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研究闽粤赣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风水林群落特征,为对风水林的保护利用、当地植被的恢复和生态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设置样方,调查粤东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风水林内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特征,测定其物种多样性指标.[结果]石寨村风水林共有植物58种,隶属35个科49个属,以山茶科、壳斗科、莎草科、桃金娘科、茜草科植物占优势,层次清晰,垂直分层现象明显,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明显,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较高.[结论]粤东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风水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是目前粤东区保存较完好的自然林.具有典型的地带特色.  相似文献   

2.
梅州客家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初探和价值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梅州客家风水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了其物种组成及层次结构,浅析了景观、生态、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结果表明,这些风水林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层次清晰、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通过对客家风水林的营造模式、传统保护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的新时代乡村环境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客家行     
曾添媛 《农业考古》2002,(2):137-138
在江西的赣南有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据赣南史料记载 ,秦汉时赣南便建有县治 ,唐末五代时 ,中原衰乱 ,赣南因地广人稀 ,相对偏僻安静 ,因此大量的中原难民拥入赣南 ,使外来移民剧增 ,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土著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 ,成为如今所说的客家民系。我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 ,因为我的家乡在龙南 ,今年春节我回到家乡 ,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客家民俗风情的温馨。客家人非常热情好客 ,当你踏进客家人家时 ,必会送上一杯茶 ,(客家人的泡茶方法虽没有潮汕功夫茶那么讲究 ,却也是用壶冲泡后将茶分入各小杯里 )。然后端上各种小食品如红…  相似文献   

4.
吴欲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84-17986
探究了风水林的起源问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风水说、绿化说与神社崇拜说,结合古代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前科学时代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认为神社崇拜说的起源观较为合理。为了进一步辨析3种起源观的优劣,借助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弗雷泽的人类学考察对研究成果加以甄别,指出风水林的原型源于我国古人的树木崇拜,进而由这种崇拜演变成栽植风水林的实践,以求取吉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风水林的栽植与培护实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期有助于对当代风水林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世界客家文化的中心.客家文化承载着客家人的希望与追求,展示了客家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客家人聚落地的选址与规划,围龙屋的设计、营造及其对园林元素的糅和应用,凸显了梅州园林明显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内涵,为人类居住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探析客家文化及其传统聚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汉民历经长期的向南大迁徙,辗转到赣闽粤边区之后,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大约在宋元之际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新秀客家民系。客家人喜茶,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茶,茶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迁徙云南,始于元朝,有史可查的应是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等。永胜的毛氏人口现已发展到3000余人了,传到了第24代。永胜全县现有人口38万人,70%为汉族,其他为彝族等少数民族。在汉族中有80%的人自称是客家人。但笔者通过对永胜县汉人所使用的语言、生活习性、民风民俗、民居建筑、婚礼丧葬、墓穴形态等情况的调查发现,永胜汉族使用的语言为云南官话,属于北方方言系统,未发现有人使用客家方言;丧葬习俗方面也没有发现客家人的“二次葬”习俗,山野间的墓穴形态也与客家墓地不同;民居建筑也无客家围屋。表明云南永胜县无客家人聚居,客家人及其后裔主要为散居。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前人基于地理学角度的风水研究的背景下,对风水学中科学实用的部分进行透视,挖掘出风水中科学实用的一面。指出风水活动在实际择址中需要考虑的地形、地势、水文、土壤等基本的地理因素以及风水择址在实际操作中所体现出的地理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人地关系理念对缓解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甚至失衡的局面具有切实的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对风水发展进行简单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2,(2):135-137
一、客家好客与答礼(一 )客家极好客客家常年居住在深山僻壤地带 ,客人较少 ,但每逢有客人到来 ,不管什么时候 ,也不管走进哪一家 ,主人都会立即取出“茶米” ,泡一杯浓茶敬上。客家人称茶叶为“茶米” ,将茶与米等同看待 ,说明他们对茶的重视程度。客家人一则自己饮茶成癖 ,二则以茶待客成俗。来客进门先敬茶 ,品尝一番后才开始拉家常或谈正经事。正应了客家有句“喝上两杯再说”的俗语。不管是谁家的客人到来 ,客家人都会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客人一样 ,热情地接待 ,关怀地问寒问暖 ,客家人纯朴好客之风世代相传 ,吃饭时 ,家家户户则会主动各…  相似文献   

10.
呼海艳  弓弼  何红芸  周文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28-1029,1045
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发展历史悠久,涵盖内容广泛,理论基础雄厚。通过"天人合一说"、"藏风得水说"、"形势说"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与布局、水口园林、园林建筑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观,达到指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文章运用资料分析和场地调查的方法,分析客家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社会效果,阐明客家教育呈现耕读为本,诗礼传家;齐抓共管,教育兴族;崇文尚武,学以致用;致富不忘教育,历代积累有硕果的特点。研究客家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效果,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客家人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是教育小气候和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风水又称堪舆、相地,风水文化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理想环境的一种追求。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对中国园林艺术产生了深的影响。介绍了对风水的认识,并从园林选址、建筑朝向和园林绿化3个方面分析了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卡  张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26-2527,2530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人生产生活的依据之一,具有盲目迷信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维和合理的科学内核。从以下方面来阐述风水理论的地理思维:风水理论产生和发展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风水理论充分关注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议题,体现了古人的地域综合体的思维;风水学从不同尺度来考察人类周围的环境,体现了地理学的尺度观念。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乡村风水林树种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风水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风水林树种组成较为丰富,包括35个科、55个属、69个种;(2)风水林主要应用树种有榕树、香樟、枫香、龙眼、木荷、细柄阿丁枫、石楠、蚊母、朴树、锥栗等;(3)种类和数量组成规律:山区型>半山型>平地型>沿海型;(4)风水林分布以单株和片林形式存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村口、庙祠、房周、坟墓、山腰、围村、水口和村内其它地方;(5)风水林总体保护状况较好,80.38%的风水林没有遭到破坏,仅有19.62%的风水林遭受了破坏或开始退化,其中10.13%的风水林受到较大程度破坏或开发;(6)风水林主要乔木水平分布以60 cm以上大径级为主,多数平均高度均在10 m以上;(7)风水林树种健康状况总体较优,其中健康树种、正常树种和不健康树种所占比例分别23.13%、72.89%、3.98%。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08,(10):40-40
时下,人们在购买房子时会越来越讲究风水,也兴起了风水热,其实风水学是早就有的一种学说,主要用于住宅的选择,是对建筑物的择位、方向、布局与大自然、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关系的一种具有朴素科学原理的学说。随着人们对风水的重视,随之而来的就出现所谓的风水师,  相似文献   

17.
<正>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所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风水林探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关传友 《农业考古》2002,(3):239-243
风水林就是古代人们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认为对平安、长寿、多子、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具有吉凶影响的人工培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林木。它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古代中国人对风水林的培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绿化思想。这些风水林木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开展植树护林、绿化环境、积蓄资源都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对此作一深入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9.
浅议中国风水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55-58
中国风水与中国园林一样,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设计要素等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风水的真谛。现代园林的设计中不仅考虑其意境和形式美,也融入了大量风水学的思想。本文就中国风水园林的思想、中国风水园林的发展、中国风水园林的旅游文化价值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理想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重新审视风水理论,剖析风水理论与现代园林造景的关系,并对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