开了全省蚕种场、站质检小组长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全省  相似文献   

19.
<正>建湖县蚕种场始建于1956年,是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的专业种场。近些年来,蚕桑产业风云变幻,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源头蚕种生产更是历经风雨。我们建湖县蚕种场能围绕江苏省蚕种管理所提出来的提高"四率"(微毒率、良卵率、杂交彻底率、孵化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质检部根据广东丝源蚕业有限公司粤丝源[2006]2号“关于进行蚕种质量抽查的通知”要求,于今年2~4月对丝源公司属下蚕种生产单位去年秋生产今春用的蚕种进行了一次全面蚕种质量抽查,对贯彻执行国家、农业行业和地方蚕种质量标准,提高我省蚕种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本次抽查情况和结果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