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森林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是从1956年开始的,七十年代以后进行全而推广应用。全省马尾松毛虫面积,1973年高达56万公顷。数十年来,对马尾松毛虫坚持以改造林分结构、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赤眼峰等为主导的综合防治。使为害面积下降为20万公顷左右,每年减少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并首次运用白僵菌、青虫菌六号液剂和插条堵孔法大面积防治杨树蛀干害虫获得成功,为全省杨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现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后,僵硬的虫尸可以保存三年以上,使林内长期保持病源,控制虫害大量发生.我县低庄区5万余亩松林,是常灾区,以往松毛虫大发生,总是动员大批劳力和药械治虫,防治工作非常被动.从1973年以来,是采取施放白僵菌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全区5万亩松林生长良好,6年来控制了松毛虫灾.1975年春季  相似文献   

3.
谈谈白僵菌     
松毛虫是我省危害松林的主要害虫,全省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万亩,最大发生年高到300—400万亩,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又影响人畜的安全,是森林大敌。近几年来,我省一些地区采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取得了一定效果,还在玉溪、思茅等地建立了生产白僵菌的工厂。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发展,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已在南方各省大量推广使用。据统计,一九七四年南方十三省(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面积达337万亩,占该年总防治面积的35.4%,是目前生物防治林业害虫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省自一九七二年以来,进行试验和推广,实践证明:只要保证菌粉质量,掌握有利的气候条件,杀虫效果一般可达80%以上,是防治松毛虫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马尾松毛虫多发生区域,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面积300多万亩,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广西推广应用白僵菌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成灾和危害,减少了虫灾造成的林木损失。广西生产和使用白僵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初年代就开始了白鹰菌生产和用它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1970年后,随着林业部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广西发展更快。从1971年到1995年、全区累计生产白僵菌原粉452万公斤,平均每年生产17.38万公斤,使用白僵菌防治…  相似文献   

6.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全国第二届虫生真菌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农、林、医药等37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58位代表。 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在我国害虫生物防治中占重要地位,我国在森林害虫的防治中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规模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的虫生真菌事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省近几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使白僵菌生产逐步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治虫效果,省林科所最近召开了全省生物防治松毛虫技术座谈会,并起草了“白僵菌生产及使用技术试行规程”,经省林业局审核于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一日印发各地区林业局、林科所参照试行,现予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10.
1978年5月20日至22日省林业局在随县召开了生物防治松毛虫工作会议,各地(市)、县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林业局局长杨致远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自1977年入冬以来,我省长期干旱,气温较高,对白僵菌繁殖造成不利条件,致使松毛虫越冬代未能控制.加上今春大部分地区仍干旱少雨、湿度低、白僵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造成全省性的虫害大暴发.发虫面积达750万亩,其中严重的虫害面积达378万亩,严重地威胁着马尾松的生长.自三月初开始全省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11.
拟除虫菊酯农药是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人工合成仿生杀虫剂。我省自1982年以来广泛应用于林木害虫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据1982~1986年的统计,全省使用拟除虫菊酯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等害虫305.7万亩次(其中飞机治虫133.8万亩次)。飞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森林食叶害虫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研究概况。化学杀虫剂是防治食叶害虫的主要手段,在树干上涂毒环、打孔注药可防治多种食叶害虫。松毛虫赤眼蜂和白僵菌已被大量应用。利用病毒治虫正在发展。用黑光灯诱杀可降低害虫密度。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松毛虫的群众运动中,生产和应用白僵菌治虫,在我省发展很快,一九七六年有四百多个生产点,共生产白僵菌原粉八百三十吨,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了二倍,治虫面积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亩,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一点二倍。但由于受到房屋、设备等限制,其生产仍不能满足治虫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简化白僵菌生产工艺流程,节约原料、设备,加快生产速度,满足治虫需要,我省天门县长寿林场、钟  相似文献   

14.
三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是由不认识到认识,由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共生产白僵菌43.8万斤(含孢子50亿/克),防治松毛虫100.4万亩,占防治松毛虫面积的45%。目前,全区普遍应用白僵菌治虫,效果较好,基本控制了松毛虫为害。现将防治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县地处吉林省的中南部,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随着林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由于过去种苗引调频繁,检疫工作不严,致使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特别是松毛虫的危害尤为猖獗,轻者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重者造成林木大片频死,直接威胁着落叶松和黑松人工林的发展。在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帮助指导下,我县从1973年开展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先后应用赤眼蜂、平腹小蜂、白僵菌、松毛虫杆菌等防治松毛虫,全县每年平均生物防治松毛虫面积,占松毛虫总发生面积的96.3%。几年来,由于坚持了生物防治,有效的保护了松毛虫的天敌,使松毛虫发生面积由1972年占松林总面积的36.9%,现在缩减到7.4%;有虫株率由原来的70%,降低到25%;虫口密度由原来的平均每株45头,下降到0.5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尾松毛虫是我省广大丘陵低山地区的一种为害普遍而严重的森林害虫,发生面积由六十年代每年一、二百万亩发展到七十年代每年达六、七百万亩。遭受松毛虫为害的松林,轻则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成片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松毛虫是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六十年代初以来,我省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和飞机大面积喷洒农药的防治工作,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效果,全省发虫面积近两年下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Et、枯叶蛾科,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森林害虫。我国于上世纪中期就开展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到70年代,全国已发展到64个白僵菌厂,年生产球孢白僵菌2100多吨,年防治面积达50万公顷,约占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总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围场县自1982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以来,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据调查,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当年平均僵虫率达80%以上的有2万余亩松林,至今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单株平均有虫稳定地控制在5条左右,有虫但不成灾,造不成经济损失。主要是林分环境条件适宜。林间既有一定数量而造不成经济损失的松毛虫个体,又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僵虫、僵蛹、遇到湿度大的年份,白僵菌孢子萌发再侵染新的寄主,导致了白僵病的流行,这对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持续控制危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摸清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作用,我们于1989年对应用自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昆虫学会、湖南省林业厅森保局联合召开的湖南省森林害虫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在慈利县举行。会议通过回顾和讨论,认为近几年来,我省森林害虫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浏阳县社港、沙市、北盛地区十多年来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使14万亩纯松林改变了林相结构,林内植物、昆虫种类增加,气候和土壤条件改善,松毛虫暴发周期延长,灾情减轻。生物防治发展迅速,白僵菌全省每年用量90吨左右,赤眼蜂应用面积大大扩展,提高利用病毒防治松毛虫和松毒蛾,利用肿腿蜂、斑头陡盾茧蜂防治杉天牛、松墨天牛,也  相似文献   

20.
我省松毛虫防治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防治面积一百三十六万亩(发生面积三百八十八万亩),特别去年以来,一些地区大力推广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龙溪地区防治十八万亩中,应用白僵菌防治的面积占十七万多亩,大量应用白僵菌治虫的龙海、长泰两县已基本控制了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